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風險因子理論的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識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5-04 02:17
自證券市場出現(xiàn)以來,財務舞弊就從未停止,其造成的危害極大,會使投資者難以判別公司的優(yōu)劣,影響資本市場的運行效率,最終可能導致次品市場的產生,從而擾亂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危害社會的平穩(wěn)運行。雖然各國政府針對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出臺了相應的措施,也有所收獲,然而財務舞弊治理之路還很長,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財務舞弊問題,必須先了解產生財務舞弊行為的原因,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反舞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財務舞弊識別,通過分析和識別各類信息,包括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盡早識別出有財務舞弊風險的公司,可以有效打擊實施財務舞弊的公司,幫助投資者避開舞弊陷阱,維護所有的利益相關者而非僅僅是大股東的利益,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證券市場。本文利用國泰安上市公司違規(guī)信息數(shù)據(jù)庫中有關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違規(guī)事件信息,并逐年查閱中國證監(jiān)會及其下屬的各地監(jiān)管局網站中披露的給予財務舞弊上市公司的行政處罰,以此為基礎,查找2013年至2018年間因舞弊受罰的上市公司。首先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情況的特征進行統(tǒng)計,包括財務舞弊時間統(tǒng)計、財務舞弊公司規(guī)模及業(yè)績特征、財務舞弊公司行業(yè)分布及省份分布特征、外部審計特征、財務舞弊后果特征等。其...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及文獻回顧
1.1 研究背景、選題動機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選題動機
1.1.3 研究意義
1.2 主要內容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創(chuàng)新點與局限性
1.4.1 創(chuàng)新點
1.4.2 局限性
1.5 財務舞弊文獻回顧
1.5.1 財務舞弊動機研究
1.5.2 財務舞弊識別方法
1.5.3 財務舞弊識別指標
1.5.4 文獻評述
2 財務舞弊相關理論基礎
2.1 財務舞弊界定及概念辨析
2.1.1 財務舞弊的界定
2.1.2 財務報表舞弊相關概念辨析
2.1.3 財務舞弊相關角色
2.2 財務舞弊相關經濟學理論
2.2.1 契約理論
2.2.2 委托代理理論
2.2.3 信息不對稱理論
2.2.4 有效市場假說
2.2.5 有限理性理論
2.3 財務舞弊動因理論
2.3.1 舞弊二因素論
2.3.2 舞弊三因素論
2.3.3 舞弊四因素論
2.3.4 舞弊多因素論
3 我國財務舞弊現(xiàn)狀分析
3.1 財務舞弊樣本統(tǒng)計
3.1.1 財務舞弊時間統(tǒng)計
3.1.2 財務舞弊公司規(guī)模及業(yè)績特征
3.1.3 財務舞弊公司行業(yè)分布及省份分布特征
3.1.4 財務舞弊公司外部審計特征
3.1.5 財務舞弊后果特征
3.2 財務舞弊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3.2.1 直接操縱利潤
3.2.2 調整資產及負債
3.2.3 偽造現(xiàn)金流
3.3 財務舞弊具體實施方法
3.3.1 利用關聯(lián)方交易
3.3.2 濫用會計政策及估計變更
3.3.3 利用重大非常規(guī)交易
3.3.4 利用信息化手段
3.4 我國財務舞弊風險因子分析
3.4.1 舞弊機會因子
3.4.2 舞弊發(fā)現(xiàn)可能性
3.4.3 舞弊后受懲罰的性質和程度
3.4.4 舞弊動機因子
3.4.5 道德品質因子
4 中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識別模型研究
4.1 數(shù)據(jù)來源
4.2 樣本選擇與說明
4.2.1 舞弊樣本
4.2.2 非舞弊樣本
4.2.3 說明
4.3 研究方法
4.4 舞弊識別模型
4.4.1 指標設置
4.4.2 準確性檢驗
4.4.3 穩(wěn)健性檢驗
5 結論與展望
5.1 研究結論
5.2 研究建議
5.2.1 消除舞弊機會
5.2.2 提高舞弊發(fā)現(xiàn)概率
5.2.3 提高舞弊成本
5.2.4 抑制舞弊動機
5.2.5 提升道德品質
5.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807750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及文獻回顧
1.1 研究背景、選題動機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選題動機
1.1.3 研究意義
1.2 主要內容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創(chuàng)新點與局限性
1.4.1 創(chuàng)新點
1.4.2 局限性
1.5 財務舞弊文獻回顧
1.5.1 財務舞弊動機研究
1.5.2 財務舞弊識別方法
1.5.3 財務舞弊識別指標
1.5.4 文獻評述
2 財務舞弊相關理論基礎
2.1 財務舞弊界定及概念辨析
2.1.1 財務舞弊的界定
2.1.2 財務報表舞弊相關概念辨析
2.1.3 財務舞弊相關角色
2.2 財務舞弊相關經濟學理論
2.2.1 契約理論
2.2.2 委托代理理論
2.2.3 信息不對稱理論
2.2.4 有效市場假說
2.2.5 有限理性理論
2.3 財務舞弊動因理論
2.3.1 舞弊二因素論
2.3.2 舞弊三因素論
2.3.3 舞弊四因素論
2.3.4 舞弊多因素論
3 我國財務舞弊現(xiàn)狀分析
3.1 財務舞弊樣本統(tǒng)計
3.1.1 財務舞弊時間統(tǒng)計
3.1.2 財務舞弊公司規(guī)模及業(yè)績特征
3.1.3 財務舞弊公司行業(yè)分布及省份分布特征
3.1.4 財務舞弊公司外部審計特征
3.1.5 財務舞弊后果特征
3.2 財務舞弊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3.2.1 直接操縱利潤
3.2.2 調整資產及負債
3.2.3 偽造現(xiàn)金流
3.3 財務舞弊具體實施方法
3.3.1 利用關聯(lián)方交易
3.3.2 濫用會計政策及估計變更
3.3.3 利用重大非常規(guī)交易
3.3.4 利用信息化手段
3.4 我國財務舞弊風險因子分析
3.4.1 舞弊機會因子
3.4.2 舞弊發(fā)現(xiàn)可能性
3.4.3 舞弊后受懲罰的性質和程度
3.4.4 舞弊動機因子
3.4.5 道德品質因子
4 中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識別模型研究
4.1 數(shù)據(jù)來源
4.2 樣本選擇與說明
4.2.1 舞弊樣本
4.2.2 非舞弊樣本
4.2.3 說明
4.3 研究方法
4.4 舞弊識別模型
4.4.1 指標設置
4.4.2 準確性檢驗
4.4.3 穩(wěn)健性檢驗
5 結論與展望
5.1 研究結論
5.2 研究建議
5.2.1 消除舞弊機會
5.2.2 提高舞弊發(fā)現(xiàn)概率
5.2.3 提高舞弊成本
5.2.4 抑制舞弊動機
5.2.5 提升道德品質
5.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8077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38077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