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委員會參與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審計報告及時性的視角
本文選題:審計委員會 + 審計報告 ; 參考:《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摘要】:審查和監(jiān)督年度財務報告的編制及披露是審計委員會的重要職責。但到底什么樣的審計委員會能有效地發(fā)揮治理效應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以2011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了審計委員會特征對上市公司審計報告及時性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審計委員會規(guī)模越大,審計報告時滯越短,審計報告越及時;但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審計委員會中會計專家董事的比例,以及會議次數(shù)與審計報告及時性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the Audit Committee to review and supervise the preparation and disclosure of annual financial reports. But what kind of audit committee can effectively exert the effect of governance is a question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Based on the sample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201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timeliness of audit report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larger the size of the audit committee, the shorter the time lag of the audit report, and the more timely the audit report; but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audit committee, the proportion of accounting expert directors in the audit committe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meetings and the timeliness of audit reports.
【作者單位】: 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利益相關者保護導向的審計治理效應研究”(11YJC790099) 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充分發(fā)揮民間審計治理職能推動山東上市公司規(guī)范發(fā)展研究”(J11WG6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239.4;F2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圓;周蘭;;審計委員會治理效率與審計質(zhì)量的實證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2 陳高才;;會計師事務所特征影響審計報告時滯嗎[J];財經(jīng)論叢;2012年01期
3 周蘭;;審計委員會特征與審計收費的研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10年03期
4 王穎;王平心;吳清華;;審計委員會特征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06年06期
5 張勇;應超;;審計委員會制度能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guī)嗎——來自2003-2007年滬深兩市A股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宏觀經(jīng)濟研究;2009年05期
6 謝香兵;;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財務知識與會計穩(wěn)健性[J];經(jīng)濟經(jīng)緯;2011年04期
7 洪劍峭;方軍雄;;審計委員會制度與盈余質(zhì)量的改善[J];南開管理評論;2009年04期
8 王雄元;張士成;高yN;;審計委員會特征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的經(jīng)驗研究[J];審計研究;2008年04期
9 董卉娜;朱志雄;;審計委員會特征對上市公司內(nèi)部控制缺陷的影響[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10 唐躍軍;左晶晶;;審計委員會、盈余質(zhì)量與意見購買——來自2002-2008年中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2011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圓;周蘭;;審計委員會治理效率與審計質(zhì)量的實證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2 張樂丹;陳旭東;;審計委員會實證研究文獻綜述[J];財會通訊;2009年06期
3 李琴;李文耀;;公司治理結構與盈余管理:實證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09年27期
4 滕騰;;上市公司治理特征對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1年15期
5 苗連琦;楊晶晶;;審計師性別對盈余質(zhì)量的影響——基于房地產(chǎn)上市公司2009年數(shù)據(jù)的分析[J];財會月刊;2011年24期
6 周蘭;;審計委員會特征與審計收費的研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10年03期
7 趙麗芳;閔德明;杜靜然;;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述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年16期
8 吳麗君;;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2年27期
9 洪峰;;關于上市公司內(nèi)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研究綜述[J];財會月刊;2012年22期
10 李寶增;劉成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經(jīng)濟后果研究——審計收費視角[J];財會通訊;2012年3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麗蓉;周曙光;;上市公司內(nèi)部控制效率實證研究——基于審計師變更視角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于守華;翁珍妍;;董事會特征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基于2005-2007年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進朝;高管更換、審計委員設立與審計質(zhì)量[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2 王永杰;我國上市公司盈余質(zhì)量研究:影響因素與經(jīng)濟后果分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3 宋理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4 朱雅琴;基于終極控制權的會計透明度決定因素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5 劉珊珊;制度演化視角下的會計穩(wěn)健性問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6 王玲玲;利益相關者對上市公司內(nèi)部控制缺陷影響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7 周蘭;上市公司中小股東權益審計保護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8 汪健;關聯(lián)交易、治理特征與盈余質(zhì)量[D];廈門大學;2014年
9 羅勁博;制度環(huán)境、機構投資者持股與盈余質(zhì)量[D];廈門大學;2014年
10 王藝霖;上市公司內(nèi)控缺陷披露及對資本成本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曙光;上市公司內(nèi)部控制效率實證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2 曲獻龍;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李沖;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對審計收費影響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王敏;我國A股上市公司審計費用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呂文慧;審計委員會的建設對審計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趙迎春;“攜手門”現(xiàn)象—一個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尉亮;審計委員會特征與會計信息質(zhì)量的相關性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8 賈萌萌;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9 周代聰;會計師事務所內(nèi)部治理與審計質(zhì)量關系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董瑞超;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特征對信息披露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躍軍;左晶晶;;政策性擾動、大股東制衡與董事會獨立性[J];財經(jīng)研究;2010年05期
