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協商民主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8 01:52
【摘要】: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人民選舉和決策協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基本形式。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yōu)勢。協商民主,是對毛澤東協商建國思想與實踐的繼承和發(fā)展,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追求民主偉大歷程中的一大創(chuàng)造。因此,從建國初期著手研究,運用文獻研究法和歷史分析法,通過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發(fā)展的理論淵源與實踐基礎分析,梳理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實踐協商民主的內容和路徑,進而總結出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實踐協商民主的基本經驗及其對當前協商民主發(fā)展的基本價值。本文共分五章,對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協商民主的實踐進行了梳理:第一章是緒論,本部分主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研究現狀的綜述、研究的思路與方法,以及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等內容。第二章是中國共產黨協商民主思想的理論淵源與實踐基礎。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建立起中國式協商民主制度除了因當時的特殊國情,更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人民民主理論、多黨合作理論為指導。并且在相應的理論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的歷程中實踐著協商民主。例如在抗戰(zhàn)期間利用國民參政會開展黨際協商民主,在邊區(qū)政府實踐黨際協商民主制度—三三制,在解放戰(zhàn)爭后期中國共產黨發(fā)表了“五一口號”,邀請民主人士北上,為“新政協”會議的召開作了充分的準備,這些嘗試為建國初期協商民主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實踐基礎。第三章是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協商民主實踐的主要內容。在建國的相關重要問題上,中共積極與民主人士開展合作,就政協會議的代表、會議的名稱、共同綱領的擬定、國徽、國歌、國旗方案選定等問題上積極協商,最終完成了相關任務。在土地改革運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中,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進行了深入的協商,形成了一致性的意見,共同完成了相應任務。在新中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中,對會議日程的確立、憲法草案內容的擬定、人大代表的選舉等相關問題上多次與各民主人士召開會議,進行討論。可以看出協商民主在新中國的建設中無所不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廣泛協商、積極討論,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第四章是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協商民主探索的基本形式。詳細敘述了中國共產黨為確保建國初期協商民主得以運行,設立了多個協商民主的政治平臺,包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雙周座談會、最高國務會議、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協商座談會等,讓中共與民主人士能開展廣泛合作,是中國共產黨協商民主實踐中的基本形式。第五章是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協商民主實踐的歷史價值與當代啟示。新中國成立初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維護了中國新生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并且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民主政治理論;同時對于中國當前也具有啟示作用,可以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協調社會關系與矛盾,讓根植于中國本土的協商民主制度越來越好。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D621
本文編號:2631568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D6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尚立;;協商民主對中國國家建設的價值[J];紅旗文稿;2015年09期
2 翟志勇;;最高國務會議與“五四憲法”的二元政體結構[J];政法論壇;2015年01期
3 何剛;;政黨協商是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J];前進論壇;2014年10期
4 林尚立;;協商民主是我國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yōu)勢[J];求是;2014年06期
5 胡均偉;王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政黨協商的歷史考察[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6 陳家剛;;中國協商民主的比較優(yōu)勢[J];新視野;2014年01期
7 鄭萬通;;關于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幾個問題[J];中國政協理論研究;2013年04期
8 宋鍵;;“三三制”政權是中國協商民主的最早實踐與探索[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9 包心鑒;;論協商民主的現實政治價值和制度化構建[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3年01期
10 張青紅;;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協商民主思想初探[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本文編號:2631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3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