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基金績效審計評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5 06:03
本文關鍵詞:社會保險基金績效審計評價研究
【摘要】:“十一五”期間,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建成了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網絡,有效發(fā)揮了社會保障“減震器”、“助推器”、“穩(wěn)定器”和“安全網”的作用。2012年3月國家審計署組織4萬多名審計人員對37個省本級、404個市本級和2790個縣開展社會保障審計。作為社會保障體系中核心——社會保險制度,其設計的合理性、執(zhí)行的有效與否關系到社會保障體系的成敗,因此社會保險成為了本次審計的重點。2012年8月審計署向社會公布的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結果顯示,由于審核不嚴,向不符合條件者發(fā)放待遇高達18.5億元。隨后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養(yǎng)老金投資國際研討會指出“社;鹨(guī)模與養(yǎng)老保險需求相差甚遠”財政部副部長李勇認為養(yǎng)老基金“應當把保值增值放在首位”。因此當前“合規(guī)性”和“可持續(xù)性”是社;鹂冃徲嬛嘘P注的重點。同時,隨著全球經濟的衰退、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社會保險保值增值壓力不斷加大;服務型政府的建立、民眾參政意識的提升,民眾對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質量和滿意度有更多的發(fā)言權。傳統(tǒng)財政收支合規(guī)性審計已不能適應現實的需要,以“3E”(經濟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為核心的績效審計成為開展社保基金審計的必然之選。目前,績效審計在我國尚處在探索階段,評價體系的缺失成為制約社保基金開展績效審計的瓶頸,采用怎樣的方法、確定什么樣的評價維度,選用那些指標成為構建評價體系必須解決的問題。 基于上述情況,本文分以下部分對社會保險基金的績效審計評價體系進行研究: 文章第一部分為導論,是對整個研究的概括和總結,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意義、研究方法、思路框架及預期貢獻和不足。 第二部分文獻綜述,通過對國內外績效審計評價維度研究及我國社;鹂冃徲嬙u價研究現狀綜述,從中發(fā)現我國績效審計研究的不足之處。 第三部分是理論分析: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發(fā)展歷程、績效審計的發(fā)展現狀的交融、交錯決定著我國開展社;鹂冃徲嫳厝灰紤]制度遵循性及制度合理性,通過開展績效審計推進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完善。三大理論:公共受托責任、新公共管理理論、國家審計的國家治理功能為績效審計的開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后文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的構建提供了思路; 第四部分對比研究了國內外的社;鹂冃徲嫲咐C绹鳪AO醫(yī)療保險、補助績效審計方法靈活多樣,突出了對制度合理性的反思,關注制度實施后民眾的滿意度;我國深圳市農民工醫(yī)療保險績效審計過程中初現了對制度合理性思考,在評價指標的設計上能兼顧經濟、效率、效果三方面;江蘇社保基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的設計為后文指標的確定提供了有益參考,其績效審計的飛速發(fā)展彰顯出績效審計制度建立和績效審計大膽的實踐在推進績效審計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基于前文分析成果,采用關鍵業(yè)績指標分析法構建了我國社;鹂冃徲嬙u價體系,包括合規(guī)性、滿意性、可持續(xù)性三維度,3E思想蘊含在17項具體指標中。合規(guī)性方面從社保基金征收、運營管理和支出三環(huán)節(jié)構建具體評價指標;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認知心理學等從公平性、保障性、及時性三方面出發(fā)構建了“滿意度”維度的評價指標;可持續(xù)性方面是從開源節(jié)流方面考慮,從增值性、節(jié)約性和安全性三方面構建了具體指標。