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新關系”的空間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ace,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nd View Garden and people is the main body. In social practice, the creation of garden by man becomes the space for living and producing meaning, and the garden generates the individual self of daughter and Baoyu, and forms a new relationship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ale being superior to female" and becomes the "realm of existence". The Grand View Garden is constructed for the purpose of realizing the author's will. It cannot reproduce space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managerial aspects of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so it is a meaningful and ideal and realistic experimental space.
【作者單位】: 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基金】:2011年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課題(編號:Z11-137)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207.4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維昭;論紅學中的價值學詮釋維度[J];紅樓夢學刊;1996年01期
2 周思源;欲明《紅樓夢》,須至大觀園——從創(chuàng)作角度談大觀園無原型[J];紅樓夢學刊;2002年04期
3 孫玉明;大觀園漫談[J];紅樓夢學刊;2002年04期
4 陳維昭;余英時紅學觀點的意義及其負面影響[J];紅樓夢學刊;2004年03期
5 王慧;大觀園研究綜述[J];紅樓夢學刊;2005年02期
6 王慧;;《紅樓夢》里的時間與空間——以大觀園為中心[J];紅樓夢學刊;2007年06期
7 周思源;從環(huán)境與人物的非典型因素深入研究《紅樓夢》[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8 謝納;;空間美學:生存論視閾下空間的審美意蘊[J];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04期
9 蔡恒;大觀園中的空間[J];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3期
10 李慎明;大觀園的文化意蘊[J];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穎;;交往實踐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2 吳先伍;;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老子論自我與他人和諧相處之道[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3 閻國忠;;從生態(tài)學到哲學與美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4 白永然;;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探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郭芳;;走向“精神性”教師的教師哲學——評奈吉爾·塔布斯的《教師哲學》[J];比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6 王干才;論人本觀的三種歷史形態(tài)[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余玲芝;王時來;;高校德育對話理論初探[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8 姜汪維;;高校大學生學習恐懼的成因探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9 文娟;;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對學生古典情懷的培養(yǎng)[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8期
10 穆建亞;;論大學生思想政治課對話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馬永波;;生態(tài)整體主義與新詩發(fā)展的一個可能路向[A];21世紀中國現(xiàn)代詩第五屆研討會暨“現(xiàn)代詩創(chuàng)作研究技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苗永敏;拒絕妥協(xié)[D];蘇州大學;2010年
2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5 吳滿意;網絡人際互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視域[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鄭龍云;今道友信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希鵬;文化哲學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8 楊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邏輯[D];西南大學;2011年
9 陳娟;張愛玲與英國文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雪綱;論人權的哲學基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牛;從存在到他者[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曉平;苦難與救贖[D];江南大學;2010年
3 張彩云;生命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反思與構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宋志誠;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師生文本解讀差異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桂苓;小學低年級圖畫書閱讀指導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馬進;語文教學中“愛的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侯艷華;促進學生差異發(fā)展的課堂對話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韓利紅;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邵平;論徐,
本文編號:23982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39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