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資產(chǎn)轉移后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23:06

  本文關鍵詞: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資產(chǎn)轉移后果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控股股東 控制權 業(yè)績 掏空 公司治理


【摘要】:本文以我國上市公司出現(xiàn)的控股股東資產(chǎn)轉移現(xiàn)象為背景,研究控股股東“掏空”導致公司業(yè)績下滑的內(nèi)外部影響因素。文章從控股股東控制權出發(fā),研究控股股東控制權與公司業(yè)績之間的關系,并分析了國有企業(yè)性質(zhì)的影響;隨后對控股股東“掏空”導致上市公司業(yè)績下滑論點進行驗證,并引入控股股東控制權與現(xiàn)金流權分離(兩權分離)問題,研究上市公司在兩權分離的情況下,對控股股東“掏空”后果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最后從外部審計及內(nèi)部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機制對“掏空”后果的影響。根據(jù)對控股股東“掏空”行為的已有研究,本文從理論角度分析其本質(zhì)動機。由于不完全產(chǎn)權理論的存在,以及控股股東的控制權與所有權產(chǎn)生分離現(xiàn)象,控股股東為了彌補控制權成本,增加自身剩余索取權,便利用控制權進行“掏空”行為,于是出現(xiàn)了最根本的“掏空”動機。因為企業(yè)的不完全契約理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其他利益相關者總有不夠充分的證據(jù)和獲取不到的信息來遏制控股股東的“掏空”行為,從而為控股股東的“掏空”行為創(chuàng)造了根本條件。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從控股股東控制權與公司業(yè)績、兩權分離對“掏空”的影響、外部審計的影響及公司內(nèi)部治理機制的影響四個角度提出本文的四個假設,并通過四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假設進行實證檢驗,實證結果基本驗證了本文的假設,最后對本文的實證部分進行了穩(wěn)健性檢驗。本文最終得出如下四點結論:(1)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控制權比例與公司業(yè)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國有企業(yè)中這種現(xiàn)象會明顯弱于非國有企業(yè);(2)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掏空”行為會使公司業(yè)績下降,若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與現(xiàn)金流權不相等,那么“掏空”使公司業(yè)績下滑的程度會更大,但兩權分離度大小與業(yè)績下滑程度之間沒有明顯的關系;(3)若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控制權與現(xiàn)金流權不相等,那么外部審計能抑制控股股東“掏空”的后果,且兩權分離程度越大,外部審計的抑制作用越明顯;但若控制權與現(xiàn)金流權相等,則外部審計對“掏空”后果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4)上市公司內(nèi)部治理機制中,股權制衡和獨立董事制度基本不能抑制控股股東“掏空”導致業(yè)績下滑的后果;在控制權與現(xiàn)金流權不等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勵機制能減弱控股股東“掏空”的后果。本文提出如下四點政策建議:(1)對于個人投資者應額外關注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結構,及其他應收款項目的結構明細,尋求兩權分離度低,控制權較高且“掏空”現(xiàn)象較弱的潛在投資對象;(2)政府或民間組織應提供使會計師事務所完全獨立的條件來審計上市公司,從而增強一般規(guī)模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上市公司時的話語權,并加強對審計師的監(jiān)督,完善審計師審計失敗的處理機制,以期提高外部審計質(zhì)量;(3)鑒于我國公司內(nèi)部治理機制的“形同虛設”,政府監(jiān)管部門應完善公司內(nèi)部治理制度建設,加強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4)政府應要求上市公司詳細披露控股股東信息,包括控股股東控制上市公司的具體持股結構,以及持股結構上相關聯(lián)公司的信息,降低信息不對稱。
【關鍵詞】:控股股東 控制權 業(yè)績 掏空 公司治理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F275;F271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緒論11-17
  •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研究方法12-13
  • 1.2.1. 文獻綜述法12
