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審計質(zhì)量與盈余管理關系實證研究——來自滬市2006年至2007年的證據(jù)
本文關鍵詞: 審計質(zhì)量 盈余管理 可操縱應計利潤 出處:《財會通訊》2009年3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隨著上市公司造假的曝光,資本市場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投資人普遍認為會計盈余管理行為在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而審計師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監(jiān)督存在缺失。本文選取滬市制造行業(yè)2006年、2007年的財務數(shù)據(jù),通過JONES模型和多元回歸方法,對審計意見識別盈余管理水平的能力進行了實證研究。結(jié)果表明:審計意見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現(xiàn)象。
[Abstract]:With the exposure of the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capital market has suffered an unprecedented impact, investor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accoun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in a large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auditor's supervision on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s deficien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financial data of Shanghai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n 2006 and 2007 through JONES model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ethod.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bility of audit opinion to identify earnings management level shows that the audit opinion has a certain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can reveal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phenomenon of listed companies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單位】: 東北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
【分類號】:F239.4;F275
【正文快照】: 一、文獻綜述何紅渠、張志紅(2003)選取2000年和2001年滬市所有被出具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制造業(yè)公司作為樣本,以及隨機抽取相同數(shù)目、相同行業(yè)、相同期間被出具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公司作為配對樣本,對審計意見識別盈余管理水平的能力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審計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何紅渠,張志紅;有關審計意見識別盈余管理能力的研究——來自滬市制造業(yè)的經(jīng)驗證據(jù)[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3年06期
2 劉霄侖,李青陽;當前注冊會計師的執(zhí)業(yè)狀況——部分省市主任會計師的問卷調(diào)查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2年11期
3 段宏;;審計意見變通行為實證分析——來自2004~2005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J];價值工程;2007年07期
4 楊明增;;審計質(zhì)量實證研究:回顧與啟示[J];會計師;2007年10期
5 徐浩萍;會計盈余管理與獨立審計質(zhì)量[J];會計研究;2004年01期
6 夏立軍,楊海斌;注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應[J];審計研究;2002年04期
7 陳關亭,高曉明;審計意見及其變通行為分析——來自2001—2002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審計研究;2004年03期
8 蔡春,黃益建,趙莎;關于審計質(zhì)量對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來自滬市制造業(yè)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審計研究;2005年02期
9 李仙;聶麗潔;;我國上市公司IPO中審計質(zhì)量與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審計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席彥群;劉紹平;;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幾點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陳祥有;;我國A股發(fā)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高永琦;冉茂盛;;上市公司資產(chǎn)減值會計與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6年04期
4 白憲生;田新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關系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2年07期
5 周園;盧相君;;2001——2004年吉林省上市公司審計意見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翟勝寶;鄭潔;盛明泉;陳小君;;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操控性應計利潤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鄧川;新四項減值準備、審計任期與獨立審計意見[J];財經(jīng)論叢(浙江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8 李維安,王新漢,王威;盈余管理對審計意見的影響[J];財經(jīng)論叢(浙江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宋建波,陳華昀;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5年03期
10 陳祥有;;風險投資與IPO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冰;;審計質(zhì)量替代指標誰更有效?——來自中國管理舞弊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A];2010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yōu)秀論文選[C];2011年
2 陳小林;林昕;;審計師規(guī)模、盈余管理屬性與審計意見決策——基于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馬忠;朱栗;;盈余管理計量方法綜述與研究展望[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陳信元;夏立軍;;事務所任期與審計質(zhì)量: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5 祁懷錦;袁皓;;會計師事務所選擇的信號顯示機制:理論分析與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6 陳冬華;陳信元;周春泉;;自選擇問題對審計收費的影響[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7 潘克勤;;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zhì)量——基于2002年度中國前“20大”事務所的上市公司客戶盈余管理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8 張瑤;;中國上市公司盈余質(zhì)量的分析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9 張麗霞;;注冊會計師對ST公司財務指標特征的反應[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10 王玉濤;;審計師行為選擇與其獨立性偏好的關系——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曉靖;審計市場集中度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林大龐;股權(quán)激勵的公司治理效應:基于盈余管理與公司業(yè)績視角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楊芳;新股發(fā)行定價機制變遷對會計盈余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黃新炎;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IPO過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5 王進朝;高管更換、審計委員設立與審計質(zhì)量[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6 雷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銀行監(jiān)督效應研究:理論與實證[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李俊梅;注冊會計師會計舞弊識別能力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8 代彬;高管控制權(quán)與自利行為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9 仇冬芳;農(nóng)業(yè)上市公司終極控制對非經(jīng)常性損益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10 鄭春艷;管理者風險偏好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淑珍;管理舞弊控制與盈余質(zhì)量[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陳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評系統(tǒng)對盈余管理的影響[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吳r,
本文編號:14740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147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