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與影響 ——當代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理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17:36
本文通過對不同形態(tài)國際貨幣體系進行系統(tǒng)性梳理與考察,指出其演變反映了國際貨幣對統(tǒng)一性的極大需求,以及貨幣的社會屬性越來越強的趨勢。在此基礎上分析得到國際貨幣體系演變的兩大規(guī)律:第一,國際貨幣體系形成和演變的核心力量是利益關系及其背后的經(jīng)濟實力,而非匯率安排、貿易體制等制度層面的問題;第二,在國際貨幣體系演變過程中,政府力量逐漸取代了早期的自然因素,成為決定國際貨幣體系格局的主導力量。1971年8月15日,美國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拯救了美元,拉開了國際貨幣體系的“黃金非貨幣化”時代。在這個時代,美元居于整個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美國政府憑借著美元的核心地位,有意識的將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作為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金融搭便車”的工具,用來鞏固和擴大美元的霸主地位,確立了美元國際本位貨幣地位。歐元正式對外流通后,很快成為了美元之外的另一個國際本位貨幣。從此,國際貨幣體系進入了美元和歐元兩大國際本位貨幣共同存在、同時運行的“雙本位”時代。為獲取更大的利益,美元和歐元競相濫發(fā),導致美元和歐元以及它們的資產(chǎn)持續(xù)高速擴張、充斥于全世界,加劇了全球流動性膨脹。在金本位時代,黃金以很強的可兌換性維護了...
【文章來源】:南開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5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jié) 選題背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巨變
1.1.1 次貸危機對美元國際貨幣主導權及國際貨幣體系的沖擊
1.1.2 美歐兩大國際貨幣的競相濫發(fā)加速國際貨幣體系的巨變
第二節(jié) 本文研究的理論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1.2.1 本文研究的理論價值
1.2.2 本文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三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與相關概念界
1.3.1 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系統(tǒng)性研究
1.3.2 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1.3.3 對匯率制度與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的研究
1.3.4 對本位貨幣與國際貨幣體系運行機制研究
1.3.5 對"最優(yōu)貨幣區(qū)"與貨幣聯(lián)盟的研究
1.3.6 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與發(fā)展的研究
1.3.7 簡單評述
1.3.8 相關概念界定
第四節(jié) 本文的研究方法、結構安排、理論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結構安排
1.4.3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之處
第二章 國際貨幣體系的演進
第一節(jié) 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
2.1.1 金本位制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背景
2.1.2 金本位制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機制與特點
2.1.3 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積極作用與經(jīng)濟意義
2.1.4 金本位制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與崩潰
2.1.5 對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簡單評述
第二節(jié)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
2.2.1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背景
2.2.2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機制
2.2.3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與崩潰
2.2.4 對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簡單評述
第三節(jié) 布雷頓森林體系
2.3.1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背景
2.3.2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征與運行機制
2.3.3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積極作用與經(jīng)濟意義
2.3.4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缺陷與崩潰
2.3.5 對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簡單評價
第四節(jié)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
2.4.1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背景
2.4.2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征與運行機制
2.4.3 對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評述
第五節(jié) 國際貨幣體系核心關系演變
第三章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與國際貨幣膨脹
第一節(jié) 二戰(zhàn)后國際貨幣體系三個階段的劃分
第二節(jié) 美元國際本位貨幣地位的確立及其膨脹
3.2.1 美元國際儲備地位的確立與加強
3.2.2 美元國際儲備地位的動蕩與維護
3.2.3 美元國際國際本位貨幣地位的確立與美元及其資產(chǎn)的膨脹
3.2.4 美元膨脹對美國及世界經(jīng)濟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歐元國際本位貨幣地位的確立及其膨脹
3.3.1 歐洲貨幣體系
3.3.2 歐元的誕生
3.3.3 歐元國際儲備貨幣和國際本位貨幣地位的獲得
3.3.4 歐元及其資產(chǎn)的膨脹與影響
第四章 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第一節(jié) 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4.1.1 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分析
