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改進研究——基于我國審計報告改革試點樣本的分析
本文選題:注冊會計師 + 新審計報告。 參考:《審計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審計報告改革是近十年注冊會計師審計行業(yè)的重大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以我國審計報告改革首先在A股和H股公司試點為背景,本文對2016年度的新審計報告進行全樣本分析,并在國際比較的基礎上對試點情況進行評價。研究結果表明,總體上我國審計報告試點結果符合預期,新審計報告有助于增加信息含量和提高審計透明度,并且在披露形式和方法上也體現(xiàn)出實踐創(chuàng)新性。關鍵審計事項信息顆粒度差異較大、披露內容過度標準化和披露形式不統(tǒng)一也可能帶來新的問題。如何權衡審計報告制度的成本收益,是未來改革進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在行業(y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優(yōu)化新審計報告準則,并推動審計報告網(wǎng)絡披露平臺等配套措施的建設。
[Abstract]:The reform of audit report is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field of CPA audit in the past ten years, which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audit report reform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w audit report in 2016 and evaluates the pilot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udit report in our country are in line with the expectation, and the new audit report is helpful to increase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enhance the audit transparency, and it also reflects the innovation in the form and method of disclosure. The information granularity of key audit items varies greatly, and the excessive standardization of disclosure content and the disunity of disclosure forms may also bring new problems. How to balance the cost and benefit of the audit repor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reform process in the fu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ensus reached by the industr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further optimize the new auditing report standard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measures such as the audit report network disclosure platform.
【作者單位】: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會計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批準號:13CGL031)資助
【分類號】:F239.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莉,別懷相;審計報告失真的防范措施[J];林業(yè)財務與會計;2000年03期
2 曾小青;對拒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兩點看法[J];陜西審計;2000年01期
3 ;市長重視審計報告[J];中州審計;2000年03期
4 樂進;審計報告寫作中常見錯誤辨析[J];經(jīng)濟師;2003年11期
5 冰星;審計報告準則再次修訂[J];陜西審計;2003年05期
6 ;審計報告準則再次修訂[J];商業(yè)會計;2003年06期
7 ;審計報告的政治內核[J];經(jīng)濟月刊;2003年08期
8 冼巖;國家審計報告背后的積極意義[J];中國改革;2004年08期
9 田利軍;對新審計報告準則的質疑與商榷[J];財會通訊;2004年03期
10 向智晶;研究與借鑒:關于國際審計報告準則修訂征求意見稿[J];財會通訊;2004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志華;王致用;;試論強調事項段審計報告類型[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楊明增;張家從;;審計模式、客戶經(jīng)營風險與審計報告時滯效應研究——基于2003-2011年滬深兩市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尚虎平;;勒緊籠頭與放松韁繩之難——從2005-2007年國家審計報告探析我國政府預算績效不彰問題及其出路[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當局拒公開水供審計報告遭起訴[N];財會信報;2007年
2 陳海深;如何讓審計報告受到關注[N];中國審計報;2006年
3 高文郎;審計報告要讓群眾看得懂[N];中國審計報;2007年
4 江蘇讀者 殷國安;不點名的審計報告何談監(jiān)督[N];法制日報;2012年
5 ;審計報告變革將面臨三大挑戰(zhàn)[N];中國會計報;2013年
6 記者 張媛;審計報告應該改變報告方式[N];法制日報;2013年
7 葉前;審計報告何必“隱姓埋名”[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3年
8 白靖利 劉景洋;審計報告里的“秘聞”[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4年
9 劉沫晗 文舒芳;怎樣使審計報告發(fā)揮作用[N];財會信報;2005年
10 張宏怡;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力[N];中國審計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艷;基于審計風險理論的審計報告行為研究: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D];暨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蘭昊;真實盈余管理、會計重述與審計報告時滯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靳殷夢瀟;企業(yè)經(jīng)濟責任審計報告的信息質量評估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3 張婷;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改進研究[D];安徽財經(jīng)大學;2016年
4 童文靜;我國獨立審計報告變遷的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5 閆晶;獨立審計報告有關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6 黃業(yè)明;環(huán)境審計報告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7 曹菁;新舊國際審計報告準則比較及啟示[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8 曹梅;企業(yè)環(huán)境信息的審計報告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9 王雯;獨立審計報告的發(fā)展變革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年
10 符婷婷;審計報告改進研究[D];安徽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554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195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