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內(nèi)涵及其與精準脫貧的辯證關系探析
[Abstract]:The content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rich, only by clarifying the connotation, can we guide the practice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ought. The connotation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mainly shows the accuracy of "object-resource-subject", "target-process-result" and "micro-meso-macro" of different poverty alleviation level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ecision poverty relief embo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s and objectives, process and result, quantitative change and qualitative change, tactics and strategy. The basic strategy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anti-poverty theory, which has far-reach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extensive theoretical value.
【作者單位】: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西南減貧與發(fā)展研究中心;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四省藏區(qū)多維貧困及其治理對策研究”(編號:14XMZ00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推進西南民族地區(qū)森林碳匯扶貧的政策研究”(編號:15BJY093) 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項目“農(nóng)村精準扶貧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2015-2017)”計劃項目
【分類號】:F323.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星;王亮;鄧文才;;加強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應把握的辯證關系[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2 ;處理好維修自動營業(yè)設備中的幾個辯證關系[J];中國郵政;1976年02期
3 周西有;;在深化改革中處理好生產(chǎn)與開發(fā)的辯證關系[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chǎn)品;1992年05期
4 劉治平;淺談“干”與“算”的辯證關系[J];交通財會;1992年01期
5 郭寶利;技術與經(jīng)濟的辯證關系[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1992年03期
6 曾文威;;正確處理穩(wěn)定與改革的辯證關系 堅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進[J];江西政報;1990年23期
7 許有倫;全面認識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系[J];陜西經(jīng)貿(mào)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8 王勁草;“博”和“專”的辯證關系[J];安徽科技;2004年09期
9 郭文英;;正確認識科學發(fā)展與社會和諧之間的辯證關系[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12期
10 賈新建;;淺談安全生產(chǎn)與經(jīng)濟效益的辯證關系[J];大陸橋視野;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易鴻祥;;淺論環(huán)境法與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之辯證關系[A];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chǎn)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0年
2 樊學藝;;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理順的“五個辯證關系”[A];哲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007年山西省哲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亞軍;;中國共產(chǎn)黨理論自覺與理論創(chuàng)新的辯證關系[A];中國共產(chǎn)黨理論創(chuàng)新歷程與經(jīng)驗——陜西省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黨史分會場論文集[C];2012年
4 蔣邦勇;;學校校長管理十個辯證關系[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5 江起龍;閻紅霞;;家和與康壽互為因果[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于雪峰;;縱談骨折處理原則中“動”與“靜”的辯證關系[A];跨世紀骨傷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薈萃[C];2004年
7 王曉陽;;高校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關系研究[A];第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1年
8 史雨濱;;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哲學思考[A];“以德治國與精神文明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于雪峰;;縱談骨折處理原則中“動”與“靜”的辯證關系[A];全國中華骨傷名醫(yī)名院名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王雙梅;;劉少奇關于民主建設與經(jīng)濟建設辯證關系的思考[A];劉少奇與新中國建設[C];199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世龍;正確處理“好”與“快”的辯證關系[N];貴陽日報;2013年
2 麥凱·詹金斯 特拉華大學英語系 耿曉明 譯;中美兩國環(huán)境的辯證關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湖南省吉首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陳曉龍;作風問責要把握好四個辯證關系[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4年
4 羅賢雄;服務與管理的辯證關系[N];中國旅游報;2001年
5 永春;文化“魂”與“體”辯證關系芻議[N];人民日報;2011年
6 永春;文化“魂”與“體”辯證關系芻議[N];兵團日報(漢);2012年
7 曹文軒;語文課的幾個辯證關系[N];光明日報;2013年
8 李松 廣東省惠州市委常委 市紀委書記;落實八項規(guī)定應把握三個辯證關系[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3年
9 湖北省黃梅縣苦竹中學 吳再柱;理順開放課堂的辯證關系[N];中國教育報;2013年
10 湖南省宜章縣工商局 蘇易平;芻議推進工商文化建設與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的辯證關系(下)[N];中國工商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雯;科學發(fā)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辯證關系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呂艷紅;政治哲學視野中的能力與公正[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3 孫琳;場域—出場意義的形塑、傳播與解碼[D];蘇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朝暉;人的需要與社會發(fā)展的辯證關系[D];鄭州大學;2007年
2 葉孝生;論農(nóng)民增收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辯證關系[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3 徐曉;試論多維辯證視角下的科技與人文—基于人學的角度[D];西北大學;2012年
4 包金榮;論科學發(fā)展觀[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紫微;法律與情理的辯證關系及沖突解決[D];西南大學;2013年
6 馬翠萍;數(shù)學概念中的辯證關系及其教學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7 張威媛;論藝術與設計的辯證關系[D];天津美術學院;2007年
8 王麗娟;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辯證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尚歡歡;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代價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趙淑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體性分析[D];山西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4145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41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