4.1.2 黃金作為本位貨幣的一般等價物與個別使用價值的矛盾
4.1.3 制度、實力等因素對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不穩(wěn)定性的影響
第二節(jié)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wěn)定性分析
第三節(jié)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4.3.1 布雷頓森林體系初期的穩(wěn)定性分析
4.3.2 貨幣的公器性質與其因為私利而被控制所產(chǎn)生的嚴重矛盾
4.3.3 以一國貨幣(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資產(chǎn)的內在不穩(wěn)定性
4.3.4 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的嚴重缺陷
第四節(jié)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4.4.1 國際本位貨幣——美元的無約束擴張
4.4.2 匯率波動不斷加劇、貨幣危機頻頻爆發(fā)
4.4.3 調節(jié)渠道有限、國際游資嚴重沖擊
4.4.4 參與權和決策權的不公平性
第五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4.5.1 貨幣統(tǒng)一性要求受到嚴峻挑戰(zhàn)
4.5.2 美國經(jīng)濟與美元支柱的虛擬化
4.5.3 歐洲經(jīng)濟與歐元支柱的虛擬化
4.5.4 小國(非本位國家)貨幣的從屬地位
4.5.5 "濫幣陷阱"——美元與歐元競相濫發(fā)
4.5.6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不穩(wěn)定的理論模型與機制分析
第五章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危機、改革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危機
5.1.1 貨幣虛擬化后的全球流動性膨脹
5.1.2 美元危機的可能
5.1.3 歐元的高速膨脹與"濫幣陷阱"的推波助瀾
5.1.4 小國貨幣的從屬地位
5.1.5 國際貨幣體系的危機
第二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決定因素與原則
5.2.1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決定因素
5.2.2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原則
第三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預案分析
5.3.1 建立新的金本位制度
5.3.2 建立類似于SDR的超主權貨幣
5.3.3 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單極國際貨幣體系
5.3.4 建立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
5.3.5 建立單一國際貨幣體系
第四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發(fā)展趨勢
5.4.1 美元國際貨幣主導權的流失
5.4.2 美元—歐元—人民幣聯(lián)盟:國際貨幣體系最具發(fā)展趨勢的論證分析
第六章 對中國的政策建議——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第一節(jié) 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機遇
第二節(jié) 中國"大經(jīng)濟"與"小貨幣"的矛盾
第三節(jié) 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條件、充要性、路徑選擇與風險防范
6.3.1 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條件——巨額的外匯儲備和強大的實體經(jīng)濟
6.3.2 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借鑒——德國的經(jīng)驗和日本的教訓
6.3.3 人民幣國際化的充分性
6.3.4 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
6.3.5 人民幣國際化的步驟與路徑分析
6.3.6 人民幣國際化的風險防范
第四節(jié) 人民幣國際化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546800
【文章來源】:南開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5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jié) 選題背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巨變
1.1.1 次貸危機對美元國際貨幣主導權及國際貨幣體系的沖擊
1.1.2 美歐兩大國際貨幣的競相濫發(fā)加速國際貨幣體系的巨變
第二節(jié) 本文研究的理論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1.2.1 本文研究的理論價值
1.2.2 本文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三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與相關概念界
1.3.1 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系統(tǒng)性研究
1.3.2 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1.3.3 對匯率制度與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的研究
1.3.4 對本位貨幣與國際貨幣體系運行機制研究
1.3.5 對"最優(yōu)貨幣區(qū)"與貨幣聯(lián)盟的研究
1.3.6 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與發(fā)展的研究
1.3.7 簡單評述
1.3.8 相關概念界定
第四節(jié) 本文的研究方法、結構安排、理論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結構安排
1.4.3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之處
第二章 國際貨幣體系的演進
第一節(jié) 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
2.1.1 金本位制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背景
2.1.2 金本位制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機制與特點
2.1.3 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積極作用與經(jīng)濟意義
2.1.4 金本位制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與崩潰
2.1.5 對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簡單評述
第二節(jié)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
