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為的財務風險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為的財務風險問題研究
【摘要】:我國交叉持股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國有企業(yè)為了解決股份制改革問題,通過交叉持股使公司的資產規(guī)模迅速擴張以達到上市的要求。隨著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日益發(fā)展,交叉持股作為一種特殊的股權結構而普遍存在,逐漸成為公司資本運作的方式以及擴大公司規(guī)模的手段,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為的合理運作,也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交叉持股可以使企業(yè)達到資本擴張的目的,有助于形成企業(yè)戰(zhàn)略聯盟,有助于企業(yè)更好應對各種風險,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然而,若交叉持股運作不當會引發(fā)治理結構失衡、資本虛增、股價泡沫等潛在風險,其引發(fā)的財務風險問題更加不容忽視。本文將在合理的研究框架下,結合財務理論與實際案例分析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為對其財務風險的潛在影響。從公司治理、公司股票市場、公司財務運營三方面詳細闡述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為對其財務風險的影響,并基于2010-2013年我國上市公司數據樣本,構建交叉持股財務風險模型和交叉持股財務風險改進模型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交叉持股行為對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具有負向的抵減作用,交叉持股行為對不同行業(yè)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影響程度不同,對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影響尤為顯著,并且隨著交叉持股比例的提高,交叉持股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有所降低。實證結果只分析出了交叉持股行為對上市公司抵御財務風險的有利方面。但在實際中,交叉持股行為不當也可能加重企業(yè)財務風險,交叉持股比例也不是越高越好。上海華誼集團交叉持股案例分析表明,在一定條件下,無論是出于獲取短期投資回報或長期穩(wěn)固企業(yè)經營目的交叉持股,通過影響企業(yè)經營穩(wěn)定、增強盈利性、便利資金通融等途徑,對抵御企業(yè)財務風險產生一定有利影響。但是一旦交叉持股運用不當或財務困境嚴重到一定程度,也會造成風險迅速傳染到其他交叉持股企業(yè),導致關聯企業(yè)及行業(yè)的業(yè)績下滑、虧損、融資困難等財務困境,甚至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本文從我國國情出發(fā),詳細分析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對其財務風險是否產生影響及影響程度,力圖為更好了解企業(yè)的交叉持股行為提供一定的參考,有助于企業(yè)全面了解交叉持股對其財務風險的潛在影響,并優(yōu)化其交叉持股行為。對監(jiān)管部門規(guī)范我國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為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也能更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關鍵詞】:上市公司 交叉持股 財務風險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426.7;F406.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引言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義10-11
- 1.2 交叉持股的文獻綜述11-13
- 1.2.1 交叉持股的動機問題研究11
- 1.2.2 交叉持股對企業(yè)的影響問題研究11-12
- 1.2.3 交叉持股的代理問題研究12
- 1.2.4 交叉持股的財務問題研究12-13
- 1.2.5 小結13
- 1.3 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13-15
- 1.3.1 研究內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本文的研究特色15-16
- 第二章 交叉持股概念界定及現狀分析16-20
- 2.1 交叉持股的概念界定及分類16-17
- 2.1.1 交叉持股的概念界定16
- 2.1.2 交叉持股的分類16-17
- 2.2 我國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現狀分析17-20
- 2.2.1 我國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業(yè)現狀17-18
- 2.2.2 我國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地區(qū)現狀18-19
- 2.2.3 我國交叉持股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分析19-20
- 第三章 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財務風險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20-26
- 3.1 交叉持股的企業(yè)財務風險分析20-24
- 3.1.1 公司治理視角的交叉持股的財務風險分析20-21
- 3.1.2 企業(yè)股票市場視角的交叉持股的財務風險分析21-22
- 3.1.3 企業(yè)財務運營視角的交叉持股的財務風險分析22-24
- 3.2 研究假設24-26
- 第四章 交叉持股的財務風險實證研究26-42
- 4.1 數據來源及樣本選擇26-27
- 4.1.1 樣本及數據來源26
- 4.1.2 模型研究的步驟26-27
- 4.2 變量選取與模型構建27-34
- 4.2.1 交叉持股財務風險模型27-31
- 4.2.2 交叉持股財務風險改進模型31-34
- 4.3 統(tǒng)計分析與模型實證結果34-40
- 4.3.1 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及分析34-35
- 4.3.2 相關性檢驗結果及分析35-37
- 4.3.3 模型回歸結果及分析37-40
- 4.4 實證研究小結40-42
- 第五章 上海華誼集團交叉持股案例分析42-48
- 5.1 案例背景介紹42-44
- 5.1.1 集團背景42
- 5.1.2 交叉持股過程分析42-44
- 5.2 交叉持股的動機分析44-45
- 5.3 交叉持股的影響分析45-46
- 5.4 案例分析總結46-48
-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48-51
- 6.1 研究結論48
- 6.2 政策建議48-49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49-51
- 參考文獻51-54
- 致謝54-55
- 附錄(部分未列出模型回歸結果)55-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蕓;;交叉持股利大?弊大?[J];中外管理;2003年04期
2 葛開明;;我國法人交叉持股現象的思考[J];經濟管理;2003年23期
3 方周文;;交叉持股投資會計問題的初步探討[J];財務與會計;2004年04期
4 時衛(wèi)干;;上市公司交叉持股風險畢露[J];南風窗;2007年14期
5 裴桂芬;;中國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思考——從日本交叉持股談起[J];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04期
6 馬兵;邱魏魏;;交叉持股國內外研究綜述[J];價值工程;2008年09期
7 余佩琨;王劍;;股票流通性和償債能力對交叉持股決策的影響分析[J];財會月刊;2008年20期
8 秦俊;朱方明;;我國上市公司間交叉持股的現狀與特征[J];財經論叢;2009年03期
9 萬立全;;交叉持股下公司間持股比例的計算[J];財會月刊;2009年22期
10 李向罡;;也談交叉持股[J];中國資產評估;2009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陳穎;;基于國際視角的交叉持股制度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朱開悉;;公司交叉持股的會計問題研究[A];商譽會計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何永哲;;企業(yè)交叉持股與改善之道[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4 貢峻;;交叉持股對企業(yè)價值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A股市場2007~2009年的經驗數據[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玉翠;張協(xié)奎;張媛;;我國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對公司價值影響的實證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白默;劉志遠;;公司控制權、經理人員項目選擇與交叉持股的模型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貢峻;;交叉持股是否影響了企業(yè)價值?——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A];當代會計評論(第3卷第1期)[C];2011年
8 儲一昀;陳政文;;交叉持股對上市公司財務行為的經濟影響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耀光;交叉持股的兩難[N];21世紀經濟報道;2003年
2 ;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情況一覽(一)[N];證券日報;2006年
3 ;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情況一覽(二)[N];證券日報;2006年
4 信息數據室;2007年年報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情況一覽(1)[N];中國證券報;2008年
5 中信證券策略研究組;謹慎樂觀中關注交叉持股公司[N];中國證券報;2007年
6 林U,
本文編號:837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83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