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計量屬性的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1-01-06 03:29
長期以來,我國的會計計量主要采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金融市場出現(xiàn)了較大的改革,在傳統(tǒng)金融工具基礎上衍生出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即衍生金融工具,它的價值依賴于它所標的的商品、利率等,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殊性,不適合采用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屬性。為保持會計信息質量的有用性和決策相關性,各準則制定機構都認可采用公允價值作為衍生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我國2006年頒布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使用的新會計準則中,對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屬性的采用是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重要標志之一。然而,由于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的來臨,將公允價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中應用問題提升到了白熱化程度。這一問題的探討對探索會計發(fā)展規(guī)律、完善會計理論、促進會計和其他相關學科的建設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以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計量屬性為研究對象,先簡要介紹了國際會計準則和我國關于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規(guī)范的研究現(xiàn)狀,然后從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出發(fā),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種類和特點。結合會計計量的一般理論,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計量屬性的選擇,認為衍生金融工具應當采用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然后分析了我國采用公允價值計量衍生金融工具的...
【文章來源】:山西財經(jīng)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美國會計準則研究成果
1.2.2 國際會計準則研究成果
1.2.3 我國理論研究成果
2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義
2.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2.3 衍生金融工具的種類
3 會計計量的基本理論
3.1 會計計量的含義
3.2 會計計量的特征
3.3 會計計量屬性
4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計量研究
4.1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計量發(fā)展綜述
4.1.1 國外準則制定機構研究綜述
4.1.2 國內(nèi)研究綜述
4.3 衍生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選擇
4.4 公允價值作為衍生金融工具計量屬性的消極影響
5 關于我國實施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會計準則的建議
5.1 我國實施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障礙
5.2 關于我國實施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會計準則的建議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論文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會計計量屬性的探討——市場價格、歷史成本、現(xiàn)行成本與公允價值[J]. 葛家澍,徐躍. 會計研究. 2006(09)
[2]關于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問題的思考[J]. 王金惠. 商場現(xiàn)代化. 2006(20)
[3]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會計準則的認識和比較[J]. 孫磊. 新金融. 2006(05)
[4]簡析《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暫行規(guī)定(試行)》[J]. 司振強. 財會通訊. 2006(03)
[5]對衍生金融工具的認識[J]. 李曉潔. 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 2006(03)
[6]對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的認識[J]. 崔曉鐘,蔡賀玲,溫皓亮. 商業(yè)會計. 2006(02)
[7]關于會計計量兩個問題的重新認識[J]. 潘立新. 企業(yè)經(jīng)濟. 2001(02)
[8]關于財務會計幾個基本概念的思考——兼論商譽與衍生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J]. 葛家澍. 財會通訊. 2000(01)
[9]會計風險初探[J]. 閻達五,陳東輝. 財會通訊. 1998(08)
本文編號:2959850
【文章來源】:山西財經(jīng)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美國會計準則研究成果
1.2.2 國際會計準則研究成果
1.2.3 我國理論研究成果
2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義
2.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2.3 衍生金融工具的種類
3 會計計量的基本理論
3.1 會計計量的含義
3.2 會計計量的特征
3.3 會計計量屬性
4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計量研究
4.1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計量發(fā)展綜述
4.1.1 國外準則制定機構研究綜述
4.1.2 國內(nèi)研究綜述
4.3 衍生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選擇
4.4 公允價值作為衍生金融工具計量屬性的消極影響
5 關于我國實施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會計準則的建議
5.1 我國實施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障礙
5.2 關于我國實施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會計準則的建議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論文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會計計量屬性的探討——市場價格、歷史成本、現(xiàn)行成本與公允價值[J]. 葛家澍,徐躍. 會計研究. 2006(09)
[2]關于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問題的思考[J]. 王金惠. 商場現(xiàn)代化. 2006(20)
[3]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會計準則的認識和比較[J]. 孫磊. 新金融. 2006(05)
[4]簡析《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暫行規(guī)定(試行)》[J]. 司振強. 財會通訊. 2006(03)
[5]對衍生金融工具的認識[J]. 李曉潔. 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 2006(03)
[6]對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的認識[J]. 崔曉鐘,蔡賀玲,溫皓亮. 商業(yè)會計. 2006(02)
[7]關于會計計量兩個問題的重新認識[J]. 潘立新. 企業(yè)經(jīng)濟. 2001(02)
[8]關于財務會計幾個基本概念的思考——兼論商譽與衍生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J]. 葛家澍. 財會通訊. 2000(01)
[9]會計風險初探[J]. 閻達五,陳東輝. 財會通訊. 1998(08)
本文編號:2959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29598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