2.2.1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背景
2.2.2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機制
2.2.3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與崩潰
2.2.4 對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簡單評述
第三節(jié) 布雷頓森林體系
2.3.1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背景
2.3.2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征與運行機制
2.3.3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積極作用與經(jīng)濟意義
2.3.4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缺陷與崩潰
2.3.5 對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簡單評價
第四節(jié)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
2.4.1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背景
2.4.2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征與運行機制
2.4.3 對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評述
第五節(jié) 國際貨幣體系核心關系演變
第三章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與國際貨幣膨脹
第一節(jié) 二戰(zhàn)后國際貨幣體系三個階段的劃分
第二節(jié) 美元國際本位貨幣地位的確立及其膨脹
3.2.1 美元國際儲備地位的確立與加強
3.2.2 美元國際儲備地位的動蕩與維護
3.2.3 美元國際國際本位貨幣地位的確立與美元及其資產(chǎn)的膨脹
3.2.4 美元膨脹對美國及世界經(jīng)濟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歐元國際本位貨幣地位的確立及其膨脹
3.3.1 歐洲貨幣體系
3.3.2 歐元的誕生
3.3.3 歐元國際儲備貨幣和國際本位貨幣地位的獲得
3.3.4 歐元及其資產(chǎn)的膨脹與影響
第四章 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第一節(jié) 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4.1.1 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分析
4.1.2 黃金作為本位貨幣的一般等價物與個別使用價值的矛盾
4.1.3 制度、實力等因素對金本位國際貨幣體系不穩(wěn)定性的影響
第二節(jié) 金匯兌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wěn)定性分析
第三節(jié)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4.3.1 布雷頓森林體系初期的穩(wěn)定性分析
4.3.2 貨幣的公器性質與其因為私利而被控制所產(chǎn)生的嚴重矛盾
4.3.3 以一國貨幣(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資產(chǎn)的內在不穩(wěn)定性
4.3.4 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的嚴重缺陷
第四節(jié)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4.4.1 國際本位貨幣——美元的無約束擴張
4.4.2 匯率波動不斷加劇、貨幣危機頻頻爆發(fā)
4.4.3 調節(jié)渠道有限、國際游資嚴重沖擊
4.4.4 參與權和決策權的不公平性
第五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研究
4.5.1 貨幣統(tǒng)一性要求受到嚴峻挑戰(zhàn)
4.5.2 美國經(jīng)濟與美元支柱的虛擬化
4.5.3 歐洲經(jīng)濟與歐元支柱的虛擬化
4.5.4 小國(非本位國家)貨幣的從屬地位
4.5.5 "濫幣陷阱"——美元與歐元競相濫發(fā)
4.5.6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不穩(wěn)定的理論模型與機制分析
第五章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危機、改革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危機
5.1.1 貨幣虛擬化后的全球流動性膨脹
5.1.2 美元危機的可能
5.1.3 歐元的高速膨脹與"濫幣陷阱"的推波助瀾
5.1.4 小國貨幣的從屬地位
5.1.5 國際貨幣體系的危機
第二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決定因素與原則
5.2.1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決定因素
5.2.2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原則
第三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預案分析
5.3.1 建立新的金本位制度
5.3.2 建立類似于SDR的超主權貨幣
5.3.3 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單極國際貨幣體系
5.3.4 建立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
5.3.5 建立單一國際貨幣體系
第四節(jié) "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發(fā)展趨勢
5.4.1 美元國際貨幣主導權的流失
5.4.2 美元—歐元—人民幣聯(lián)盟:國際貨幣體系最具發(fā)展趨勢的論證分析
第六章 對中國的政策建議——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第一節(jié) 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機遇
第二節(jié) 中國"大經(jīng)濟"與"小貨幣"的矛盾
第三節(jié) 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條件、充要性、路徑選擇與風險防范
6.3.1 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條件——巨額的外匯儲備和強大的實體經(jīng)濟
6.3.2 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借鑒——德國的經(jīng)驗和日本的教訓
6.3.3 人民幣國際化的充分性
6.3.4 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
6.3.5 人民幣國際化的步驟與路徑分析
6.3.6 人民幣國際化的風險防范
第四節(jié) 人民幣國際化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5468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ylt/35468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