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資本論文 >

我國證券登記結算制度的缺陷及重構——兼論《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七章的修訂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18:15

  本文關鍵詞:我國證券登記結算制度的缺陷及重構——兼論《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七章的修訂 出處:《法商研究》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證券法 證券登記結算 直接登記 二級托管 證券無紙化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七章規(guī)定了證券登記結算制度,但過于原則、模糊,并建立在證券有紙化之錯誤法理基礎之上。實踐中的二級托管和分級結算與直接登記體制相沖突,反映了證券登記機構的部門利益。證券登記結算制度應當建立在無紙化的法理基礎之上,肯認證券權利的公示方式由證券實物的占有和交付轉變?yōu)樽C券權利的登記和登記變更,廢除有紙化體系下的"交收"、"托管"、"存管"等術語,明確證券賬簿、證券賬戶和證券權利人名冊之間的關系,明確證券登記機構和權利人之間的關系,并以"直接登記,中央結算"為原則,重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七章及相關法規(guī),重構證券登記結算制度。
[Abstract]:Chapter 7th of the Securitie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ipulates the securities registration and settlement system, but it is too principled and vague. And it is based on the wrong legal theory of paper security. In practice, the secondary trusteeship and classified settlement conflict with the direct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system of securities registration and settle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paperless legal theory. The public form of securities rights is changed from possession and delivery of securities material objects to registra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securities rights, and the terms "settlement", "trusteeship" and "depository management" under paper-based system are abolish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urities books, securities accounts and the register of holders of securities rights, an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urities registration agencies and the obligee, and to take the principle of "direct registration, central settlement" as the principle. To revise the Securitie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Chapter 7th and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o reconstruct the securities registration and settlement system.
【作者單位】: 韶關學院;
【分類號】:D922.287
【正文快照】: 200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雖說有了一些進步,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許多規(guī)定還是過于原則、模糊,甚至存在相互矛盾;二是證券登記結算制度的法理基礎仍舊停留在有紙化時代。這些缺陷在第七章證券登記結算制度上表現(xiàn)尤其突出。證券登記結算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崔香梅;;日本有價證券無紙化立法考察[J];法學;2009年04期

2 管斌;;商業(yè)銀行法律風險的產生及其規(guī)制——以英國北巖銀行危機為分析藍本[J];法商研究;2012年05期

3 陳永強;;物權變動三階段論[J];法商研究;2013年04期

4 于霄;;英國土地登記改革與地產權結構轉變[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5 郭靂;廖凡;;我國證券登記結算法律的進展與疑惑[J];證券市場導報;2007年02期

6 梅鋒;;知識產權變動登記效力模式探析——以專利權為例[J];知識產權;2012年02期

7 王彬;;美國金融中介利益沖突法律規(guī)制演變及啟示[J];證券市場導報;2013年06期

8 周友蘇;;股權出資的權利交付問題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勇軍;歐陽仁根;;合作社立法模式比較分析及我國的合理選擇——基于我國目前民商事立法的背景[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郭松;李昊平;;“公司”的英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李洹;;淺析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特殊情形——以婚姻關系終結為背景[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4 梁燕婷;;公司成立前合同之責任承擔問題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陳彥晶;;特許經營在反壟斷法上的豁免[J];北方法學;2011年03期

6 王瑞;王斐民;李丹寧;;民法與商法基本原則的比較研究[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7 聶衛(wèi)鋒;;《法國商法典》總則述評——歷史與當下[J];比較法研究;2012年03期

8 周洪政;;我國商法設立營業(yè)轉讓規(guī)則的必要[J];商業(yè)研究;2010年09期

9 范王景;;淺析商行為與民事法律行為[J];滄桑;2011年01期

10 劉迎霜;;論公司債債權人對公司治理的參與[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0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銀玲;上市公司對外資敵意并購之反收購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馮翔;商事登記效力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賈翱;公司法上新股發(fā)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胡宜奎;股東代表訴訟中的公司參加問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胡偉;控股公司控制權法律規(guī)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徐俊;版權侵權判定[D];復旦大學;2011年

7 李燕兵;上市公司高管職務犯罪問題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8 丁珍燮;股份有限公司出資問題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9 陳曉軍;互益性法人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賀少鋒;公司法強制性規(guī)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洪亮;;論登記公信力的相對化[J];比較法研究;2009年05期