  • 1.2.2. 規(guī)范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12-13
  • 1.2.3. 比較研究法13
  • 1.3 相關概念13-14
  • 1.3.1 控股股東13
  • 1.3.2 控制權13
  • 1.3.3 兩權分離度13-14
  • 1.4 論文結構14-17
  • 2 文獻回顧17-23
  • 2.1 控股股東資產(chǎn)轉移行為17-19
  • 2.1.1 控股股東“掏空”17-18
  • 2.1.2 控股股東“掏空”與“支持”18-19
  • 2.2 控制權與財務業(yè)績19-20
  • 2.3 公司治理機制對資產(chǎn)轉移行為的影響20-23
  • 2.3.1 外部治理的研究20-21
  • 2.3.2 內(nèi)部治理的研究21-23
  • 3 控股股東資產(chǎn)轉移理論分析23-31
  • 3.1 相關基礎理論23-25
  • 3.1.1 不完全產(chǎn)權理論23
  • 3.1.2 不完全契約理論23-24
  • 3.1.3 信息不對稱理論24-25
  • 3.1.4 公司治理理論25
  • 3.2 控股股東資產(chǎn)轉移行為分析25-31
  • 3.2.1 資產(chǎn)轉移動機25-27
  • 3.2.2 資產(chǎn)轉移方式27-28
  • 3.2.3 資產(chǎn)轉移后果28-29
  • 3.2.4 公司治理對資產(chǎn)轉移行為的影響29-31
  • 4 提出假設及研究設計31-39
  • 4.1 研究假設提出31-34
  • 4.1.1 上市公司業(yè)績與控股股東控制權31-32
  • 4.1.2 兩權分離對“掏空”行為的影響32-33
  • 4.1.3 公司治理機制的影響33-34
  • 4.2 變量定義及模型設計34-38
  • 4.2.1 變量定義34-37
  • 4.2.2 模型設計37-38
  • 4.3 樣本選取及數(shù)據(jù)來源38-39
  • 5 實證結果分析39-51
  • 5.1 業(yè)績與控股股東控制權39-41
  • 5.1.1 描述性分析39
  • 5.1.2 相關性分析39-40
  • 5.1.3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40-41
  • 5.2 兩權分離的影響41-44
  • 5.2.1 描述性分析與相關性分析41-42
  • 5.2.3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42-44
  • 5.3 外部審計的影響44-46
  • 5.3.1 描述性分析44-45
  • 5.3.2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45-46
  • 5.4 公司內(nèi)部治理的影響46-48
  • 5.4.1 描述性分析46-47
  • 5.4.2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47-48
  • 5.5 穩(wěn)健性檢驗48-51
  • 6 結論與相關政策建議51-55
  • 6.1 研究結論51-53
  • 6.2 主要政策建議53-54
  • 6.3 研究局限性及未來展望54-55
  • 致謝55-56
  • 參考文獻56-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榮;劉星;劉斌;;中國上市公司外部審計治理有效性的實證研究——基于CEO變更視角[J];財經(jīng)研究;2007年11期

2 佟巖;程小可;;關聯(lián)交易利益流向與中國上市公司盈余質(zhì)量[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3 呂長江;鄭慧蓮;嚴明珠;許靜靜;;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制度設計:是激勵還是福利?[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4 呂長江;張海平;;股權激勵計劃對公司投資行為的影響[J];管理世界;2011年11期

5 杜興強;曾泉;杜穎潔;;政治聯(lián)系類型與大股東資金占用——基于民營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6 楊瑞龍;聶輝華;;不完全契約理論:一個綜述[J];經(jīng)濟研究;2006年02期

7 劉少波;;控制權收益悖論與超控制權收益——對大股東侵害小股東利益的一個新的理論解釋[J];經(jīng)濟研究;2007年02期

8 王鵬;周黎安;;控股股東的控制權、所有權與公司績效: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ù)[J];金融研究;2006年02期

9 李維安;錢先航;;終極控制人的兩權分離、所有制與經(jīng)理層治理[J];金融研究;2010年12期

10 谷祺;鄧德強;路倩;;現(xiàn)金流權與控制權分離下的公司價值——基于我國家族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6年04期

,

本文編號:76200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76200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2dd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