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環(huán)境、審計行業(yè)專業(yè)性與審計質量——一項實證研究
本文選題:制度環(huán)境 切入點:控制人性質 出處:《當代財經》2010年07期
【摘要】:借鑒審計行業(yè)專業(yè)性市場份額測度法和市場化指數,以我國2001-2006年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檢驗制度環(huán)境、控制人性質對審計行業(yè)專業(yè)性與審計質量關系的影響。研究發(fā)現:審計行業(yè)專業(yè)性與審計質量之間有著顯著正相關關系;進一步,在非政府控制的公司中,審計行業(yè)專業(yè)性與審計質量的正相關關系更顯著;對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而言,制度環(huán)境因素顯著影響行業(yè)專業(yè)性與審計質量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即在政府干預少、法制水平低的地區(qū),這種正相關關系更為強烈。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market share measurement and marketization index of audit industry, this paper takes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1 to 2006 as a sample,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controls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ure of the audit profe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nature of the audit profession and the audit quality.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udit profession and audit quality, and further, in non-government controlled companie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udit profession and audit quality is more significant.For non-government controlled companie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ustry professionalism and audit quality, that is, in areas with les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low level of legal system,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more intense.
【作者單位】: 江西財經大學會計發(fā)展研究中心;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分類號】:F239.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濤;張雁翎;;審計師的行業(yè)專業(yè)水平對盈利信息質量的約束作用研究[J];管理現代化;2006年05期
2 陳小悅,肖星,過曉艷;配股權與上市公司利潤操縱[J];經濟研究;2000年01期
3 張玲;劉啟亮;;治理環(huán)境、控制人性質與債務契約假說[J];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4 張建剛;論企業(yè)盈余管理行為[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5 廖進球,陳富良;政府規(guī)制俘虜理論與對規(guī)制者的規(guī)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明江;股利政策的一般性模式——一個投資行為模型的應用[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顧振偉;歐陽令南;;頻數分布法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動機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陳焱;陳建東;張燕;;我國證券業(yè)規(guī)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措施[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趙敬德;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5 王明虎,羅媛媛;上市公司會計利潤操縱的實證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6 許躍輝;上市公司財務虛假的成因——基于股東投票權完備性角度的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7 孫愛軍,陳小悅;關于會計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論中國股市的利潤驅動特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8 袁江英;趙健梅;;基于利益相關主體的配股行為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錢源達;;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N字型”關系研究[J];北方經濟;2007年22期
10 黃明峰;黃瑤;田水;;配股政策的變更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現象的實證研究——基于1994-2007年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北方經濟;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廖衛(wèi)東;;論政府生態(tài)規(guī)制的制度優(yōu)化[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張忠松;;堅持科學發(fā)展的人力因素和保障體系[A];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孫彩;;基于配股權的盈余管理行為例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馬忠;朱栗;;盈余管理計量方法綜述與研究展望[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宋力;張玉春;;股權分置改革后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變化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6 肖星;申睿;;配股前的盈余管理、配股后的資金流向與后續(xù)業(yè)績[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張國清;;現金流量表信息含量的實證分析——來自滬、深兩市的經驗證據[A];企業(yè)財務報告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游家興;羅勝強;;門檻與棘輪雙重效應、盈余管理與價值相關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當代會計評論(第1卷第2期)[C];2008年
9 曲曉輝;肖虹;丁蕓潔;;上市公司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進行盈余管理嗎?——基于與IFRS趨同后歐盟及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比較[A];當代會計評論(第2卷第2期)[C];2010年
10 劉浩;孫錚;;會計盈余信息選拔的不可能定理及其理論深化[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紅平;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鮮于玉蓮;中國環(huán)境規(guī)制體制改革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3 龍建輝;銀行監(jiān)督與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學;2011年
4 張曉東;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人為操控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翟勝寶;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畢金玲;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方式選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宋淑琴;信貸契約的治理效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侯曉靖;審計市場集中度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9 杜瑞;機構投資者持股特征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10 高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投資支出的關系研究——融資約束視角[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艷華;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與股權結構的關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孫晶;管理者過度自信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黃好杰;管理者風險偏好變化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鄭歡;薪酬契約、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張陽;自愿性會計政策變更的財務動機[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覃琴;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yè)專門化與審計市場績效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公華;審計質量與GCO決策[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孫俊奇;審計行業(yè)專業(yè)性與審計質量的相關性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9 陳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評系統(tǒng)對盈余管理的影響[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10 喻姝姝;定向增發(fā)新股對上市公司長期股票價格影響的實證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軍;;略論我國行政程序制度滯后的原因、發(fā)展條件與前景[J];法學家;1998年02期