2 夏文賢;陳漢文;;審計師變更、審計收費與審計委員會效率[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年02期
3 鄭新源;劉國常;;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視角[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8年08期
4 陳漢文,夏文賢,陳秋金;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案例分析與模式改進——公司治理、受托責任與審計委員會制度(下)[J];財會通訊;2004年01期
5 譚艷艷;;審計委員會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月刊;2007年05期
6 劉偉;劉星;;審計師變更與盈余管理關系的實證研究──來自中國A股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6年01期
7 章立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審計質(zhì)量的相關分析[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5年04期
8 李斌;陳凌云;;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年報補丁的實證分析[J];財貿(mào)研究;2006年03期
9 白羽;;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審計收費角度的考察[J];財貿(mào)研究;2007年01期
10 齊治平,余妙志;Logistic模型在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評價中的運用[J];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婁權;財務報告舞弊四因子假說及其實證檢驗[D];廈門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桂芳;基于公司治理需求下的審計委員會制度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錚;SEC對上市公司審計提出新要求[J];中國工會財會;2003年04期
2 張加祥;;試論公司治理與審計的關系[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3 邱國峰;嚴海寧;;審計委員會與內(nèi)部審計部門互動關系研究[J];財會月刊;2007年11期
4 張斌;;論審計委員會的演變及其啟示[J];經(jīng)濟師;2007年05期
5 黃永華;;公司治理結構中審計的地位與作用[J];企業(yè)家天地;2007年08期
6 魏文君;夏文賢;;審計委員會效率研究:文獻回顧[J];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1期
7 李浩敏;;關于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執(zhí)行效果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商業(yè);2008年27期
8 張曉冰;;論審計委員會在內(nèi)部與外部審計協(xié)調(diào)中的作用[J];北方經(jīng)貿(mào);2009年04期
9 朱玲芳;;關于我國審計委員會失效問題淺析[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年10期
10 張敘;建立審計委員會制度的幾個問題[J];財會通訊;199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書鋒;李秋燕;;審計委員會設立目標演變及其啟示[A];首屆內(nèi)部控制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王俊秋;張奇峰;;公司治理機制與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3 吳清華;王平心;;終極產(chǎn)權、控制權行使與審計委員會需求[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4 丘邦翰;畢家豫;高孟君;;審計委員會、獨立董事與實質(zhì)盈余管理——中國市場之實證[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滿自禎;;淺談上市公司治理中內(nèi)部審計的地位、機構設置及職責[A];石油杯全國上市公司內(nèi)部審計理論研討會暨經(jīng)驗交流論文匯編[C];2003年
6 劉曉嬙;梁凱;;集團內(nèi)審計組織的構建與功能協(xié)調(diào)[A];大型國有企業(yè)集團財務管理熱點與難點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袁艷芳;譚洪新;胡亞益;;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下內(nèi)部審計定位的探討[A];全國企業(yè)改制中的內(nèi)部審計作用理論研討暨經(jīng)驗交流論文集[C];2004年
8 吳錫皓;;審計委員會能增強外部審計獨立性么?——基于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視角[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王立彥;;公司制銀行設置審計委員會的法理沖突——兼論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的制衡[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西南證券公司課題組;李素明;李波;陳遠明;;法人治理結構的審計委員會和內(nèi)部審計[A];石油杯全國上市公司內(nèi)部審計理論研討會暨經(jīng)驗交流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顧瑜杰;聯(lián)合國審計委員會研討會在京召開[N];中國審計報;2008年
2 韓洪濤;加強“經(jīng)責”審計 推動廉政建設[N];牡丹江日報;2008年
3 記者 趙紅梅;銀監(jiān)會:金融機構要盡快設立審計委員會[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6年
4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吳明暉;2007年滬市上市公司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履職情況分析[N];上海證券報;2008年
5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吳明暉;審計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履職情況分析[N];證券時報;2008年
6 上證所上市公司部 吳明暉;加強審計委與薪酬委的履職考核及信披規(guī)范[N];中國證券報;2008年
7 張韜;分眾推遲發(fā)2006年財報[N];上海證券報;2007年
8 本報通訊員;審計署參加INTOSAL IT審計委員會第15屆年會[N];中國審計報;2006年
9 張勝利、孫娜、丁寧、唐弋宇、陳丹譯、鮑恩斯校;審計委員會對不當行為提出質(zhì)疑[N];中國財經(jīng)報;2004年
10 丁寧 唐戈宇 陳丹 張勝利 孫娜 鮑恩斯;審計委員會成員的知識背景[N];中國財經(jīng)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責任與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2 卓傳陣;財務治理機制——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3 王進朝;高管更換、審計委員設立與審計質(zhì)量[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4 夏文賢;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設立與效率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司茹;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6 毛志宏;獨立董事制度與會計透明度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宋文閣;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管理研究[D];江蘇大學;2009年
8 許水源;金融控股公司之監(jiān)察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王潔;公司治理中的會計信息質(zhì)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周蘭;上市公司中小股東權益審計保護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陽翼文;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2 陳艷;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對信息披露質(zhì)量影響的實證研究[D];汕頭大學;2010年
3 劉亭;民營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特征與盈余質(zhì)量關系實證分析[D];江蘇大學;2010年
4 吳濤;上市公司內(nèi)部審計體制問題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5 楊朋;基于獨立董事經(jīng)理人身份的審計委員會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6 楊東方;公司治理中內(nèi)部審計問題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7 李磊;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8 魏威;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有效性的一項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9 陳晶;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研究[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10 鮑國輝;審計委員會設立與盈余質(zhì)量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7887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178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