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zhuǎn)型中失意者的精神癥候——對賈樟柯電影的一種社會心理分析
本文關鍵詞: 賈樟柯電影 失意者 主要人物形象 趙巧 關懷意識 社會批判 心理分析 三峽好人 底層民眾 崔明 出處:《文藝爭鳴》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作為獨立的時代記錄者和思考者,賈樟柯始終保持著對社會轉(zhuǎn)型中諸多問題的嚴肅審視。從小城兒女,到大都會眾生相,賈樟柯的目光集中于底層民眾的命運,以及底層社會復雜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態(tài),這種強烈的底層關懷意識和社會批判精神,尤為學界所關注。倘若,我們對賈樟柯電影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進行一次整體性的觀照,就會發(fā)現(xiàn)賈樟柯塑造了一批社會轉(zhuǎn)型中的失意者形象:小武、崔明亮、斌斌、小濟、趙巧巧、成太
[Abstract]:As an independent chronicler and thinker, Jia Zhangke has always kept a serious look at many problems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hildren of the small town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 metropolis, Jia Zhangke's eyes are focused on the fate of the people at the bottom. And the complex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bottom society, this strong sense of concern for the bottom and the spirit of social criticism, is of particular concern to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f we take a holistic look at the main characters in Jia Zhangke's films, we will find that Jia Zhangke has created a number of images of frustrated people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Xiao Wu, Cui Liang, Bin Bin, Xiao Ji, Zhao Qiaoqiao, Cheng Tai
【作者單位】: 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J9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邵寧寧;;城市化與社會文明秩序的重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的“進城”問題[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郭文元;;《月牙兒》與底層妓女的現(xiàn)代書寫[J];當代文壇;2010年04期
2 馬平川;;疼痛與撫摸:回歸日常生活的現(xiàn)場——評賈平凹長篇小說《高興》[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梁波;;新世紀鄉(xiāng)土小說的“城鄉(xiāng)”價值迷思[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張軍民;;中外“小城”文本的敘事模式[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梁波;;新世紀城鄉(xiāng)敘事的文化與倫理困境[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6 任繼凱;;現(xiàn)代性的另類思考——現(xiàn)當代小說中的農(nóng)民進城[J];絲綢之路;2013年18期
7 李倩倩;;出走還是歸去:當代娜拉的生存困境——讀川妮《玩偶的眼睛》[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1年04期
8 何英;;城市“邊緣人”的精神困境與艱辛情路——評賈平凹的小說《高興》[J];中華文化論壇;2014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梁波;城鄉(xiāng)沖突:新時期小說的一種敘事模式[D];蘭州大學;2011年
2 許心宏;文學地圖上的城市與鄉(xiāng)村[D];浙江大學;2010年
3 張繼紅;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資源與新世紀“底層文學”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榮濤;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農(nóng)民工”文學形象流變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施春艷;苦難敘述與形象建構[D];河南大學;2010年
3 王曄華;八十年代文學中的“鄉(xiāng)下人進城”現(xiàn)象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徐慧;被敘述的“底層”[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5 張寧;論賈平凹小說中的智者形象[D];海南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邵寧寧;;《駱駝祥子》:一個農(nóng)民進城的故事[J];蘭州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2 邵寧寧;;現(xiàn)代小說與社會分析——茅盾和我們[J];文藝爭鳴;2007年05期
3 邵寧寧;家園彷徨:《憩園》的啟蒙精神與文化矛盾[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牟燕;;論賈樟柯電影的時空構建[J];才智;2008年04期
2 韓琛;;賈樟柯電影論[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謝曉霞;;家的意象與轉(zhuǎn)型期的中國——一種解讀賈樟柯電影的方式[J];電影評介;2009年20期
4 王笑冬;;論賈樟柯電影中的“故鄉(xiāng)”[J];電影文學;2009年06期
5 周華;;簡論賈樟柯電影中的俠義情懷[J];新聞愛好者;2012年10期
6 周華;;試論賈樟柯電影中俠義情懷的來源[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7 周迪;;賈樟柯電影特點與歐洲電影受眾關系[J];今傳媒;2013年01期
8 謝明志;;賈樟柯電影《任逍遙》中無奈的逍遙[J];大眾文藝;2014年01期
9 蔡雅蕓;;探析賈樟柯電影之功能性音樂[J];青春歲月;2012年20期
10 周華;;論賈樟柯電影的創(chuàng)作風格及其形成淵源[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孟登迎;《視界》擦亮慵懶的雙眼[N];中華讀書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利;時代良知的影像表達[D];蘇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莉;城市轉(zhuǎn)型演義:賈樟柯電影的空間解讀[D];蘇州大學;2013年
2 馬麗莉;賈樟柯電影的接受研究[D];海南大學;2013年
3 趙亦靜;賈樟柯電影中的縣城[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4 白晶晉;論賈樟柯電影的詩意表現(xiàn)性[D];上海戲劇學院;2009年
5 趙煥;論賈樟柯電影的美學追求[D];揚州大學;2009年
6 盧兆旭;賈樟柯電影的符號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臧路;賈樟柯電影敘事風格探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8 吳莉;小人物的“史詩”:賈樟柯電影的敘事藝術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9 馮楓;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賈樟柯電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10 翁青青;賈樟柯電影的“尋找”敘事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15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1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