2 林毅夫,劉明興,章奇;政策性負擔與企業(yè)的預算軟約束:來自中國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3 田利輝;;國有產權、預算軟約束和中國上市公司杠桿治理[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4 楊瑞龍;外部效應與產權安排[J];經濟學家;1995年05期
5 田利輝;;杠桿治理、預算軟約束和中國上市公司績效[J];經濟學(季刊);2004年S1期
6 林毅夫,李志峗;政策性負擔、道德風險與預算軟約束[J];經濟研究;2004年02期
7 夏立軍,方軼強;政府控制、治理環(huán)境與公司價值——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8 李濤;國有股權、經營風險、預算軟約束與公司業(yè)績: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發(fā)現[J];經濟研究;2005年07期
9 施華強;中國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內生性:一個基于雙重軟預算約束的分析框架[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10 姜明安;行政的現代化與行政程序制度[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199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棟;;審計質量如何量化:述評與展望[J];新會計;2009年07期
2 喻小明;聶新軍;劉華;;事務所客戶重要性影響審計質量嗎?——來自A股市場2003—2006年的證據[J];會計研究;2008年10期
3 安寧;;構建我國持續(xù)審計變遷的制度環(huán)境[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年07期
4 黃健;;制度環(huán)境對威脅審計獨立性因素的影響[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0年07期
5 袁知柱;鞠曉峰;;制度環(huán)境、公司治理與股價信息含量[J];管理科學;2009年01期
6 劉峰;周福源;;國際四大意味著高審計質量嗎——基于會計穩(wěn)健性角度的檢驗[J];會計研究;2007年03期
7 雷德學;朱仁才;;嚴格審計質量把關制度[J];財會月刊;1989年09期
8 王波,周中國,吳延林;試論社會審計質量控制[J];黑龍江財會;1997年08期
9 龐漪;提高證券公司審計質量的具體途徑[J];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1998年06期
10 戈飛平;;《社會審計職業(yè)風險及其防范》[J];現代財貿(廣東省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興智;;我國公民文化發(fā)展邏輯:協(xié)商民主的視角——以溫嶺民主懇談會為個案的思考[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肖成民;;公司治理的若干維度及與代理沖突之間的關系[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徐玉德;洪金明;;制度環(huán)境、信息披露質量與銀行債務融資約束——來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李忱;陶學禹;;家族企業(yè)管理模式變革的實證研究[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7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張揚;賈晉京;;創(chuàng)新及其制度環(huán)境:歷史、制度與文化對創(chuàng)新的影響[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崔曉瑩;;我國靜脈市場發(fā)展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思考[A];2007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卷)[C];2007年
7 張奇林;;制度的邏輯與悖論:我國醫(y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顧與展望[A];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30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汪勁;田忙社;;我國環(huán)保產業(yè)法律制度有關成本效益問題的探討[A];第二屆環(huán)境保護市場化暨資本運營與環(huán)保產業(yè)發(fā)展高級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1年
9 李雪靈;馬文杰;姚一瑋;;轉型經濟情境下創(chuàng)業(yè)研究框架評述與體系構建[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創(chuàng)業(yè)與中小企業(yè)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10 田寧;章鑄;劉素秋;;重建中國農村醫(yī)療保障制度的戰(zhàn)略分析[A];農村衛(wèi)生改革與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關李;把好最后一道關[N];中國審計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強化質量管理 打造審計精品[N];中國審計報;2008年
3 王曉波;內審上海特派辦采取三項措施確保審計質量[N];糧油市場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韓福恒;加強風險管理有助于提高審計質量[N];中國會計報;2011年
5 周紅兵;鄂州市五項舉措促審計質量提高[N];中國審計報;2006年
6 四川省自貢市審計局 周大元;圍繞兩個“整合” 提升審計質量[N];中國審計報;2008年
7 馬秀梅;加強審計管理 提高審計質量[N];聯合日報;2009年
8 通訊員 呂宣旗;提高審計質量的有益探索[N];安康日報;2005年
9 本報通訊員;洞頭縣采取五項措施提高審計質量[N];中國審計報;2006年
10 盛建龍;富陽狠抓審計質量[N];中國審計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軍;基于規(guī)模視角的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2 陳煒煜;上市公司審計質量提高路徑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3 汪軍;上市公司審計質量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3年
4 王進朝;高管更換、審計委員設立與審計質量[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毛麗娟;會計透明度影響因素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6 孫坤;獨立審計質量保證論[D];東北財經大學;2003年
7 馬莉;論審計師行業(yè)專長及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8 劇杰;降低審計質量的審計行為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9 葉少琴;中國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10 何東琪;人力資本生成及積累的制度環(huán)境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梅;證券市場審計質量低下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3年
2 孫俊奇;審計行業(yè)專業(yè)性與審計質量的相關性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3 朱小雯;股權安排對中國上市公司審計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4 張育;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風險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1年
5 張渠;審計費用視角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胤宇;法律責任制度安排對審計質量影響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7 衛(wèi)澤魁;審計期望差距的哲學思考[D];天津財經學院;2005年
8 于洋洋;實施新審計準則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9 周代聰;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與審計質量關系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吳曰想;審計、會計質量與公司治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117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171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