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模式下我國碳排放權會計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6 10:27
【摘要】:全球氣候變暖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zhàn)之一,氣候問題的緊迫性幾乎到了人人感知的程度。而巨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以制度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為核心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低碳經濟模式一經提出迅速被世界許多國家認可并付諸實施。其中,以市場化手段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碳排放權交易是低碳經濟的核心,試圖從經濟學的視角認識和探討碳排放交易問題,實質是以市場機制解決或弱化資源配置中的不合理,以實現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的目標。 碳排放會計是會計對低碳經濟的反映。盡管碳排放權交易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最有效的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手段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采用,但國內外權威準則的缺位導致實務中碳排放權的會計處理存在很大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從而對財務信息的可比性和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如何將這些影響及時準確的反映在財務報表中,以及如何制定統一的會計準則來規(guī)范碳排放權交易的會計處理以將這些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是會計理論中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在此背景下,對碳排放權交易相關會計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探討是非常有意義的。 本文以低碳經濟模式下的碳排放權會計問題為研究主題,以促進低碳經濟發(fā)展為導向,結合經濟學和會計學相關理論,探索性的研究適合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會計處理模式。文章首先從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模式和交易機制入手,引出并重點分析了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實質和現狀;其次,基于現階段我國碳排放權交易本質是“出售碳減排量”的事實,首次站在碳排放權開發(fā)企業(yè)的角度,以碳排放權的開發(fā)及交易流程為主線,系統的探討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問題;最后,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碳排放權會計處理模式,以期對我國碳排放權會計理論發(fā)展有所參考與推動。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234;F205
本文編號:2699539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234;F2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君喬;;浙江風電CDM項目案例分析與研究[J];北方經濟;2010年24期
2 時軍;王艷龍;;低碳經濟環(huán)境下我國碳排放權確認與計量探析[J];財會通訊;2010年25期
3 李晨晨;;不同市場成熟度下碳排放的會計確認與計量[J];財會月刊;2010年36期
4 申金榮;趙亦江;;我國CDM項目企業(yè)的碳排放權會計核算[J];財會月刊;2011年08期
5 于天飛;;碳排放權交易的產權分析[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6 王艷;李亞培;;碳排放權的會計確認與計量[J];管理觀察;2008年25期
7 周志方;肖序;;國際碳會計的最新發(fā)展及啟示[J];經濟與管理;2009年11期
8 王曼虹;祝彥斌;;碳排放許可權問題的國際進展與啟示[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0年05期
9 樸英愛;;低碳經濟與碳排放權交易制度[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年03期
10 謝曉峰;;“低碳經濟”對我國企業(yè)環(huán)境會計的影響和意義[J];會計師;2010年02期
,本文編號:2699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26995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