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國家建設目標思想探析
本文選題:毛澤東 + 國家建設; 參考:《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3年05期
【摘要】:毛澤東的國家建設目標思想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內(nèi)容。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提出建立新中國的目標,凝聚了共產(chǎn)黨人和全國大多數(shù)人的力量,并成功實現(xiàn);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他又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新目標,并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之進行了艱辛努力,取得了顯著成就;仡櫭珴蓶|的國家建設目標思想有利于凝聚中國力量,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Abstract]:Mao Zedong's goal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has different content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he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a new China, which brought together the strength of the Communist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was successfully realized;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he also put forward the new goal of 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country. And le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country for its hard work,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Reviewing Mao Zedong's goal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is beneficial to China's strength and has important value of the times.
【作者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
【分類號】:A841;F091.9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2 袁銀枝;淺談制度主客體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3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4 鄭文瑜;試論學分制條件下如何加強大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5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2期
6 焦秀君;;關于發(fā)展黨內(nèi)民主的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7 鄧曉宇;;淺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8 宋曉榮;;探析鄧小平的制度建黨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9 鄭文瑜;;從加強師德建設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10 趙秀花;;鄧小平的發(fā)展思想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顏杰峰;;黨內(nèi)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王銳;;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政協(xié)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吳群芳;;和諧社會視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職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鄭陳榮;;論公平正義在構建高校和諧校園中的作用及其實踐原則[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王祺國;;省級以下人民檢察院實行垂直管理體制研究[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高燕;;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國的運用與發(fā)展[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陶伯華;;智慧思維學精要——《思維科學概論》第十篇[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余正琨;論科學發(fā)展觀對三大規(guī)律認識的豐富與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素秋;“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關聯(lián)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劉宇輝;高等教育視角下的人力資本投資與經(jīng)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7 陳麗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縣長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建國;新疆國有資產(chǎn)管理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9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祁冰;20世紀上半期中國共產(chǎn)黨土地政策的演變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靜;大學生大愛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許春艷;未就業(yè)大學畢業(yè)生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樊新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統(tǒng)分結(jié)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張占民;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國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閾中的民生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尚歡歡;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代價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曉晶;中國特色多黨合作制度理論與實踐發(fā)展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秦曉宇;論科學發(fā)展觀對鄧小平發(fā)展理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戚義明;董會祥;;新中國開國那一天的人和事[J];黨建;2009年12期
2 ;關于“頌黨第一歌”的追憶[J];發(fā)展;2011年09期
3 張平均;;1949,新中國定都北平[J];傳承;2009年03期
4 ;《黨的文獻》2009年總目錄[J];黨的文獻;2010年01期
5 王傳坤;;新中國定都北京始末[J];黨員干部之友;2007年10期
6 張鷹;;許光達大將的兒女情[J];黨的建設;2005年04期
7 ;《黨史縱覽》2009年總目錄[J];黨史縱覽;2009年12期
8 袁成亮;;開國大典背后的故事[J];黨史縱橫;2009年10期
9 任貴祥;;毛澤東與陳嘉庚交往論略[J];黨的文獻;2010年02期
10 張星星;;新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基本確立[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俊國;;毛澤東國家利益觀略論[A];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下)[C];2006年
2 楊文利;張蒙;;毛澤東與新中國第一個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何梓林;;試論毛澤東的人民觀[A];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下)[C];2006年
4 劉以順;;毛澤東與走向世界的中國外交[A];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下)[C];2006年
5 王意恒;劉一力;;新中國工業(yè)化的奠基——毛澤東與遼寧老工業(yè)基地建設[A];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上)[C];2006年
6 韓洪洪;;論毛澤東對新中國宗教工作的貢獻[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李捷;;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張俊國;;略論毛澤東處理經(jīng)濟關系中若干矛盾問題的辯證思維[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聶皖輝;;毛澤東與治理淮河[A];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上)[C];2006年
10 馬馳;;毛澤東與戰(zhàn)后中美蘇關系[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貴州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社科院基地 陳政;歷史選擇了毛澤東與新中國[N];貴州民族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王海峰;吃水不忘掘井人[N];哈密報(漢);2008年
3 王凱;共和國領袖們的新年紀實[N];聯(lián)合日報;2010年
4 電影《建國大業(yè)》編劇、小說《建國大業(yè)》作者 王興東;召開一屆政協(xié)會接生一個新中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5 云南省石林縣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 趙景文;毛澤東與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誕生[N];人民代表報;2010年
6 王敏;薪火相傳塑軍魂[N];文藝報;2009年
7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史研究室;銘記領袖囑托 再塑輝煌形象[N];哈爾濱日報;2010年
8 鄭健;三次國慶大閱兵的前前后后[N];解放軍報;2009年
9 張鋒育;上杭組織開展系列活動[N];閩西日報;2009年
10 王艷;劉文西畫集《毛澤東》西安首發(fā)[N];中國文化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素立;毛澤東國家安全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陳娟;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宋海儆;對毛澤東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再認識與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劉爽;毛澤東的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汪緒永;毛澤東社會結(jié)構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6 黃保紅;毛澤東戰(zhàn)略思維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7 肖南龍;毛澤東建國后思想改造理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宋紫;毛澤東與中國私人資本主義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周連順;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D];北京大學;2006年
10 柳國慶;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靜;毛澤東新中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道路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周曉焱;論毛澤東社會保障思想[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燕;建國后毛澤東對黨的工作重心問題認識之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4 韋沐;論毛澤東發(fā)展國防科技思想及其多維價值透視[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路萍;毛澤東執(zhí)政思想研究(1948-1956)[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趙青;電影《武訓傳》批判的反思[D];山東大學;2008年
7 劉啟明;毛澤東對蘇外交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探析(1949-1965)[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唐榮;毛澤東鄧小平社會穩(wěn)定思想比較研究[D];貴州大學;2007年
9 季洪輝;毛澤東與新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制定及實施[D];山東大學;2005年
10 楊莎莎;毛澤東計劃經(jīng)濟思想評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53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95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