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財務報告境內外審計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選題:上市銀行 + 財務報告; 參考:《商業(yè)時代》2010年24期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業(yè)全面對外開放,為了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市場約束和對跨國銀行的監(jiān)管,要求金融機構采用同樣的會計標準是大勢所趨,當前促進金融企業(yè)會計的國際協(xié)調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上市銀行財務報告境內外審計差異的影響因素。
[Abstract]:With the full opening of our financial industr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rket constraints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supervision of transnational banks, it is the general trend to requir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adopt the same accounting standards. At present,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of financial enterprise account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audit differences of listed banks' financial reports.
【作者單位】: 山東東營職業(yè)學院經濟系;
【分類號】:F23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郭永清;我國上市銀行會計改革效果的研究——基于上市銀行財務報告的分析與評價[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2 徐經長,姚淑瑜,毛新述;會計國際協(xié)調:一個新的分析視角[J];會計研究;2004年04期
3 馮淑萍;應唯;;我國會計標準建設與國際協(xié)調[J];會計研究;2005年01期
4 唐松華 ,吳玉心;金融類上市公司境內外審計差異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向振軍;周映群;;中國——東盟會計協(xié)調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經濟;2007年08期
2 薛曉宇;聶衛(wèi)東;;會計國際協(xié)調背后的利益之爭[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向曉晨;中國會計國際化問題探討[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08期
4 傅宏宇;桂wN;孫瑤;;A股和H股凈利潤雙重披露的實證分析(下)——實證研究結果分析[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廖斌;;淺析構建區(qū)域會計協(xié)調框架的必要性——以云南與東南亞的經貿合作為視角[J];財經界(學術版);2009年12期
6 王建剛;朱金一;;我國新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效果研究——基于滬深AB股的經驗證據[J];財經論叢;2009年02期
7 張踩峰;財務業(yè)績報表的發(fā)展趨勢及對我國的啟示[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年03期
8 王晨明;論會計國際化進程中的會計目標[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年09期
9 李梅芳;劉萍;王瑩;;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差異的原因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年10期
10 張肖飛;張霞;;會計準則趨同性檢驗研究——基于1994—2004年A、H股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林鐘高;徐虹;;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價值分析與國家利益的調整——基于國際制度合作論的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姚暉;張巍;;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成本分析及路徑安排[A];江蘇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07年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宋京津;;我國會計準則在國際趨同過程中的若干問題探討[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4 趙順娣;陳留平;;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張國華;;中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計量方法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6 曲曉輝;張國華;;中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度量方法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7 戴玉平;胡有順;;預計負債財稅處理問題研究[A];2008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yōu)秀論文選[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園;企業(yè)成本會計準則構建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2 張希虹;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規(guī)范體系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3 唐星齡;財務會計語言觀[D];廈門大學;2006年
4 張玉蘭;效益觀視角的公司財務報告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5 何艷;基于經濟資本的保險公司內部償付能力管理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6 楊鈺;中國會計國際協(xié)調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7 羅勝強;公允價值會計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8 張云;中國會計文化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9 王丹舟;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制度供求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10 馬笑芳;我國會計國際協(xié)調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廈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娜;企業(yè)會計標準實施經濟后果檢驗[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張小春;我國會計準則國際等效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李杰;我國小企業(yè)會計準則建設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余璇;企業(yè)合并的財務效應和動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劉春燕;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實效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汶海;合并會計準則趨同進程中的異質因素[D];長安大學;2011年
