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期貨論文 >

可轉債契約條款及其對相關者利益的影響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03:38

  本文關鍵詞:可轉債契約條款及其對相關者利益的影響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可轉換公司債券 契約條款 Delta 靜態(tài)對沖


【摘要】: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一項良好的混合融資工具,但在我國債券市場中發(fā)行規(guī)模很小。一方面,可轉債發(fā)行條件較為嚴格,使很多上市公司難以發(fā)行可轉債。另一方面,可轉債條款之間存在沖突,使上市公司有所顧慮。本文旨在闡述可轉債的部分條款存在沖突的原因,嘗試提出解決沖突的辦法,并構建Delta套利模型,幫助可轉債持有人通過市場行為實現利益保護,以使可轉債市場良性發(fā)展。本文首先采用文獻研究法,總結國內外研究學者關于可轉債發(fā)行人和持有人的利益訴求以及可轉債契約條款三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總結可轉債發(fā)行現狀和條款;其次,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在逆勢市場下可轉債的回售條款和轉股價向下修正條款沖突的原因,采用實證研究法測試Delta套利模型對可轉債持有人的利益保護作用。實證結果表明Delta套利模型能夠實現可轉債持有人利益的自我保護,該方案可以解決可轉債三方利益的沖突。盡管目前采用融券做空個股的費率較高,影響了套利的結果。但是待市場推出個股期權后,Delta套利模型能夠更加保護可轉債持有人的利益。
【關鍵詞】:可轉換公司債券 契約條款 Delta 靜態(tài)對沖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4
  •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義10-11
  • 1.2 論文思路與論文結構11-13
  • 1.2.1 論文思路11-12
  • 1.2.2 論文結構12-13
  • 1.3 研究方法13
  • 1.4 主要創(chuàng)新點13-14
  • 2 文獻綜述14-19
  • 2.1 國外研究現狀及結論14-16
  • 2.1.1 可轉債發(fā)行方的融資意愿14-15
  • 2.1.2 可轉債持有人的利益訴求15-16
  • 2.1.3 可轉債契約條款相關研究16
  • 2.2 國內研究現狀及結論16-18
  • 2.2.1 可轉債發(fā)行方的融資意愿17
  • 2.2.2 可轉債持有人的利益訴求17
  • 2.2.3 可轉債契約條款相關研究17-18
  • 2.3 國內外研究現狀總結和趨勢分析18-19
  • 3 我國可轉債的發(fā)展狀況與條款比較分析19-35
  • 3.1 我國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fā)展狀況分析19-23
  • 3.2 可轉債債權類條款與其他債務融資工具的比較分析23-28
  • 3.2.1 可轉債債權類條款分析23-24
  • 3.2.2 可轉債與其他債務融資工具的比較分析24-28
  • 3.2.3 可轉債與其他債務融資工具分析小結28
  • 3.3 可轉債股權類條款與其他股權融資工具的比較分析28-34
  • 3.3.1 可轉債股權類條款分析28-29
  • 3.3.2 可轉債與其他股權融資工具的比較分析29-34
  • 3.3.3 可轉債與其他股權融資工具比較分析小結34
  • 3.4 本章小結34-35
  • 4 可轉債三方利益沖突與應對35-47
  • 4.1 可轉債三方利益主體界定35-36
  • 4.2 可轉債三方利益訴求分析36-38
  • 4.2.1 大股東的利益分析36-37
  • 4.2.2 可轉債持有人的利益分析37
  • 4.2.3 中小股東的利益分析37-38
  • 4.3 可轉債三方利益沖突分析38-45
  • 4.3.1 順勢市場下的利益沖突分析38-39
  • 4.3.2 逆勢市場下的利益沖突分析39-45
  • 4.4 可轉債三方利益沖突的應對45
  • 4.5 本章小結45-47
  • 5 可轉債持有人的利益保護——可轉債套利模型構建與應用47-59
  • 5.1 可轉債套利的基本原理47-48
  • 5.1.1 alpha套利47-48
  • 5.1.2 Delta套利48
  • 5.2 可轉債套利模型的建立48-52
  • 5.2.1 模型的假設條件48-49
  • 5.2.2 模型的推導49-52
  • 5.3 可轉債套利模型應用52-58
  • 5.3.1 樣本的選取52
  • 5.3.2 確定套利相關參數52-53
  • 5.3.3 套利效果53-58
  • 5.4 本章小結58-59
  • 6 研究結論59-61
  • 6.1 可轉債三方利益沖突由回售條款所致59
  • 6.2 可轉債持有人能夠采用投資組合保護自身利益59-60
  • 6.3 金融產品的豐富有助于參與人對沖風險60-61
  • 參考文獻61-64
  • 附錄 可轉債套利計算結果64-66
  •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66-67
  • 致謝67-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子堯;;上市公司可轉換債券融資的動機分析——基于連續(xù)融資假說的實證檢驗[J];財經科學;2007年08期

2 董旭;包楠;;可轉債條款設計與三方博弈均衡[J];會計之友;2014年14期

,

本文編號:72899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72899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27f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