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碳交易市場構(gòu)建與實現(xiàn)模式研究
本文選題:碳交易市場 + 碳排放。 參考:《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年23期
【摘要】:本文以陜西為例,對比國內(nèi)外現(xiàn)有的碳交易市場的現(xiàn)狀,研究了構(gòu)建區(qū)域碳排放市場,特別是欠發(fā)達地區(qū)碳排放市場,實施碳交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表明,區(qū)域碳交易市場的建立,不僅可以應對全球挑戰(zhàn)、擔當減排責任,又能夠適應經(jīng)濟迅速提升、降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壓力,實現(xiàn)區(qū)域總體發(fā)展的目標。在我國實施區(qū)域碳交易具備基本條件的前提下,本文構(gòu)建了區(qū)域碳交易市場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構(gòu)建該區(qū)域碳交易市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區(qū)域碳交易市場從約束性市場起步,配以相關政策的輔助,并逐步完善市場機制,最終實現(xiàn)規(guī)范化的市場交易,是中國區(qū)域碳交易市場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也將為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的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haanxi as an example, compar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rbon trading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studi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 market, especially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and implementing carbon trading.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can not only meet the global challenges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emission reduction, but also adapt to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economy, reduce the pressur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Based on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implementing regional carbon trading in China,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region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region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The region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starts from the binding market, supplemented by relevant policies, and gradually consummates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finally realizes the standardized market transaction, which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It will als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作者單位】: 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X196;F83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慶紅;;碳交易市場——霧里“碳”花[J];產(chǎn)權導刊;2009年12期
2 韓城;;遼寧省碳交易市場建設中的問題及建議[J];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3 于楠;楊宇焰;王忠欽;;我國碳交易市場的不完整性及其形成機理[J];財經(jīng)科學;2011年05期
4 李炯;孫正火;;中國建立碳交易市場必要性及制度框架研究綜述[J];當代社科視野;2011年05期
5 童磊;趙雪霜;;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現(xiàn)狀、問題及發(fā)展對策[J];中國市場;2011年19期
6 鄭立柱;王妮娜;杜波;李榮;劉智峰;;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發(fā)展現(xiàn)狀、問題及解決思路[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6期
7 張煥波;;我國碳交易市場發(fā)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及建議[J];中國物價;2011年07期
8 陳杰;何祖雪;聶世宇;蔡鄭民;;積極應對外資大量進入中國碳交易市場的政策研究[J];區(qū)域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9 錢錕;;對我國碳交易市場的思考[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23期
10 宋金泰;;全球碳交易市場概覽[J];中國科技投資;2012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周曉唯;張金燦;;我國碳交易市場發(fā)展路徑分析[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廖玫;楊椺椺;劉會政;中國碳交易市場研究課題組;;中國碳交易市場的不確定性與約束條件分析框架[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蘇暢;;綠色家園的建立——淺談中國碳交易市場的法律框架的完善[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信仰與責任——全球化時代的精神反思”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胡敏;;低碳經(jīng)濟背景下我國碳交易市場發(fā)展研究[A];第四屆中部地區(qū)商業(yè)經(jīng)濟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董巖;;碳交易市場定價的法律規(guī)制——基于美國和歐盟的國際比較[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6 冀賓;;全球碳交易市場現(xiàn)狀及成效分析[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7 黃忠民;鄭長德;;碳金融時代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A];2010’第五屆綠色財富(中國)論壇會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發(fā)展戰(zhàn)略和區(qū)域經(jīng)濟研究部 宣曉偉;中國碳交易市場的未來發(fā)展(下)[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2年
2 記者 吳德群;深圳碳交易市場6月啟動[N];深圳特區(qū)報;2013年
3 通訊員 黃偉和;探索符合國情的碳交易市場[N];中國電力報;2013年
4 郭兆暉 中央黨校經(jīng)濟學部;用市場之手撬動碳交易市場[N];人民日報;2014年
5 記者 鄭昭;我省與英國研討碳交易市場[N];福建日報;2008年
6 記者 張淑君;建符合國情的碳交易市場[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7 記者 胥會云 實習記者 g,
本文編號:20525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205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