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缺失的原因和應對策略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缺失的原因和應對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已進入工業(yè)化發(fā)展的中后期階段,對大量初級產品的需求已致使我國成為多種大宗商品的凈進口國,例如我國是全球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國、第一大大豆進口國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然而我國在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中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大國”利益,屢屢遭受由于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帶來的經濟損失。我國在為世界經濟作出貢獻的同時,卻在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中面臨定價權缺失,這與我國的大國地位極不匹配。定價權缺失不僅對我國進出口企業(yè)造成經濟損失,同時危害我國產業(yè)安全,對我國的經濟正常運行造成不利影響。 今后,我國經濟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國內企業(yè)也會更廣泛的參與國際分工,因而我國對初級產品的需求仍將有大幅度的增長,面對國內資源短期內無法完全自給的現(xiàn)狀,我國會繼續(xù)加大對大宗商品的進口,而為了避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我國經濟貿易造成的嚴重沖擊,我國必須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問題,積極探索獲得定價權的有效途徑,這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有著迫切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文在參閱了大量現(xiàn)有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文獻的基礎上,首先分析了大宗商品的內涵和國際貿易特征,通過重點案例研究,分析了大宗商品國際價格波動對我國造成的影響,進而引出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內涵和構成及其政策導向。通過深入分析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機制,總結概括了國際定價權的主要制約因素,并結合我國國情,深入分析我國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缺失的原因。來自國際層面的主要因素有:國際寡頭壟斷、國際基金投機和發(fā)達國家的信息壟斷;來自國內層面的主要因素有: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期貨市場不完善、行業(yè)集中度低、貿易秩序混亂、戰(zhàn)略儲備不足和企業(yè)國際化競爭力低下。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在國際層面和國內層面上爭取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權的應對策略。 本文關注的核心是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缺失及其對我國的消極影響和對策問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作者就主張我國應該通過奪取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權來攫取特殊的自身利益。無論哪個國家控制了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權,都應該以穩(wěn)定國際市場價格為己任,努力實現(xiàn)國際供求的基本均衡,為世界各國經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這才是正確的出路和明智之舉。 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權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評價,深化了人們對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理論認識;二是在關于如何爭奪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問題上,提出了政府干預或者建立國際多邊干預機制的必要性。
【關鍵詞】:大宗商品貿易 國際定價權 國際定價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752;F713.35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緒論10-16
- 1.1 選題的背景及意義10-12
- 1.2 國內外的文獻綜述12-13
- 1.3 研究的內容和框架13-14
- 1.4 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之處14-16
- 2 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特征及其對我國的影響16-21
- 2.1 大宗商品基本內涵的界定16
- 2.2 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的特征16-17
- 2.3 大宗商品國際價格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17-21
- 2.3.1 鐵礦石國際價格波動對我國的影響17-18
- 2.3.2 原油的國際價格波動對我國的影響18-19
- 2.3.3 稀土的國際價格波動對我國的影響19-21
- 3 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國際定價機制和影響因素分析21-28
- 3.1 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含義及其政策導向21-22
- 3.2 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機制及其運作特征22-24
- 3.3 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制約因素分析24-28
- 4 我國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缺失的原因28-38
- 4.1 國際經貿領域的因素28-30
- 4.1.1 國際寡頭壟斷削弱了我國的定價能力28-29
- 4.1.2 國際基金投機行為破壞了正常的國際價格機制29-30
- 4.1.3 發(fā)達國家的信息壟斷削弱了我國的討價能力30
- 4.2 國內經貿領域的因素30-38
- 4.2.1 工業(yè)粗放增長導致對資源的剛性需求30-31
- 4.2.2 期貨市場不完善不利于國際價格競爭31-34
- 4.2.3 行業(yè)集中度低難以形成統(tǒng)一對外的合力34-35
- 4.2.4 貿易秩序混亂不利于我國定價能力的提升35-36
- 4.2.5 戰(zhàn)略儲備不足導致大宗商品采購被動36
- 4.2.6 涉外企業(yè)的國際化能力和經驗有待提升36-38
- 5 我國爭取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應對策略38-47
- 5.1 國際層面上爭取定價權的應對策略38-41
- 5.1.1 實施積極對外經濟政策開展廣泛的國際經濟合作38-39
- 5.1.2 加快資源產業(yè)國際布局瓦解壟斷格局39-40
- 5.1.3 積極探索國際多邊價格干預機制的可行性40
- 5.1.4 積極探索打擊國際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有效措施40-41
- 5.2 國內層面上爭取定價權的應對策略41-47
- 5.2.1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弱化大宗商品的剛性需求41-42
- 5.2.2 完善國內期貨市場,促成國際定價中心的誕生42-43
- 5.2.3 加強政府協(xié)調引導,推動資源類產業(yè)適度集中43
- 5.2.4 發(fā)揮行業(yè)協(xié)會功能,協(xié)調大宗商品進出口秩序43-44
- 5.2.5 完善戰(zhàn)略儲備體系,調控大宗商品的需求彈性44
- 5.2.6 加強資源回收利用,促進資源回收產業(yè)的發(fā)展44-45
- 5.2.7 增強企業(yè)風險意識,提升企業(yè)的風險管理能力45
- 5.2.8 完善價格預警機制,速建大宗商品信息服務體系45-47
- 6 結論與展望47-48
- 參考文獻48-51
- 致謝51-52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明;;大宗商品定價與經濟安全[J];北方經濟;2007年21期
2 汝小潔;中國需要國際貿易定價權[J];世界有色金屬;2005年10期
3 彭民;何亞南;鄭凱;;我國石油貿易中溢價問題的成因與對策[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4 張屹山;方毅;黃琨;;中國期貨市場功能及國際影響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5 劉勝會;;國際市場價格傳導途徑、影響因素及政策建議[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常清;;建立定價中心與期貨市場的國際化[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6年01期
7 黃先明;孫阿妞;;“三位一體”爭取大宗商品進口的國際定價權[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6年04期
8 王中亮;;國際定價權缺失的原因及其對策——基于我國鐵礦石價格談判失利的思考[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6年08期
9 華仁海;陳百助;;國內、國際期貨市場期貨價格之間的關聯(lián)研究[J];經濟學(季刊);2004年02期
10 蔣舒;吳沖鋒;;中國期貨市場的有效性:過度反應和國內外市場關聯(lián)的視角[J];金融研究;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肖巖;[N];中國企業(yè)報;2007年
2 吳守祥;[N];期貨日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劉慶柏;我國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2 王曉東;我國爭奪國際原油定價權研究[D];北京工商大學;2007年
3 李挺;大宗商品期貨在資產組合中的應用與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4 謝圣姬;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fā)展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顏姣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對我國價格指數與企業(yè)利潤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缺失的原因和應對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6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31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