考慮資料獲取的可行性及我國審計免疫功能,本文采用了層次分析法確定了指標體系權重,對權重設計的一致性進行了滿意性檢驗,以保證權重設置的合理性。 第六部分是評價體系的具體運用。本文將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到A縣養(yǎng)老保險績效審計中,運用實際數據檢測指標體系的可操作性,并從政策周期、自由裁量、資源投入、政策本身四方面對評價結果綜合分析,既實現了評估指標體系的目的,也對A縣養(yǎng)老保險現狀做出了審計評價。 本文的主要貢獻為: (1)研究資料新穎,外文資料為一手原文資料。目前,有關國外社;鹂冃徲嫷馁Y料幾乎空白。筆者在美國審計總署在2012年11月、12月公布的有關老年人醫(yī)療保險、醫(yī)療補助計劃的10份審計報告下載、翻譯、整理后,總結美國績效審計的思路,評價的特點,為我國社;鹂冃徲嬏峁﹨⒖,也期望能對后續(xù)相關研究有所裨益。 (2)在社;鹂冃徲嬙u價指標體系中引入滿意度維度,關注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彰顯績效審計的優(yōu)勢。目前我國學者對績效審計評價的研究無論以3E為維度,還是在“效果”基礎上擴展的5E(經濟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公平性equity、環(huán)境性environment),均未對審計的標尺—社;鸬母黜椃ㄒ(guī)制度給予審視。通過對美國審計署醫(yī)?冃徲嫷姆治,結合我國深圳市2010年開展的農民工醫(yī)保績效審計筆者將“滿意性”作為三大評價維度之一,也是最能體現社會保險制度設計合理性的一個標尺,通過此維度的評價間接實現績效審計對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評估。 (3)采用實際案例驗證評價體系,并強調從四方面綜合分析審計評價結果。已有的社保基金績效審計評價研究止步于評價體系的構建,缺乏具體案例的驗證。本文采用A縣養(yǎng)老保險的實際數據驗證所設計的評價體系,以增強評價體系的可信度。根據Hood在1976年提出的確保政策的實現完全符合設想的5個條件,本文確定將政策周期、自由裁量、資源投入及政策本身作為對審計結果綜合分析的考量因素,增強審計建議的合理性并提高審計活動本身的價值。 本文的不足之處體現在: (1)各指標的權重的設置有一定的主觀性。雖然在確定判斷矩陣時,筆者是結合已有文獻對社;瓞F狀的論述并考慮到我國社保制度未來發(fā)展方向確定的判斷矩陣。但判斷矩陣終究是筆者的整合資料后的主觀評價,難免會出現權重設置與現實需要錯位的情況,從而最終影響審計評價結果。 (2)收集國內績效審計案例資料充分性欠佳。因無法獲得一手的調研資料,在國內外案例對比分析部分中,所獲其資料是通過省市審計局官網、書籍、學術文獻獲取,這些資料提供的信息并不夠充分,因此在國內案例分析部分顯得有些薄弱。 (3)評價體系不能完全滿足五大險種審計評價的不同需求。本文構建了一個一般意義上的社;鹂冃徲嬙u價體系,并盡量涵蓋五大險種所評價的內容。但各險種建立的目的各異,面臨的風險不同,因此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需依據險種不同對具體評價指標稍作修改,指標所賦權重也相應地變化,以真實、全面反映該險種的管理績效情況。
【關鍵詞】:社會保險基金 績效審計 評價體系 綜合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239.4;F842.61
【目錄】:
- 摘要4-8
- ABSTRACT8-11
- 目錄11-14
- 1. 導論14-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4-17
- 1.2 研究思路與方法17
- 1.3 研究內容及基本框架17-19
- 1.3.1 研究內容17-19
- 1.3.2 基本框架19
- 1.4 本文預期的貢獻與不足19-21
- 2. 文獻綜述21-26
- 2.1 績效審計評價研究綜述21-22
- 2.2 社;鹂冃徲嬙u價研究現狀22-24
- 2.3 文獻評述24-26
- 3. 社會保險基金績效審計評價的基本理論26-36
- 3.1 社會保險的基本理論26-28
- 3.1.1 社會保險的含義和內容26-27
- 3.1.2 我國社會保險制度歷史沿革27-28
- 3.2 績效審計評價與社保基金績效審計評價現狀28-30
- 3.2.1 績效審計評價的含義28-29
- 3.2.2 我國社;鹂冃徲嬙u價的現狀29-30
- 3.3 社會保險基金開展績效審計的必然性30-31
- 3.4 我國社保基金績效審計評價特點31-32
- 3.5 理論基礎32-36
- 3.5.1 公共受托責任是社;鹂冃徲嫷母緞右32-33
- 3.5.2 新公共管理運動是績效審計的直接推動力33-34
- 3.5.3 國家審計的國家治理功能是對社;痖_展績效審計的必然要求34-36
- 4. 國內外社保基金績效審計評價比較研究36-51
