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視角下軟件產(chǎn)業(yè)虛擬集群創(chuàng)新擴散模型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and method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in virtual cluster of softwar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and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dispersion of virtual cluster in software industry,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activities of virtual cluster are more complicated. According 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mbers of the cluster,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embers is divided into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among the neighbors. There are three levels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in the same sub-cluster and among different sub-clusters. Considering the latent period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 virtual cluster members of software industry are divided into potential innovation adopters and members who are absorbing and transforming innovation.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can be diffused to other enterprise members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members of the four type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 of software industry virtual cluster is construct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innovation diffusion process is discussed, and the rule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i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has obvious effect on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 higher the vulnerability coefficient and latent coefficient are, the faster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speed is, and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level of diffusion have influence on the number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members and the time when the maximum appears. Finally, take Jiangsu Virtual Software Park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作者單位】: 哈爾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072085,71272191)~~
【分類號】:F49;F27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政;;解決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千米”難題的探討[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 徐遠彬;吳立軍;黃新謀;;ASP擴散關鍵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商界(上半月);2009年07期
3 陳文波;黃麗華;;組織信息技術采納的影響因素研究述評[J];軟科學;2006年03期
4 張鳳玲;崔振洪;;基于TAM和創(chuàng)新擴散的電子商務課程信息采納行為模型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03期
5 方亮;龔曉光;肖人彬;;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的元胞自動機仿真[J];系統(tǒng)仿真技術;2007年02期
6 閆志明;王世純;孔祥偉;;教育信息化的創(chuàng)新擴散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8年12期
7 鐘桑;邵波;;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實施中的創(chuàng)新擴散研究[J];情報雜志;2010年02期
8 黃桂晶;黃榮懷;張進寶;江新;;我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三大趨勢[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19期
9 周曉華;蔡淑琴;;基于創(chuàng)新擴散和制度理論的中小企業(yè)ERP采納因素分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9年10期
10 張彪;方亮;肖人彬;;競爭性技術創(chuàng)新擴散模型及其應用[J];技術經(jīng)濟;2008年09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彭敏;ERP軟件:金蝶連續(xù)奪冠[N];電腦商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文波;基于知識視角的組織復雜信息技術吸收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2 王日爽;基于Bass模型的網(wǎng)購行為擴散預測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3 徐峰;基于整合TOE框架和UTAUT模型的組織信息系統(tǒng)采納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4 劉蓓琳;電子商務用戶個性化推薦技術接受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09年
5 宗文;組織內(nèi)部員工對信息技術/信息系統(tǒng)(IT/IS)主動采納的決策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6 閆培寧;電子政務流程再造中移動技術采納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王傅強;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供應鏈新型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8 許煒;高校數(shù)字圖書館用戶接受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婁思源;基于社會網(wǎng)絡的創(chuàng)新擴散仿真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2 周奇;元胞自動機及其在創(chuàng)新擴散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劉成華;業(yè)務流程再造的組織吸納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戴霄曄;序列創(chuàng)新的網(wǎng)絡擴散自主體模擬[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翁麗貞;基于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的ERP應用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徐溟;云計算技術時尚對企業(yè)聲望、績效及市值的影響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7 張振華;創(chuàng)新產(chǎn)品擴散的元胞自動機模擬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8 高志欣;消費者社交網(wǎng)站購物態(tài)度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9 鐘春芳;移動銀行大學生群體使用意向影響因素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2年
10 陳U,
本文編號:22736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227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