7 許妮;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對上市銀行的影響[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8 劉俊宏;我國企業(yè)會計規(guī)范體系建設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0年
9 高峰;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10 吳昊;企業(yè)合并會計處理方法在我國的應用現(xiàn)狀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許萍;不完善的證券市場制約會計準則國際化進程[J];經濟師;2003年01期
2 夏博輝;論我國金融會計制度建設的三個階段[J];金融會計;2002年03期
3 曲曉輝,陳建煌;關于我國會計準則建設問題的問卷調查及分析[J];會計研究;1998年09期
4 陳毓圭;中國會計發(fā)展展望[J];會計研究;1999年10期
5 劉玉廷;關于金融企業(yè)會計改革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01年06期
6 夏博輝;中國商業(yè)銀行會計和審計的現(xiàn)狀與未來[J];會計研究;2001年10期
7 黃世忠,李忠林,邵藍蘭;國際會計準則改革: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2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 周小川;[N];中國證券報;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翔,雷靜;上市銀行2003年度財務報告比較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年01期
2 劉姝威 ,郭振煒 ,程超;貸款集中度下降 利潤增長——上市商業(yè)銀行2005年中報分析[J];新金融;2005年10期
3 龍麗;劉蔚喬;;新會計準則環(huán)境下的上市銀行雙重審計問題[J];現(xiàn)代經濟探討;2007年04期
4 夏博輝;中國商業(yè)銀行信息披露的歷史與現(xiàn)狀[J];金融會計;2003年07期
5 戶青;;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對中國上市銀行財務報告的影響——基于中國銀行金融工具應用的案例分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0年23期
6 鄧順永;上市銀行貸款呆賬準備金制度與國際慣例[J];證券市場導報;2002年12期
7 于春艷;;不同證券市場上市銀行風險披露比較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年10期
8 羅雯雯;;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問題研究[J];時代金融;2009年06期
9 呼小龍;林靜;;淺談國有銀行上市后會計處理方法的變化[J];現(xiàn)代商業(yè);2010年26期
10 瞿旭;瞿言卿;應旭婧;;上市銀行內部控制實質性漏洞研究述評[J];浙江金融;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啟發(fā);劉紹軍;;從產權的角度看財務報告的發(fā)展[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張光;;國際比較視野下的我國地方政府財務報告的現(xiàn)狀和改進方向[A];呼吁公共預算:來自政治學、公共行政學的聲音——第一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玉馨;吳光偉;;發(fā)展我國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符長青;;會計信息化建設[A];第九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上)[C];2010年
5 文興斌;;IT環(huán)境下財務報告模式應用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6 渠懷鋒;;對財務信息局限性及改進的探討[A];第九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08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章永奎;;論強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A];企業(yè)財務報告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王莉菲;;經濟時代網絡財務報告淺析[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9 楊大鈞;;XBRL—GL財務報告系統(tǒng)提升財務報告質量[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中國水利學會第七屆理事會財務報告[A];中國水利學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紀念專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卓尚進;銀行業(yè)績增長趨勢下半年有望保持[N];金融時報;2007年
2 張文;上市銀行進階之路在于轉換六大機制[N];中國經濟導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王芳艷;上市銀行試探限薪令尺度[N];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
4 本報記者 張藝良;上市銀行領銜撥備指標 銀行業(yè)抗風險能力普增[N];證券日報;2010年
5 王智;堅定改革信心 保持旺盛活力[N];經濟日報;2010年
6 記者 王媛;首家上市銀行一季報出爐 深發(fā)展凈利潤同比增52%[N];上海證券報;2011年
7 記者 閆瑾;上市銀行高管薪酬浮出水面[N];北京商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史進峰;資本新規(guī)沖擊 上市銀行再融資懸念待解[N];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
9 證券時報記者 賈壯;以價補量保利息收入 上市銀行日均凈賺逾23億[N];證券時報;2011年
10 李映宏;上市銀行成長空間可觀[N];中國財經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昌盛;上市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2 李進營;財務報告透明度與投資者保護[D];南開大學;2010年
3 李秀玉;基于投資者保護的財務報告質量保障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4 張曉東;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人為操控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李秀枝;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特征及識別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0年
6 譚興民;中國上市銀行公司治理結構與治理績效關系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7 李明輝;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法律責任之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8 方紅星;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9 戴新華;我國上市銀行信息披露監(jiān)管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10 金蕾;中國上市銀行高管薪酬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梅;我國上市銀行人才持股模式研究[D];西華大學;2010年
2 郝霞;我國上市銀行關聯(lián)交易的法律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劉學;我國上市銀行市值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4 席佳;面向企業(yè)內部管理者的財務報告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5 劉文文;我國上市銀行高管薪酬激勵機制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6 秦t,
本文編號:1818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181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