- 4.1 美國審計署醫(yī)療保險和醫(yī)療補助計劃績效審計36-42
- 4.1.1 各州推進醫(yī)療補助計劃的措施及滿意性績效審計36-38
- 4.1.2 促進老年人醫(yī)療保險及醫(yī)療補助計劃規(guī)定的融合措施的績效審計38-40
- 4.1.3 美國老年人醫(yī)療保險計劃實施的廉政性績效審計40-42
- 4.2 深圳市審計局農民工醫(yī)療保險績效審計的實踐42-44
- 4.2.1 深圳市審計局績效審計的發(fā)展42-43
- 4.2.2 深圳農民工醫(yī)療保險績效審計43-44
- 4.3 江蘇省審計廳對社;鹂冃徲嬙u價指標的探索44-47
- 4.3.1 江蘇審計廳開展績效審計的制度探索44-45
- 4.3.2 江蘇審計廳設計的社;鹂冃徲嬙u價指標45-47
- 4.4 國內外績效審計案例的比較及啟示意義47-51
- 4.4.1 美國醫(yī)療保險和醫(yī)療補助計劃績效審計的特點及啟示意義47-49
- 4.4.2 深圳審計局、江蘇省審計廳績效審計的特點及借鑒意義49-51
- 5. 社保基金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的構建51-64
- 5.1 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51-52
- 5.1.1 制度執(zhí)行效果和制度合理性審計評價并重51
- 5.1.2 指標類型體現經濟效益、主觀福祉和公平性51-52
- 5.1.3 簡明、實用、可測量52
- 5.2 社會保險基金績效審計評價體系52-58
- 5.2.1 關鍵業(yè)績指標(KPI)評價法在社保基金績效審計評價中的應用52-53
- 5.2.2 指標體系維度、指標類型的確定53-54
- 5.2.3 評價指標的構建與選擇54-58
- 5.3 社會保險基金績效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AHP法58-64
- 5.3.1 AHP在確定社會保險基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權重時的適用性58-59
- 5.3.2 AHP法在確定社會保險基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權重的運用59-64
- 6. 社保基金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的應用—以A縣養(yǎng)老保險為例64-71
- 6.1 A縣養(yǎng)老保險概況64
- 6.2 A縣養(yǎng)老保險績效審計評價64-66
- 6.3 A縣養(yǎng)老保險績效審計評價結果分析及建議66-69
- 6.3.1 A縣養(yǎng)老保險績效審計評價結果綜合分析67-68
- 6.3.2 審計建議68-69
- 6.4 結語:應用評價體系時的注意問題69-71
- 參考文獻71-75
- 后記75-77
- 致謝77-79
-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7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一帆;;對德國社會保險制度與政策的回顧和評析[J];保險研究;2010年07期
2 馬兵;;社會保險基金績效審計的探索[J];財會研究;2009年15期
3 劇杰;;績效審計中效率性評價體系構建思路[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年05期
4 宋常;;中國特色績效審計制度體系探索[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年06期
5 蔡春;陳孝;;現代審計功能拓展研究的概念框架[J];審計研究;2006年04期
6 王麗芳;;社保審計背景分析與發(fā)展思路[J];審計研究;2007年05期
7 侯堯文;曹廣明;;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的構建[J];審計研究;2007年05期
8 劉玉娟;;論我國政府績效審計模式的選擇[J];審計研究;2009年05期
9 王世成;武國;;大規(guī)模投資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審計研究;2010年05期
10 宋常;趙懿清;;投資項目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與框架設計研究[J];審計研究;2011年01期
,本文編號:7962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796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