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沖擊效應的非對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5 21:25
本文關鍵詞: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沖擊效應的非對稱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貨幣政策 股票收益率 非對稱性 STAR模型
【摘要】:我國股票市場自成立已有25個年頭,各項制度日益完善。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股票市場經(jīng)歷了長達7年熊市,然而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我國股票市場突然開始升溫,尤其是在2014年11月22日央行突然降息刺激下,A股走出了新一輪牛市行情,由此可見貨幣政策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十分顯著。相比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通過量化寬松政策促進股票市場發(fā)展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復蘇,我國當下面臨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升級、國有企業(yè)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社會融資難等一系列現(xiàn)實問題,研究我國貨幣政策能否影響和促進股票市場發(fā)展對實現(xiàn)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增加居民的財富收入具有現(xiàn)實意義。雖然國內(nèi)外已有不少學者對貨幣政策和股票市場之間關系進行研究,但多采用線性計量方法,而國外最新研究,貨幣政策在不同股票市場狀態(tài)下的影響是不對稱的。而國內(nèi)學者對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沖擊效應的非對稱性研究存在空白,且絕大多數(shù)學者單一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的影響。因此,系統(tǒng)研究我國多種貨幣政策組合對股票收益率的非對稱性沖擊,對提升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應用價值;谏鲜霰尘,本文在系統(tǒng)梳理國內(nèi)外關于貨幣政策對股票沖擊效應相關文獻和理論的基礎上,做出了如下創(chuàng)新性貢獻: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從線性和非對稱性出發(fā),通過構(gòu)建向量自回歸模型(VAR)和平滑轉(zhuǎn)換自回歸模型(STAR),分析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的對稱性和非對稱性沖擊。其次,在研究視角上,設置了利率、貨幣供應量、信貸供應量三個維度作為衡量我國貨幣政策的代理變量,全面而系統(tǒng)地分析了我國貨幣政策組合對股票收益率的非對稱性沖擊效應,這也是我國多個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非對稱性沖擊的首次研究。再次,詳細分析了我國貨幣政策和股票市場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存在不足,并結(jié)合相關經(jīng)典理論解釋了實證研究部分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造成非對稱性沖擊的深層原因。本文的主要結(jié)論如下:一是造成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非對稱性沖擊是市場中存在的資產(chǎn)組合效應、投資者情緒效應、預期效應、信貸約束效應和金融加速器效應共同作用效果。二是股票收益率對貨幣政策的脈沖響應并不顯著,方差分解的結(jié)果說明采用線性模型并不能很好解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沖擊效應。三是通過STAR模型的轉(zhuǎn)換函數(shù)顯示,在我國股票市場的兩個市場狀態(tài),轉(zhuǎn)換點為0.0531收益率處,在高收益率和低收益率市場狀態(tài)下,貨幣政策工具對股票收益率沖擊的方向和程度各不相同。總體上緊縮的貨幣政策對牛市的降溫作用要小于擴張的貨幣政策在熊市階段的刺激作用,但各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沖擊效果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貨幣政策 股票收益率 非對稱性 STAR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22.0;F832.5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0 引言11-26
- 0.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11-13
- 0.1.1 研究背景11-12
- 0.1.2 研究目的12-13
- 0.1.3 研究意義13
- 0.2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13-23
- 0.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3-18
- 0.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8-22
- 0.2.3 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22-23
- 0.3 研究思路、內(nèi)容和方法23-26
- 0.3.1 論文的研究思路23
- 0.3.2 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23-24
- 0.3.3 論文的研究方法24
- 0.3.4 論文主要創(chuàng)新點24-26
- 1 相關概念梳理與理論概述26-30
- 1.1 相關概念梳理26-27
- 1.1.1 貨幣政策的目標26
- 1.1.2 貨幣政策的工具26
- 1.1.3 股票市場與股價收益率26-27
- 1.1.4 股票市場非對稱性27
- 1.2 基本理論概述27-29
- 1.2.1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27-28
- 1.2.2 有效市場理論28
- 1.2.3 理性預期理論28
- 1.2.4 資本資產(chǎn)定價模型理論28-29
- 1.2.5 托賓的Q理論29
- 1.2.6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論29
- 1.2.7 信貸約束理論29
- 1.3 本章小結(jié)29-30
- 2 貨幣政策沖擊股票收益率的機理分析30-39
- 2.1 貨幣政策一般傳導機制30
- 2.1.1 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30