2 劉軼;;論《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中的法律風險——兼談我國商業(yè)銀行法律風險監(jiān)管制度的構建[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李明奎;;制度變遷視角下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芻議[J];法律適用;2011年01期

4 樓建波;劉燕;;情勢變更原則對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基礎的沖擊——以韓國法院對KIKO合約糾紛案的裁決為例[J];法商研究;2009年05期

5 蘇潔澈;;論銀行監(jiān)管機構的侵權責任——以銀行破產和英美法為例[J];法學家;2011年01期

6 吳宏;;“律師聲明”中專家過錯標準和責任形態(tài)——首例律師對“律師聲明”承擔專家責任案評析[J];法學;2009年09期

7 甘培忠;周淳;;證券投資顧問受信義務研究[J];法律適用;2012年10期

8 ;三門峽水利管理局訴鄭州市配套建設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J];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4年08期

9 Andrew M.Whittaker,劉健;法律風險與巴塞爾資本協(xié)議——2003年5月22日在國際律師聯(lián)合會上的演講[J];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04年07期

10 許成鋼;法律、執(zhí)法與金融監(jiān)管——介紹“法律的不完備性”理論[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振福;論對金融混業(yè)經營中利益沖突的法律規(guī)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2 盧青;美國投資銀行誠信義務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誼軍;從“億安黑莊”事件看證券訴訟[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王靜;;電子證券的基本法律問題[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3 葉林;;無紙化證券的權利結構[J];社會科學;2009年03期

4 陳界融;;論資產證券化及基本類型[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0年04期

5 袁金華;陳鵬;;論藝術品份額的法律性質——兼評《證券法》第2條[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6 潘躍新;;論證券的法律效力及社會作用[J];浙江金融;1986年12期

7 邁克爾·P·利特克;濱田邦夫;趙旭東;;美國和日本的證券交易法[J];環(huán)球法律評論;1987年03期

8 馬躍;;美國公司發(fā)行證券的程序和有關法律規(guī)定[J];財政;1988年03期

9 吳曉求;關于發(fā)展證券、期貨市場的幾點思考[J];特區(qū)理論與實踐;1995年09期

10 中國人民大學課題組;葉林;;證券登記結算法律制度完善研究[J];證券法苑;201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畢繼業(yè);;中國大陸土地證券化的理論模式[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第38分會場、科學發(fā)展與土地資源節(jié)約和集約利用論文集[C];2005年

2 李自然;楊如彥;;金融機構退出機制研究:南方證券接管案[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廣東卷)(第六集)[C];2008年

3 范琪;歐森;;SPV基本定義[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一部分)[C];2005年

4 吳為民;謝偉;;美國股東委托書管理制度及其啟示[A];第二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朱江;德恒證券覆巢之下的危卵之災[N];21世紀經濟報道;2004年

2 彭戈;德隆金融帝國大廈獨木難支德恒證券受困“逼債風潮”[N];中國經營報;2004年

3 史志強;股民狀告證券公司[N];黑龍江日報;2007年

4 浩民 曹志為;北京證券 欲啟動外資重組模式[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宋延濤;十五億黑洞鑄成大錯 大連證券黯然關閉[N];經理日報;2003年

6 記者 程勇;建銀投資主導 北京證券"完美"重組[N];上海證券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潘俠;西南證券放棄并購計劃 稱是對各方負責 國都仍“待字閨中”或與方正結緣[N];證券日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耿馨雅;非法高息集資 40人小組徹查大連證券[N];財經時報;2002年

9 記者丁韜;大連證券被責令關閉[N];中國證券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馮蕾;“大連證券”關閉的警示[N];光明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戈;證券登記結算制度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羅慶忠;我國證券公司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3 馬喜德;中國抵押支持證券定價與設計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4 張超英;資產證券化的本質和效應[D];復旦大學;2004年

5 王明國;資產證券化及其在房地產領域的應用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年

6 歐必勝;防治證券市場操縱行為之法律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7 張峰;資產證券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8 荊長玉;證券操縱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顏曉閩;美國證券法律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洪艷蓉;資產證券化若干法律問題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毅;美國《1933年證券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N惖澇,

本文編號:14374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14374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1df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