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IPO定價效率研究——基于IPO破發(fā)的視角
本文選題:創(chuàng)業(yè)板 切入點:定價效率 出處:《宏觀經濟研究》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IPO破發(fā)給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的健康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本文以2009一2013年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破發(fā)的股票為研究對象,基于隨機邊界分析方法,探索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IPO定價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實證結果表明,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IPO破發(fā)既來自一級市場定價的系統(tǒng)性偏高,也來自二級市場的低迷和投資者的悲觀。因此,改進發(fā)行制度、提高詢價透明度和定價效率、加強投資者教育是解決IPO破發(fā)的關鍵。
[Abstract]:IPO breakage has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gem). Based on the stochastic boundary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takes the stocks broken in China gem from 2009 to 2013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iciency of IPO pricing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gem).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reakage of IPO in China gem comes not only from the relatively high pricing system in the primary market, but also from the downturn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nd the pessimism of investor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PO is to improve the issuing system, increase the inquiry transparency and pricing efficiency, and strengthen the investor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東北財經大學統(tǒng)計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IPO價格行為與發(fā)行市場效率關系的實證研究”(13YJA790109)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黃娟;劉果;鮑吉;;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IPO抑價研究——基于PE/VC影響視角[J];宏觀經濟研究;2014年11期
2 黃順武;胡貴平;;保薦制度、過度包裝與IPO定價效率關系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13年08期
3 史欣向;鐘偉;萬自強;;中國股市新股破發(fā)的原因——基于隨機成本邊界模型的實證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4 劉煜輝;沈可挺;;是一級市場抑價,還是二級市場溢價——關于我國新股高抑價的一種檢驗和一個解釋[J];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澍雨;楊洋;;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IPO定價效率研究——基于IPO破發(fā)的視角[J];宏觀經濟研究;2017年07期
2 唐齊鳴;陳輝;馬麗;;限制新股上市首日漲幅是否改變了IPO抑價的反應模式[J];金融學季刊;2017年02期
3 易郅凱;;私募股權投資聲譽對上市公司IPO抑價的影響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7年01期
4 張劍;李后建;;新股發(fā)行制度改革:市場化,還是去市場化?——基于雙邊隨機前沿與異質性隨機前沿分析[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17年01期
5 宋順林;唐斯圓;;IPO定價管制、價值不確定性與投資者“炒新”[J];會計研究;2017年01期
6 楊竹清;張超林;;新股收益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新時期新股“一字漲停板”數(shù)量的研究[J];金融管理研究;2017年01期
7 姜順其;;新股發(fā)行詢價失敗、制度缺陷與注冊制改革[J];公司金融研究;2016年04期
8 胡志強;姜雨杉;;詢價制改革后機構投資者報價策略分析[J];科學決策;2016年11期
9 李璇;白云霞;;中國企業(yè)赴美上市與IPO定價[J];投資研究;2016年09期
10 胡志強;趙美娟;;多元偏t-Copula模型下新股發(fā)行制度與IPO抑價研究——基于主板、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的實證分析[J];經濟評論;2016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高峰;張維;徐曉婉;;中國IPO抑價的構成及影響因素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12年04期
2 梁建敏;吳江;;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IPO前后業(yè)績變化及風險投資的影響[J];證券市場導報;2012年04期
3 張鐵鑄;王磊;周紅;;板塊差異、上市效應與盈余質量研究——來自創(chuàng)業(yè)板和中小板的證據(jù)[J];證券市場導報;2011年11期
4 郭海星;萬迪f ;;創(chuàng)業(yè)板IPO發(fā)行定價合理嗎?[J];中國軟科學;2011年09期
5 邵新建;巫和懋;李澤廣;唐丹;;中國IPO上市首日的超高換手率之謎[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6 謝添;聶路明;;我國風險投資對創(chuàng)業(yè)板企業(yè)IPO定價效率影響的實證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年06期
7 陳工孟;俞欣;寇祥河;;風險投資參與對中資企業(yè)首次公開發(fā)行折價的影響——不同證券市場的比較[J];經濟研究;2011年05期
8 張小成;孟衛(wèi)東;周孝華;;機構投資者異質預期對IPO抑價影響研究[J];系統(tǒng)工程學報;2011年02期
9 王恩山;;審計師聲譽與新股發(fā)行抑價——來自我國資本市場的最新證據(jù)[J];蘭州商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10 王克敏;廉鵬;;保薦制度改善首發(fā)上市公司盈余質量了嗎?[J];管理世界;2010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淑蓮;宋淑琴;;IPO定價分析方法比較——以中國建筑為例[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2年08期
2 張炳才;劉宸楨;;券商特征與IPO定價合理性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4年10期
3 王月溪;莊尹波;;我國IPO定價多因數(shù)模型設計實證研究[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惠調艷;周瑞姣;胡新;;A股與港股IPO定價合理性比較研究[J];財會研究;2011年01期
5 耿輝霞;李宏婧;;我國A股市場IPO定價偏低實證分析[J];商業(yè)會計;2012年05期
6 項艷;靳炎;;我國中小企業(yè)板IPO定價的多因素回歸分析[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郭彬彬;嚴川;;我國IPO定價機制效率現(xiàn)狀研究[J];管理觀察;2013年34期
8 董亮;;IPO定價模型建立[J];商業(yè)經濟;2012年23期
9 謝升峰,李家艷;IPO定價、分配與托市理論[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10 陳友翠;;我國IPO定價機制效率實證分析——以創(chuàng)業(yè)板IPO為例[J];時代金融;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敏;瞿其春;;IPO定價分析[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郭瀟瀟;彭韶兵;;我國IPO定價“破發(fā)”原因的財務學思考[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廖冰清;推特正式上市IPO定價每股26美元[N];經濟參考報;2013年
2 早報記者 王恒利;中石油:A股IPO定價不會過高[N];東方早報;2007年
3 早報記者 閆鵬飛;美國科技股IPO熱潮再起:推特IPO定價區(qū)間上調25%[N];東方早報;2013年
4 早報記者 閆鵬飛;中概股IPO定價認購或受波及[N];東方早報;2013年
5 記者 韓婷婷 郭興艷;農行IPO定價收官 啟動“綠鞋”幾無懸念[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楊博;推特大幅上調IPO定價區(qū)間[N];中國證券報;2013年
7 周科競;IPO定價低點兒行不行[N];北京商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蔡宗琦;IPO定價隱現(xiàn)天花板 新股申購一簽難求[N];中國證券報;2014年
9 見習記者 郭軒;地產股全線沽壓 赴港IPO定價成難題[N];中國房地產報;2007年
10 見習記者 涂艷;泛華IPO定價提至16美元開盤25美元 最高28.74美元[N];上海證券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鵬程;網絡媒體環(huán)境下投資者行為與IPO定價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2 楊記軍;IPO定價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樹振;基于行業(yè)市盈率的創(chuàng)業(yè)板IPO定價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5年
2 姚敏超;創(chuàng)業(yè)板企業(yè)資產質量與IPO定價[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錢錚;中國證券市場IPO定價、短期超額收益率與相關因素實證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桑廣君;我國商業(yè)銀行IPO定價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6年
5 劉強強;基于市場風險VaR模型的創(chuàng)業(yè)板IPO定價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7年
6 徐曉;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的IPO定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7年
7 周瑞姣;公司價值及IPO定價合理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趙凱;IPO定價相關理論及其高抑價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9 鄭秀;我國現(xiàn)行IPO定價機制有效性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10 王茂華;我國投資銀行IPO定價效率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44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64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