- 2.1.2 貨幣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30
- 2.1.3 信貸傳導機制30
- 2.2 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的一般性影響30-35
- 2.2.1 貨幣供應量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30-32
- 2.2.2 利率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32-35
- 2.2.3 信貸供應量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35
- 2.3 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的非對稱性影響35-38
- 2.3.1 資產(chǎn)組合效應36
- 2.3.2 心理預期效應36-37
- 2.3.3 融資約束與金融加速器效應37
- 2.3.4 風險偏好與投資者情緒效應37-38
- 2.4 本章小結(jié)38-39
- 3 我國貨幣政策和股票市場現(xiàn)狀分析39-45
- 3.1 我國貨幣政策歷史沿革39-40
- 3.1.1 1984-1997年的貨幣政策39
- 3.1.2 1998-2008年的貨幣政策39
- 3.1.3 2008-2015年的貨幣政策39-40
- 3.2 我國股票市場歷史沿革40-43
- 3.2.1 1990-1998年的股票市場41-42
- 3.2.2 1999-2004年的股票市場42
- 3.2.3 2005-2007年的股票市場42
- 3.2.4 2008-2015年的股票市場42-43
- 3.3 我國貨幣政策影響股票收益率的現(xiàn)狀43-44
- 3.3.1 我國股票市場的特點和弊端43-44
- 3.3.2 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影響的效果分析44
- 3.4 本章小結(jié)44-45
- 4 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特征分析與計量經(jīng)濟學檢驗45-55
- 4.1 指標選取與數(shù)據(jù)來源45-49
- 4.1.1 變量選取45-48
- 4.1.2 數(shù)據(jù)來源48-49
- 4.1.3 數(shù)據(jù)處理49
- 4.2 數(shù)據(jù)描述性統(tǒng)計49-52
- 4.2.1 貨幣政策基本統(tǒng)計量分析49-51
- 4.2.2 股價波動基本統(tǒng)計量分析51-52
- 4.3 實證數(shù)據(jù)的計量經(jīng)濟學檢驗52-54
- 4.3.1 平穩(wěn)性檢驗52-53
- 4.3.2 協(xié)整檢驗53
- 4.3.3 格蘭杰因果檢驗53-54
- 4.4 本章小結(jié)54-55
- 5 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脈沖響應分析55-61
- 5.1 股票收益率波動脈沖響應模型介紹55
- 5.1.1 向量自回歸模型55
- 5.1.2 向量誤差修正模型55
- 5.1.3 脈沖響應函數(shù)55
- 5.2 基于向量自回歸的實證分析55-58
- 5.2.1 模型的構(gòu)建55-56
- 5.2.2 最佳滯后期選擇56
- 5.2.3 參數(shù)估計56-58
- 5.3 股票收益率波動脈沖響應分析58-60
- 5.3.1 脈沖響應函數(shù)58-59
- 5.3.2 方差分解59
- 5.3.3 股票收益率脈沖響應結(jié)果分析59-60
- 5.4 本章小結(jié)60-61
- 6 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收益率沖擊效應的非對稱性分析61-75
- 6.1 非對稱性研究相關模型介紹61-65
- 6.1.1 事件研究法61-62
- 6.1.2 MS-VAR模型62-63
- 6.1.3 STAR模型63-65
- 6.2 STAR模型的構(gòu)建65-67
- 6.2.1 建立線性VAR模型65-66
- 6.2.2 確定轉(zhuǎn)移函數(shù)66
- 6.2.3 選擇STAR模型形式66-67
- 6.3 基于STAR的非對稱性實證分析67-72
- 6.3.1 線性估計67-68
- 6.3.2 非線性模型檢驗68-69
- 6.3.3 STAR模型形式判斷69-70
- 6.3.4 非線性參數(shù)估計70-72
- 6.4 實證結(jié)果分析72-73
- 6.4.1 利率對股票市場的非對稱性沖擊72
- 6.4.2 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市場的非對稱性沖擊72-73
- 6.4.3 信貸供應量對股票市場的非對稱性沖擊73
- 6.5 本章小結(jié)73-75
- 7 政策建議和全文總結(jié)75-79
- 7.1 政策建議75-76
- 7.1.1 央行選擇貨幣政策時應考慮股票市場狀態(tài)75
- 7.1.2 證監(jiān)會應提高股票市場化程度75-76
- 7.1.3 央行應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76
- 7.1.4 監(jiān)管部門加強立法,培育良好投資環(huán)境76
- 7.2 研究結(jié)論及全文展望76-79
- 7.2.1 全文總結(jié)76-78
- 7.2.2 研究展望78-79
- 參考文獻79-84
- 致謝84-85
- 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8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武東;張青;湯銀才;;基于穩(wěn)定分布的股票收益率的特征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19期
2 劉忠江;;股票收益率與通貨膨脹率關系——對中國1992-2007年的實證研究[J];求索;2008年03期
3 楊小燕;王建穩(wěn);;股票收益率的行業(yè)效應分析[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4 黃雯霞;劉曉棟;;我國股票收益率與通貨膨脹率相關性研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4期
5 王璐;胡曉麗;;股票收益率與通貨膨脹率之謎:1992-2011[J];統(tǒng)計與管理;2012年05期
6 周蓮子;;通貨膨脹與股票收益率關系及流動性過度釋放的“效應分解”——基于中國1996-2012年的實證研究[J];金融經(jīng)濟;2012年22期
7 趙祥功 ,陳文杰 ,張小蒂;公司規(guī)模對股票收益率的影響分析[J];浙江金融;2002年04期
8 陳俊芳,劉鳳元,王志明;鋁業(yè)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模型及投資價值分析[J];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9 甘霖敏,楊p,
本文編號:738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7382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