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債務風險導向下的PPP項目審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0 13:07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簡稱PPP)被稱為公私合作伙伴關(guān)系,由于PPP模式具有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優(yōu)勢,我國自2014年以來頻繁出臺政策大力推動PPP項目開展,對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生態(tài)建設和環(huán)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但我國PPP模式在運用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PPP項目由于運作不規(guī)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fā)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進而引發(fā)政府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隱性債務風險使PPP項目審計風險增加,以隱性債務風險為導向的PPP項目審計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論和受托責任觀、免疫系統(tǒng)理論的理論基礎之上,首先對PPP項目以及PPP項目審計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梳理,分析PPP項目特點并對我國PPP項目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概括,指出隱性債務風險問題使PPP項目審計遇到挑戰(zhàn)。其次,本文建立了隱性債務風險導向下的PPP項目審計架構(gòu)。然后以M市水環(huán)境治理PPP項目審計為案例,與隱性債務風險導向下的PPP審計架構(gòu)進行對比,分析了該PPP項目審計存在的問題,并對M市PPP項目審計工作提出了改進建議。最后提出隱性債務風險導向下PPP項目審計實施建議。本文...
【文章來源】: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論文框架圖
19圖3-1隱性債務風險形成主要路徑圖三、PPP項目隱性債務風險下審計遇到的挑戰(zhàn)PPP項目相較于傳統(tǒng)政府投資目標投資規(guī)模更大、利益主體增多、項目生命周期更長、風險因素更多。因此PPP審計的目標不再是傳統(tǒng)審計中的項目預算和決算的真實性,而變得更加豐富。面對當前PPP項目隱性債務風險問題和政府監(jiān)管問題,審計目標應當是揭露、預防隱性債務風險,完善政府管理體系。除此之外,具體審計目標還包含了各方的利益需求,項目的可持續(xù)性,風險的合理分配、信息的合理披露、資源的合理配置、政府或公眾合理付費、項目的建設效果和公共服務能力等。由于審計人員對PPP項目隱性債務風險問題認識不足,導致目前政府審計機關(guān)審計定位不準確、重點模糊。PPP項目周期長、時間跨度大、運作環(huán)節(jié)眾多,當前PPP項目審計缺乏目標引導,審計人員無法把握審計重點。由于審計人員不了解PPP模式隱性債務風險的特殊性,仍然將PPP項目與傳統(tǒng)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混同,導致部分審計機關(guān)即使對PPP項目展開審計卻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主要關(guān)注審減項目投資額、結(jié)算款上面,審計建議和審計問責的對象不清,難以對PPP隱性債務風險的揭露起到作用。
22圖4-1PPP項目各階段識別出的隱性債務風險點一、前期決策階段(一)財政承受能力論證財政部要求PPP項目通過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后才可以進入項目準備階段,在PPP項目中,公共財政的支出責任涉及到股權(quán)投資、運營補貼、風險承擔、配套投入等方面,這對財政收支及平衡可能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做好財政承受能力論證至關(guān)重要,既是對PPP最有力支撐和保護,又是控制項目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措施。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硬性約束可以從總體上控制PPP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總額,防范財政風險。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政績需要故意夸大未來財政規(guī)模以規(guī)避10%的紅線,盲目增加政府的支出總量使財政支出壓力過大。因此強化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是防止PPP項目異化為新的融資平臺、遏制隱性債務風險增量的重要途徑。(二)實施方案、項目合同項目實施方案是整個PPP項目如何實施的頂層設計,是指導PPP項目規(guī)范、有序運作的工作指南和綱領(lǐng)性文件。PPP項目合同作為PPP項目的核心,為項目運作提供基矗實施方案初步確定了項目運作方式、交易結(jié)構(gòu)和風險分配,在通過項目合同與社會資本方達成一致并對具體權(quán)利義務融資方式等細節(jié)進行確立。實施方案和項目合同條款相關(guān)
本文編號:3129688
【文章來源】: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論文框架圖
19圖3-1隱性債務風險形成主要路徑圖三、PPP項目隱性債務風險下審計遇到的挑戰(zhàn)PPP項目相較于傳統(tǒng)政府投資目標投資規(guī)模更大、利益主體增多、項目生命周期更長、風險因素更多。因此PPP審計的目標不再是傳統(tǒng)審計中的項目預算和決算的真實性,而變得更加豐富。面對當前PPP項目隱性債務風險問題和政府監(jiān)管問題,審計目標應當是揭露、預防隱性債務風險,完善政府管理體系。除此之外,具體審計目標還包含了各方的利益需求,項目的可持續(xù)性,風險的合理分配、信息的合理披露、資源的合理配置、政府或公眾合理付費、項目的建設效果和公共服務能力等。由于審計人員對PPP項目隱性債務風險問題認識不足,導致目前政府審計機關(guān)審計定位不準確、重點模糊。PPP項目周期長、時間跨度大、運作環(huán)節(jié)眾多,當前PPP項目審計缺乏目標引導,審計人員無法把握審計重點。由于審計人員不了解PPP模式隱性債務風險的特殊性,仍然將PPP項目與傳統(tǒng)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混同,導致部分審計機關(guān)即使對PPP項目展開審計卻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主要關(guān)注審減項目投資額、結(jié)算款上面,審計建議和審計問責的對象不清,難以對PPP隱性債務風險的揭露起到作用。
22圖4-1PPP項目各階段識別出的隱性債務風險點一、前期決策階段(一)財政承受能力論證財政部要求PPP項目通過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后才可以進入項目準備階段,在PPP項目中,公共財政的支出責任涉及到股權(quán)投資、運營補貼、風險承擔、配套投入等方面,這對財政收支及平衡可能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做好財政承受能力論證至關(guān)重要,既是對PPP最有力支撐和保護,又是控制項目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措施。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硬性約束可以從總體上控制PPP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總額,防范財政風險。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政績需要故意夸大未來財政規(guī)模以規(guī)避10%的紅線,盲目增加政府的支出總量使財政支出壓力過大。因此強化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是防止PPP項目異化為新的融資平臺、遏制隱性債務風險增量的重要途徑。(二)實施方案、項目合同項目實施方案是整個PPP項目如何實施的頂層設計,是指導PPP項目規(guī)范、有序運作的工作指南和綱領(lǐng)性文件。PPP項目合同作為PPP項目的核心,為項目運作提供基矗實施方案初步確定了項目運作方式、交易結(jié)構(gòu)和風險分配,在通過項目合同與社會資本方達成一致并對具體權(quán)利義務融資方式等細節(jié)進行確立。實施方案和項目合同條款相關(guān)
本文編號:31296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31296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