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英國村莊荒廢原因探析
本文關(guān)鍵詞:近代早期英國村莊荒廢原因探析 出處:《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英國 村莊荒廢 圈地運動 土地產(chǎn)權(quán) 資本主義農(nóng)場
【摘要】:英國的村莊荒廢現(xiàn)象由來已久,早在中世紀晚期就已開始出現(xiàn),到了近代早期尤為引人注目。近代早期的村莊荒廢現(xiàn)象有其鮮明的特點:村莊雖然荒廢了,但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以及農(nóng)業(yè)勞動生產(chǎn)率卻有了顯著提高。究其根本,近代早期的村莊荒廢現(xiàn)象是土地產(chǎn)權(quán)變革的結(jié)果,引發(fā)了新型生產(chǎn)組織形式——資本主義農(nóng)場形成,使原來的村莊聚落形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促進了英國從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向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轉(zhuǎn)型。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village desolation in England has a long history, which began to appear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modern times. The phenomenon of village wasteland in the early modern times has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village is deserted although it is deserted. Howeve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root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village wasteland in the early modern times was the result of the land property right reform. It caused the formation of a new form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capitalist farm, changed the original village settlement, and promoted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in England.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4年度一般項目“議會圈地與農(nóng)民土地權(quán)利”(14BSS027)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6年度青年項目“英國圈地運動與土地產(chǎn)權(quán)變革”(2016-QN-070)產(chǎn)出成果 河南師范大學博士科研項目啟動基金資助
【分類號】:F319;K561.4
【正文快照】: 20世紀中葉,貝雷斯福德《消失的村莊》[1]一書問世,使近代早期英國的村莊荒廢現(xiàn)象首次進入歷史研究者的視野。在他之后,克里奇、布蘭查德和戴爾等學者也開始對村莊荒廢現(xiàn)象進行進一步的研究[2-4]。相比國外學界,國內(nèi)學界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有關(guān)英國史的研究成果不斷增多,但尚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松韜;劉景華;;論近代早期法國胡格諾教徒移居英國及其影響[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張佳生;;近代早期英國乞討問題的成因解讀[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金彩云;;近代早期歐洲妓女問題研究[J];北方論叢;2010年02期
4 徐煜;;近代早期英國憲政形成的原因[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劉貴華;;近代早期英國鑒賞家群體的興起[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年02期
6 李新寬;;近代早期英國的反壟斷活動[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張衛(wèi)良 ,金志賢;近代早期的西歐大學[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2年04期
8 唐松根;試析近代早期英國社會的不平等[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9 劉哲;論中國近代早期的民間排外與國民性[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9年02期
10 陳勇;近代早期英國家庭關(guān)系研究的新取向[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呂浩俊;;中世紀至近代早期巴黎守護神問題探析——“圣熱訥維艾芙崇拜”的演變、內(nèi)涵及功能[A];第八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李德霞;;近代早期中國絲綢文化在海外的傳播與影響[A];海洋文化與福建發(fā)展[C];2011年
3 吳樹博;;從藝術(shù)到方法:近代早期歐洲歷史觀念的轉(zhuǎn)變[A];文化復(fù)興:人文學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12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向榮;中世紀晚期近代早期歐洲史研究的重要性及難度[N];光明日報;2012年
2 舒建軍;“歐洲中心論”的破除與世界史的成立[N];光明日報;2006年
3 黃敏蘭(本報書評人);人人都是藝術(shù)家[N];中華讀書報;2006年
4 復(fù)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董少新;近代早期中西關(guān)系研究代名詞:“澳門學”之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5 劉城;“中世紀學”的新發(fā)展[N];光明日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金鋒;近代早期英國書報審查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陸啟宏;近代早期西歐的巫術(shù)與巫術(shù)迫害[D];復(fù)旦大學;2006年
3 魏建國;自由與法治[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海蘭;近代早期英國“立身期仆人”現(xiàn)象探析[D];遼寧大學;2015年
2 武小寧;近代早期英國小農(nóng)生產(chǎn)方式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3 李偉;在逆境中成長[D];河南師范大學;2016年
4 陳全;近代早期英格蘭紋章巡閱探究[D];南京大學;2017年
5 劉國元;近代早期英國農(nóng)民家庭土地繼承問題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6 郭良倫;近代早期英國貧民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梁雪松;近代早期與近代早期世界貿(mào)易[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8 熊芳芳;近代早期法國的稅收與鄉(xiāng)村生活(1560-1715)[D];武漢大學;2004年
9 劉貴華;近代早期英國的大學教育與社會流動[D];武漢大學;2004年
10 丁湘蓮;西歐近代早期婦女社會生活狀況探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390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3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