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期間銀行的公司治理與績效關系
本文關鍵詞:金融危機期間銀行的公司治理與績效關系
更多相關文章: 商業(yè)銀行 公司治理 銀行績效 金融危機 交叉上市
【摘要】:本文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為背景,實證考察金融危機前具有較高公司治理質量的銀行在危機期間和之后的績效表現(xiàn)。研究發(fā)現(xiàn):前期銀行公司治理質量越高,在金融危機期間銀行的財務績效也越好;公司治理質量與銀行的長期市場表現(xiàn)無關;外部交叉上市對中國商業(yè)銀行的公司治理與績效關系影響并不顯著。研究結論表明完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高銀行績效,尤其是能更好地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
【作者單位】: 江南大學商學院;
【關鍵詞】: 商業(yè)銀行 公司治理 銀行績效 金融危機 交叉上市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外部融資、企業(yè)家精神差異化配置與民營企業(yè)成長:微觀層面的理論和經驗研究”(14YJA790089)
【分類號】:F832.3;F271;F830.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紀90年代以來,銀行的公司治理問題逐漸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熱點話題。1997年爆發(fā)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更使得銀行的公司治理問題成為國內外學術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焦點。為進一步完善銀行公司治理結構,巴塞爾銀行監(jiān)管委員會于1999年9月發(fā)布了《加強銀行公司治理》,中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何丹;張力上;陳衛(wèi);;交叉上市、投資者保護與企業(yè)價值[J];財經科學;2010年03期
2 劉煜輝;;中國城市商業(yè)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摘要)[J];銀行家;2008年08期
3 劉可;;上市改善了銀行治理嗎?——基于損失準備計提的盈余管理視角[J];金融論壇;2012年12期
4 李堪;;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的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13年05期
5 曲洪建;孫明貴;張相賢;;特許權價值、公司治理和銀行穩(wěn)健性——基于特許權價值和公司治理交互作用的視角[J];財貿研究;2013年05期
6 段軍山;黃劍超;;銀行治理、高管薪酬與銀行績效[J];金融論壇;2013年08期
7 李維安,曹廷求;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基于商業(yè)銀行特殊性的研究[J];南開學報;2005年01期
8 曹廷求;王裕瑾;;商業(yè)銀行治理結構與治理績效關系相關研究進展[J];理論學刊;2011年05期
9 梁琪;余峰燕;;金融危機、國有股權與資本投資[J];經濟研究;201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勝;邱艾超;;基于公司治理系統(tǒng)論的金融機構治理風險研究[J];保險研究;2008年12期
2 郝臣;李慧聰;羅勝;;保險公司治理研究:進展、框架與展望[J];保險研究;2011年11期
3 田美玉;陳小紅;;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評價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年12期
4 洪雨杰;;交叉上市的投資者保護效應研究[J];財會通訊;2011年14期
5 李豫湘;于艷;;“A+H”股交叉上市對公司代理成本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1年06期
6 劉懿;羅希;;我國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論壇;2009年02期
7 喬海曙;陳娟妮;徐卯曉;;基于“強銀行指數(shù)”的中國銀行業(yè)從“大”到“強”研究[J];金融論壇;2011年12期
8 田彩英;;我國A股上市商業(yè)銀行內部公司治理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9 丁忠明;;論中國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7年01期
10 馬曉芳;;基于股東性質的股東會計監(jiān)督方式研究[J];當代財經;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喬海曙;陳娟妮;徐卯曉;;基于“強銀行指數(shù)”的中國銀行業(yè)從“大”到“強”研究[A];“中國入世10周年——全面開放與走向國際的中國銀行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劉銀國;張琛;;公司治理視角下商業(yè)銀行內部風險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3 程子健;張俊瑞;;交叉上市,股權性質與企業(yè)現(xiàn)金股利政策——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戴德明;李陽;王茂林;林麗;;戰(zhàn)略導向下商業(yè)銀行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基于流程銀行模式[A];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黃橙;;論網上銀行的風險及其監(jiān)管[A];金融法學家(第三輯)[C];2011年
6 童娜瓊;岳琪;;上市商業(yè)銀行貸款減值準備操縱的實證研究[A];當代會計評論(第6卷第1期總第11期)[C];2013年
7 劉星;田夢可;張超;;回歸A股緩解了企業(yè)融資約束嗎?——基于現(xiàn)金-現(xiàn)金流敏感性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專業(yè)委員會2014年年會論文集[C];2014年
8 陳守東;張丁育;;我國銀行治理特征與銀行穩(wěn)健性的關系研究[A];21世紀數(shù)量經濟學(第15卷)[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馮璐;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國有商業(yè)銀行科層治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2 王思洋;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侯景波;股份制商業(yè)銀行風險治理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張湄;銀行公司治理結構與治理效果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5 劉懿;商業(yè)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6 王立元;中國A股上市公司IPO募資投向變更動因與后果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7 王s,
本文編號:997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99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