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O信用風險度量的蒙特卡洛算法優(yōu)化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7-09-27 06:41
本文關鍵詞:CDO信用風險度量的蒙特卡洛算法優(yōu)化及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CDO 組合信用風險 Copula 蒙特卡洛 交叉熵
【摘要】:中國經(jīng)濟粗放型增長逐步轉向集約型發(fā)展,而過去粗放型的放款機制勢必影響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為緩解金融機構經(jīng)營壓力,豐富金融產品市場,CDO產品迎來了政策上全面放開的蓬勃發(fā)展新時期。一方面豐富了金融市場業(yè)務和投資產品,同時也帶來了如何為CDO產品信用定價的問題。因此對CDO產品信用風險量化問題的研究有著顯著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主要以Credit Metric s及K M V等現(xiàn)代信用評估模型為基礎,考慮資產組合的結構相關性,引入潛變量,構造copula模型,運用蒙特卡洛模擬方法度量CDO組合信用風險。簡單蒙特卡洛在度量稀有事件發(fā)生概率時的低效率和高誤差性,引入基于交叉熵的重點采樣法蒙特卡洛以提高模擬效率和模擬精度。實驗證明交叉熵方法不僅解決了重點抽樣蒙特卡洛的難以確定無偏算子的難題,而且極大地提高蒙特卡洛的模擬精度,進而提高了CDO產品信用風險量化分析的精度。
【關鍵詞】:CDO 組合信用風險 Copula 蒙特卡洛 交叉熵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F224
【目錄】:
- 摘要6-7
- 英文摘要7-13
- 1 緒論13-21
-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13-14
- 1.2 信貸資產證券化介紹14-17
- 1.2.1 信貸資產證券化(CDO)概念及意義14
- 1.2.2 CDO的交易結構14-15
- 1.2.3 CDO運作機制及信用風險特征15-17
-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17-18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7-18
- 1.3.2 國內研究綜述18
- 1.4 研究思路及論文框架18-21
- 1.4.1 研究目的及思路18-19
- 1.4.2 框架結構19-20
- 1.4.3 論文創(chuàng)新20-21
- 2 現(xiàn)代信用風險模型21-31
- 2.1 結構化模型21-23
- 2.1.1 默頓理論21-23
- 2.1.2 首次通過模型23
- 2.2 簡約化模型23-25
- 2.2.1 基于信用轉移矩陣模型23-24
- 2.2.2 基于違約強度的模型24-25
- 2.3 現(xiàn)代商業(yè)信用評估模型25-30
- 2.3.1 KMV模型25-27
- 2.3.2 Credit Metrics模型27-30
- 2.4 本章小結30-31
- 3 組合信用風險的Copula模型31-41
- 3.1 Copula函數(shù)及特征介紹31-37
- 3.1.1 Copula函數(shù)定義31-32
- 3.1.2 Copula函數(shù)的分類32-35
- 3.1.3 基于Copula理論的相關性指標35-37
- 3.2 正態(tài)Copula模型度量組合信用風險37-39
- 3.2.1 正態(tài)Copula模型的構建37-38
- 3.2.2 正態(tài)Copula模型存在的問題38-39
- 3.3 t-Copula模型度量組合信用風險39-40
- 3.3.1 t-Copula模型的構建39-40
- 3.3.2 t-Copula模型的優(yōu)勢及不足40
- 3.4 本章小結40-41
- 4 蒙特卡洛優(yōu)化算法41-47
- 4.1 交叉熵41-44
- 4.1.1 交叉熵算法介紹41-43
- 4.1.2 交叉熵算法數(shù)據(jù)模擬43-44
- 4.2 條件蒙特卡洛模擬44-45
- 4.3 基于條件蒙特卡洛的交叉熵算法45-46
- 4.4 本章小結46-47
- 5 CDO產品信用評估模擬47-53
- 5.1 評估模擬CDO產品介紹47-48
- 5.1.1 CDO產品結構47
- 5.1.2 基礎資產池分析47-48
- 5.2 模型輸入數(shù)據(jù)確定48-51
- 5.2.1 組合信用分析48-50
- 5.2.2 交易結構分析50-51
- 5.3 t-Copula模型交叉熵算法模擬優(yōu)化結果51-52
- 5.4 本章小結52-53
- 6 總結及建議53-55
- 6.1 論文總結53-54
- 6.2 CDO信用市場發(fā)展的一點建議54-55
- 參考文獻55-58
- 致謝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潘盧宏;蘇麗萍;;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資產證券化的啟示[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陳裘逸,張保華;資產證券化定義和模式的檢討——以真實出售為中心[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3 黃良波;;次貸危機對我國信用評級機構規(guī)范與發(fā)展的啟示[J];中國金融;2009年02期
,本文編號:9282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92820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