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模經營背景下基層農技服務“壘大戶”現象分析
本文關鍵詞: 農技推廣 壘大戶 規(guī)模經營主體 小規(guī)模農戶 地方自主性 出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基于皖南H鎮(zhèn)的經驗,探討了基層農技服務"壘大戶"現象及其生成邏輯。研究表明,近年來隨著地方政府推動規(guī)模經營的發(fā)展,基層農技部門在服務對象、服務渠道和服務項目上都主要傾斜于新興的規(guī)模經營主體,而不斷弱化對廣大小規(guī)模農戶的服務,使其在農技服務中逐漸被邊緣化。這一現象的產生是地方政府、基層農技部門和規(guī)模經營主體分別基于政治邏輯、行政邏輯和逐利邏輯共同推動的結果。在廣大小規(guī)模農戶仍然構成我國農業(yè)經營主體基本面的前提下,基層農技服務"壘大戶"亟待糾正。為此,需要從農業(yè)發(fā)展觀、農技服務定位和小規(guī)模農戶組織建設等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Abstract]:In the town of H,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big base" phenomenon and its generation logic. The study shows tha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ale of operation, the primary agricultural sector in the service object, service channels and service projects are mainly tilted to the new scale of business entities, and the weakening of Guangzhou the size of the scale of farmers' service, the agricultural services gradually marginalized. This phenomenon is the local government,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departments and large-scale business entities are based on political logic, administrative logic and profit logic to jointly promote the results. In the majority of small-scale farmers still constitute the main premis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service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big barrier to correct. Therefore, from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aspects of service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mall scale farmers to solve them.
【作者單位】: 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學系/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16YJC840020) 華中農業(yè)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項目(2662015QD012)
【分類號】:F32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輝;趙曉峰;張正新;;農業(yè)技術推廣的“嵌入性”發(fā)展模式[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2 焦源;趙玉姝;高強;李憲寶;;農戶分化狀態(tài)下農民技術獲取路徑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4期
3 姜長云;;支持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要有新思路[J];中國發(fā)展觀察;2014年09期
4 馮小;;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制度異化的鄉(xiāng)土邏輯——以“合作社包裝下鄉(xiāng)資本”為例[J];中國農村觀察;2014年02期
5 焦源;趙玉姝;高強;;我國沿海地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效率及其制約因素[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6 趙玉姝;高強;焦源;;農戶分化背景下農業(yè)技術推廣機制優(yōu)化研究述評[J];東岳論叢;2013年09期
7 杜志雄;王新志;;加快家庭農場發(fā)展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合作經濟;2013年08期
8 鄭風田;;家庭農場發(fā)展不能壘大戶[J];中國畜牧業(yè);2013年10期
9 張照新;趙海;;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的困境擺脫及其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J];改革;2013年02期
10 孫新華;;土地流轉與農戶家計:兩種流轉模式的比較——基于江西省T村的實證調查[J];貴州社會科學;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溫晶;王玉英;;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的困境擺脫及其體制創(chuàng)新[J];農業(yè)與技術;2017年12期
2 吳宜超;;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組織與管理模式分析——以福建省D村為例[J];農業(yè)與技術;2017年12期
3 韓文龍;謝璐;;農業(yè)職業(yè)經理人市場的形成機制與工資合約——基于崇州市農業(yè)“共營制”的現實觀察[J];財經科學;2017年06期
4 韓玉龍;李想;;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綠色食品的內在機理與動能研究[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7年03期
5 李珍;李松柏;;農技推廣中試驗站的功能及與其他主體的互動模式分析——以X大學獼猴桃試驗站為例[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7年11期
6 鄭建;;構建新型農業(yè)經營體系的研究[J];鄉(xiāng)村科技;2016年14期
7 蘇昕;劉昊龍;;農村勞動力轉移背景下農業(yè)合作經營對農業(yè)生產效率的影響[J];中國農村經濟;2017年05期
8 張海燕;;論徐州市農村土地經營模式[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7年05期
9 李云新;王曉璇;;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行為扭曲現象及其解釋[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7年04期
10 劉召客;;論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培育機制的創(chuàng)新問題[J];農業(yè)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成立;劉占德;劉漫道;趙俊興;張超;王逸s,
本文編號:1520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520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