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國形象:定位、傳播與反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ace of China's integration into globalization has quickened, and China's image has grown rapidly in the world'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media has made China's image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us putting forward a test to the current strategy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communication and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national sh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cience. The three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image-building are "positioning", "communication" and "feedback". They broaden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image and the channels of external communication, promote cross-cultural dialogue and construct a new strategy of China's external communication.
【作者單位】: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基金】:廣東省高等院校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guān)項目“嶺南文化精品外譯研究”(編號:2012ZGXM_0008) 廣東省普通高校國家級重大培育項目“中華文化走出去形式創(chuàng)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20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黨東耀;劉祥平;;實力、話語和表征——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研究的演進與愿景[J];當代傳播;2011年05期
2 杜忠鋒;;由宣傳到營銷:中國國家形象建構(gòu)再闡釋[J];東南傳播;2012年02期
3 涂光晉;宮賀;;國家形象傳播的前提、理念與策略——以2008北京奧運與三鹿奶粉事件的對照研究為例[J];國際新聞界;2008年11期
4 仲偉合;馮曼;;翻譯社會學視角下文化外譯研究體系的建構(gòu)[J];外語研究;2014年03期
5 劉康;;如何打造豐富多彩的中國國家形象?[J];新聞大學;2008年03期
6 黃旦;屠正鋒;;也談中國的傳媒實力——評胡鞍鋼、張曉群先生的《中國傳媒迅速崛起的實證分析》[J];新聞記者;2006年01期
7 胡鞍鋼,張曉群;中國傳媒迅速崛起的實證分析[J];戰(zhàn)略與管理;2004年03期
8 董軍;;“國家形象建構(gòu)與跨文化傳播戰(zhàn)略研究”開題會綜述[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9 仲偉合;;文化對外傳播路徑創(chuàng)新與翻譯專業(yè)教育[J];中國翻譯;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英;;傳媒業(yè)區(qū)域不均衡發(fā)展的熵值分析[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2 蹇莉;;增強傳媒實力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李彥冰;;國家理念與政治文明:國家形象傳播研究的新視角[J];創(chuàng)新;2011年03期
4 李彥冰;;論國家理念與國家形象傳播之間的關(guān)系[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吳瑛;;國際輿論格局與我國對外傳播的路徑選擇[J];當代傳播;2009年05期
6 陳力丹;張勇鋒;;2011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的12個新鮮話題[J];當代傳播;2012年01期
7 譚燕榮;;比較中外電影文化海外推廣的不同思路[J];當代電影;2011年04期
8 謝曉娟;;論對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國國家形象[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2年03期
9 李亞妮;李燕臨;;試析大眾傳媒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與傳媒責任[J];東南傳播;2009年11期
10 朱清河;王軍;;跨文化傳播時代中國軟實力提升的困境與途徑——以孔子學院海外創(chuàng)辦實踐得失為例[J];東南傳播;2011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陳旭輝;;中國國家形象構(gòu)建中的媒介因素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馮建三;;開或關(guān),這是個問題:評介美國關(guān)電視機運動[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何明智;;從跨文化的視角解析中國對外電視新聞傳播策略[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劉蒙之;;傳播新技術(shù)與國家發(fā)展——一種政治經(jīng)濟學的觀察[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郭志法;劉年輝;;從馬克思自由時間觀看我國假日報業(yè)市場拓展[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婉婉;;國際視野下中國國家形象的“整合傳播”之道[A];中國傳媒大學第七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7 湯丹;;孔子學院跨文化傳播中遇到的問題[A];漢語國際推廣專題研究論文集[C];2012年
8 劉建華;;論出版?zhèn)髅絺鞑ブ袊鴫粜蜗蟮臋C理與方略[A];文化發(fā)展研究2014年第1輯[C];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瑛;中國話語權(quán)生產(chǎn)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謝宏忠;基于文化多樣性視野的大學生價值觀導(dǎo)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鑒修;文化軟實力與黨的對外宣傳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4 吳立斌;中國媒體的國際傳播及影響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張n,
本文編號:22136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213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