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審計體制模式比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24 19:16
國家審計,也稱政府審計,是政府權力制約機制和監(jiān)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效監(jiān)督行政權力的重要手段。國家審計作為民主和法治的工具,其職能作用是通過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來實現(xiàn)的。國家審計機關是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審計監(jiān)督權的機構,國家審計體制是指國家審計的總體格局及其相應的組織設置與管理制度。 綜觀世界,目前已有160多個國家設置了適應各自國情的國家審計機關。1983年9月中國正式設立國家最高審計機關——審計署,建立了目前的國家審計體制。但是,由于世界各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政治體制的不同,國家審計機關在整個國家權力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盡相同。 本文從行政管理學的角度,對當今世界主要國家的國家審計體制以及由它們所代表的四種國家審計體制的模式進行了詳細深入的比較研究。根據(jù)行政管理學對體制的理解,可以從組織機構、職責權限、人事安排、組織經(jīng)費四個維度來考察國家審計體制。因此,可以認為,國家審計體制指國家根據(jù)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通過憲法、審計法等法定程序,對國家審計機關的組織機構、職責權限、人事安排、組織經(jīng)費等諸方面體系和制度的總稱。 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各國的國家審計體制和各種國家審計體制模式各有千秋。不管哪種模式,不論哪個國家,國家審計體制的建立都經(jīng)歷了一個發(fā)展變化、逐步完善的過程。一個國家的國家審計目標的確立和體制的選擇,也就是說,采取什么樣的國家審計體制才最有利于其作用的發(fā)揮,是由各國的國情決定的,受多種因素影響。具體到中國而言,立法型審計體制模式可以是中國國家審計體制發(fā)展的未來選擇,但目前最要緊的任務是在現(xiàn)行國家審計體制的框架內(nèi)將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審計機關在組織機構、職責權限、人事安排和組織經(jīng)費各方面的獨立性真正落到實處。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F239.44
本文編號:1902376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F239.44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緒論
一、選題的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三、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四、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結構安排
五、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國家審計體制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
一. 審計與國家審計
二. 審計體制與國家審計體制
第二節(jié) 國家審計的歷史
一. 古代國家審計
二. 現(xiàn)代國家審計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國家審計產(chǎn)生的理論基礎
一. 受托經(jīng)濟責任理論
二. 權力監(jiān)督理論
第四節(jié) 國家審計體制模式及其分析框架
一. 國家審計機關的建制形式
二、國家審計體制的四種基本模式
三、國家審計體制比較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立法型審計體制模式
第一節(jié) 英國的國家審計體制
一. 組織機構
二. 職責權限
三. 人事安排
四. 組織經(jīng)費
第二節(jié) 美國的國家審計體制
一. 組織機構
二. 職責權限
三. 人事安排
四. 組織經(jīng)費
第三節(jié) 立法型審計體制模式的特征
第三章 司法型審計體制模式
第一節(jié) 法國的國家審計體制
一. 組織機構
二. 職責權限
三. 人事安排
四. 組織經(jīng)費
第二節(jié) 意大利的國家審計體制
一. 組織機構
二. 職責權限
三. 人事安排
四. 組織經(jīng)費
第三節(jié) 司法型審計體制模式的特征
第四章 獨立型審計體制模式
第一節(jié) 德國的國家審計體制
一. 組織機構
二. 職責權限
三. 人事安排
四. 組織經(jīng)費
第二節(jié) 日本的國家審計體制
一. 組織機構
二. 職責權限
三. 人事安排
四. 組織經(jīng)費
第三節(jié) 獨立型審計體制模式的特征
第五章 行政型審計體制模式
第一節(jié) 中國的國家審計體制
一. 組織機構
二. 職責權限
三. 人事安排
四. 組織經(jīng)費
第二節(jié) 韓國的國家審計體制
一. 組織機構
二. 職責權限
三. 人事安排
四. 組織經(jīng)費
第三節(jié) 行政型審計體制模式的特征
第六章 比較結論與啟示
第一節(jié) 四種審計體制模式的異同與利弊分析
一. 四種審計體制模式的異同分析
二. 四種審計體制模式的利弊分析
第二節(jié) 對中國審計體制改革的啟示
一. 對國家審計體制模式的認識
二. 對中國審計體制改革的啟示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郎少萍;試探我國國家審計領導體制的改革[J];上海會計;2000年11期
2 尹平;論我國地方審計體制改革[J];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02年05期
3 廖洪,于宙;對內(nèi)部審計新定義的理解[J];湖北審計;2003年04期
4 趙勁松;淺析瑞典國家審計體制的改革[J];審計月刊;2005年04期
5 項俊波;論我國審計體制的改革與重構[J];審計研究;2001年06期
6 曹霞;國家審計體制比較研究[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7 羅永光;從審計風暴看我國審計體制的改革與重構[J];稅收與社會;2003年12期
8 許義生;國家審計對權力的制約與監(jiān)督探討[J];現(xiàn)代財經(jīng)-天津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4年12期
9 徐紅;;英美議會賬目監(jiān)督與信息輔助系統(tǒng)比較分析[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10 衛(wèi)建國;關于“審計體制”含義的探討[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麟;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的審計模式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02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19023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