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市場低價管制提高審計質量了嗎?
本文關鍵詞:審計市場低價管制提高審計質量了嗎?
【摘要】:審計質量一直以來都是審計領域研究的重點,其對于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眾投資信心及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我國審計市場屬于競爭型市場,事務所數(shù)量多、規(guī)模小,審計市場收費水平過低、審計師業(yè)務水平良莠不齊、審計市場混亂,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審計質量水平。為了保障審計質量,2010年1月底,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聯(lián)合發(fā)布《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收費管理辦法》,想從規(guī)范審計收費角度著手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收費管理辦法》中對審計服務收費規(guī)定采用政府指導價,并對政府指導價作出了最低限價要求。時至今日,《收費管理辦法》已經(jīng)發(fā)布了3年,3年里部分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相應制定并執(zhí)行了新的審計收費標準,政府此次對審計收費的低價管制是否如預期改善了低價競爭現(xiàn)象、提高了審計收費水平、改善了審計質量呢?本文將分別從“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執(zhí)行新的審計收費標準與否兩個角度研究政府低價管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本文內(nèi)容主要分為六個部分。第一章導論,該部分分別從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義、研究方法、研究路線及框架、本文創(chuàng)新點進行分別的闡述。第二章研究綜述,本文對以往相關文獻的回顧主要從審計定價研究回顧、審計質量研究回顧、審計收費過低與審計質量研究回顧以及審計市場政府管制與審計質量研究回顧四個方面進行。第三章政策背景、理論分析及研究假設,其中政策背景部分分別從我國審計市場結構分析以及我國政府審計市場價格管制政策兩個方面展開,分析及研究假設部分,則采用理論推導、簡單分組檢驗分析并行的分析方式,并相應從“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角度提出了兩個假設、執(zhí)行新的審計收費標準與否角度提出了一個假設。第四章研究設計,則分別對應假設建立了回歸模型,并詳細介紹了相應的樣本選擇方法。第五章實證分析,這一章節(jié)由兩大部分構成——從“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角度的實證分析、從執(zhí)行新的審計收費標準角度的實證分析,兩大部分又分別從相應模型的描述性統(tǒng)計、相關性分析、回歸結果分析進行,在執(zhí)行新的審計收費標準方向的實證分析部分,為進一步論證假設3,本文加入了從執(zhí)行前后、同期執(zhí)行與否兩個層面的審計質量的分組檢驗分析。第六章為研究結論及未來研究展望,這一部分首先對本文研究結果進行了總結闡述,然后根據(jù)研究過程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兩點政策建議,最后表明了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與局限,并對未來相關研究做出展望。 本文通過研究得到:政府對審計市場的低價管制提高了“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收費水平,但低價管制引起的“非十大”事務所審計收費提高反而降低了其審計質量;會計師事務所執(zhí)行新的審計收費標準后相對執(zhí)行前、執(zhí)行了新的審計收費標準的會計師事務所相對同期未執(zhí)行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都沒有得到改善,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下降。 本文從“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及執(zhí)行新的審計收費標準與否兩個角度研究了政府低價管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綜合研究得到政府低價管制沒有改善審計質量甚至會降低審計質量。無論從研究角度選擇,還是研究結論,希望都是對政府低價管制對審計質量影響方面的一個補充與夯實。當然因為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過程中存在一定主觀因素影響,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關鍵詞】:低價競爭 低價管制 審計質量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239.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導論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12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12-15
- 1.4 本文創(chuàng)新點15-16
- 2. 研究綜述16-24
- 2.1 審計定價、審計質量研究回顧16-19
- 2.1.1 審計定價研究回顧16-17
- 2.1.2 審計質量研究回顧17-19
- 2.2 審計收費過低與審計質量研究回顧19-21
- 2.3 審計市場低價管制與審計質量研究回顧21-24
- 3. 政策背景、理論分析及研究假設24-34
- 3.1 政策背景24-29
- 3.1.1 我國的審計市場結構24-26
- 3.1.2 審計市場的價格管制政策26-29
- 3.2 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29-34
- 4. 政府低價管制與審計質量:研究設計34-40
- 4.1 從“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角度34-38
- 4.1.1 研究模型構建35-37
- 4.1.2 數(shù)據(jù)來源與研究樣本選擇37-38
- 4.2 從“執(zhí)行新的審計收費標準與否”的角度38-40
- 4.2.1 研究模型構建38-39
- 4.2.2 數(shù)據(jù)來源與研究樣本選擇39-40
- 5. 實證分析40-57
- 5.1 從“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角度研究的實證分析40-49
- 5.1.1 描述性統(tǒng)計40-42
- 5.1.2 相關性分析42-47
- 5.1.3 回歸結果分析47-49
- 5.2 從“執(zhí)行新的審計收費標準與否”角度研究的實證分析49-57
- 5.2.1 描述性統(tǒng)計49-50
- 5.2.2 相關性分析50-53
- 5.2.3 回歸結果及分析53-54
- 5.2.4 補充分組檢驗結果分析54-57
- 6. 研究結論及研究展望57-61
- 6.1 研究結論57-59
- 6.2 政策建議59
- 6.3 研究局限性及未來研究展望59-61
- 參考文獻61-65
- 附錄65-66
- 后記66-67
- 致謝67-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俊宇;郭群;;事務所規(guī)模、組織形式對審計收費影響的實證研究——來自滬深兩市2005年度的證據(jù)[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年12期
2 武恒光;李璐;王帆;;行業(yè)專長視角下的非審計服務與審計質量關系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年03期
3 劉明輝,李黎,張羽;我國審計市場集中度與審計質量關系的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2003年07期
4 耿建新;房巧玲;;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研究——基于審計市場經(jīng)驗數(shù)據(jù)的聚類分析[J];會計研究;2005年03期
5 王兵;李晶;蘇文兵;唐逸凡;;行政處罰能改進審計質量嗎?——基于中國證監(jiān)會處罰的證據(jù)[J];會計研究;2011年12期
6 陳關亭,蘭凌;操控性應計利潤審計質量的實證比較[J];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04年04期
7 原紅旗,李海建;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規(guī)模與審計質量[J];審計研究;2003年01期
8 蔡春,黃益建,趙莎;關于審計質量對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來自滬市制造業(yè)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審計研究;2005年02期
9 劉文軍;米莉;傅P軒;;審計師行業(yè)專長與審計質量——來自財務舞弊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審計研究;2010年01期
10 劉更新;蔡利;;審計管制、審計責任與審計質量研究——基于法律標準不確性影響的分析[J];審計研究;2010年03期
,本文編號:837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83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