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立中國特色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的設想
本文選題: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 切入點:研究對象 出處:《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現有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學科建設存在著經濟學學科性質不突出、學科一體化不夠、學科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創(chuàng)立中國特色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學科建設的難點與特點,提出研究對象與主線、目的與任務、指導思想與方法,設計該學科的框架結構與理論體系,為中國特色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進行科學而準確的定位。
[Abstract]:The presen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conomics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nature of economics is not outstanding, the subject integration is not enough, the discipline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so 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nd 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in line, aim and task, guiding ideology and method, design the frame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disciplin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positioning for the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陜西省重點學科資助項目 陜西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資助項目
【分類號】:C92-05;X19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羅麗艷;關于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的若干思考[J];經濟學家;2003年04期
2 王勝今,齊藝瑩;我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學科發(fā)展的思考[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6期
3 楊云彥;程廣帥;;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學科的新發(fā)展[J];求是學刊;2006年01期
4 郭志剛;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經濟發(fā)展之間關系的初步理論思考[J];人口與經濟;2000年06期
5 呂紅平,王金營;關于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1年05期
6 鄔滄萍,穆光宗;新的學術生長點: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0年04期
7 李通屏;邵紅梅;鄧宏兵;;經濟學帝國主義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學科發(fā)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麗艷;自然資源市場為何失靈[J];財經科學;2004年04期
2 謝晶;趙有聲;孟國麗;;論政府在經濟發(fā)展中的生態(tài)責任[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王德文;“健康人口學”教學的意義與經驗[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黃文亮;;區(qū)域土地利用與規(guī)劃保護[J];廣東土地科學;2005年05期
5 官錫強;;從生態(tài)人看人的全面發(fā)展[J];改革與戰(zhàn)略;2010年11期
6 黎慧;;論我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的發(fā)展[J];經營管理者;2009年18期
7 余潮平;體育人口與體育市場經濟關系初探[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8 呂紅平;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學科建設[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9 鄭冬云;金洪植;;延吉市人口增長對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及大氣污染防治措施[J];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李繼翠;程默;;西北農村人口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壓力與生態(tài)移民的戰(zhàn)略選擇[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京淑;中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趙立華;中國人口撫養(yǎng)比上升對勞動者報酬的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3 溫亞利;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的經濟分析[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3年
4 楊發(fā)祥;當代中國計劃生育史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5 蒙永勝;新疆綠洲經濟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分析[D];新疆大學;2004年
6 馬潔;構建環(huán)境導向企業(yè)管理體系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7 王小馬;可耗竭資源最優(yōu)消耗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8 逄錦波;青島市人口遷移的經濟社會影響及對策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9 顏景辰;中國生態(tài)畜牧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杜黎明;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qū)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峰;寧夏沿黃城市帶建設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農敬萍;自然資源與經濟增長[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3 何靜;惠州東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綜合評價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張磊磊;天津人口發(fā)展對資源與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1年
5 楊靜;河北省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經濟協調發(fā)展評價及對策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王春蘭;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再探索[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荀福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人口問題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曹克齊;我國環(huán)境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傅國平;出生性別結構失衡的治理對策[D];湖南大學;2006年
10 李健;廊坊市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紅平;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學科建設[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 張象樞;論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J];環(huán)境保護;2000年02期
3 劉國光;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的一些問題[J];經濟研究;2005年10期
4 郭志剛;人口理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中有關問題的思考——關于“人口”定義的反思[J];南方人口;1998年03期
5 羅麗艷;關于人口、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的若干思考[J];南方人口;2003年03期
6 徐輝;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求實;1997年04期
7 郭志剛;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經濟發(fā)展之間關系的初步理論思考[J];人口與經濟;2000年06期
8 呂紅平,王金營;關于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1年05期
9 黨國英;從“哲學帝國主義”到“經濟學帝國主義”[J];書屋;2001年12期
10 呂昭河;超越“經濟人”:對“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學科性質的探索[J];思想戰(zhàn)線;2003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系統(tǒng)工程[J];絲綢;1987年10期
2 朱中南;聚合反應工程[J];化學世界;1990年07期
3 ;環(huán)境科學怎樣為四個現代化服務[J];環(huán)境科學動態(tài);1978年04期
4 樂志強;世界上最小粒徑的磁性超微粒子[J];無機鹽工業(yè);1985年07期
5 劉樹華;;關于“物系平衡問題”解題方案尋優(yōu)的探討[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1987年02期
6 熊光練;程茂金;張述林;;藥物經濟學的研究步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07年02期
7 史麗君;;人體工學與服裝設計之間的管理[J];管理觀察;2009年12期
8 侯甬堅;;歷史地理學、環(huán)境史學科之異同辨析[J];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9 黃彬弟;;中溫瀝青熱聚合機理的研究[J];梅山科技;2004年S2期
10 車榮睿;氫化物化學[J];現代化工;198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錢林曉;;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對象[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于阜民;夏弋舒;;犯罪現象的概念和特征——再論犯罪學獨立的研究對象[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3 梁燦興;;圖書館學研究對象批判[A];第四次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于阜民;;犯罪現象范疇論綱——兼論犯罪學與刑法學研究對象分野[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顏燁;;安全社會學作為學科研究的現狀與發(fā)展[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王毅武;;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盧明名;;黑龍江省蘭西縣亞麻產業(yè)發(fā)展的制度分析[A];黑龍江省綏化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李永文;;關于旅游學幾個基本理論問題的思考[A];旅游業(yè):推動產業(yè)升級和城市轉型——第十三屆全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徐新琦;田愛平;;“變質量質點動力學”研討式教學[A];2006力學教學與教學改革交流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于波;;氣象經濟學研究對象及其特征分析[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氣象經濟論壇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侯且岸;研究對象的定位[N];學習時報;2005年
2 北京市第四中學 陶澄;研究對象能否隨意選取?[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趙風;揭開大腦“頓悟”之謎[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4 記者 董洪亮;大城市交通擁堵“診治” 項目被列入“973”計劃[N];人民日報;2006年
5 徐元獎 安德軍;專家關注遺產地生態(tài)[N];阿壩日報;2007年
6 郭飛;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創(chuàng)新芻議[N];人民日報;2005年
7 任秀玲;中醫(yī)學的研究對象為現象-狀態(tài)[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8 陳海勇;淺論中西醫(yī)的研究對象與方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9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何家弘;證據法學的研究對象是應然的證據法[N];檢察日報;2008年
10 劉保和;確定研究對象再爭論[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浩;文化與心理學研究方式的變革[D];吉林大學;2006年
2 徐俊杰;開遠市暗娼人群HIV/STIs發(fā)病率的前瞻性隊列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3 陳宏;論現代心理學研究方法[D];吉林大學;2006年
4 邢建民;男男性行為(MSM)人群對中國艾滋病流行的影響:一項以網絡為平臺的MSM人群調查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馬晨明;Kirchhoff板和Mindlin板上動態(tài)分布載荷的辨識問題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6 陳勇;上皮性卵巢癌發(fā)病高危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1989年
7 嚴衛(wèi)麗;中國北方漢族人群APM1和PLIN基因變異與高血壓合并肥胖的關聯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8 夏彥愷;氨基甲酸酯和擬除蟲菊酯農藥暴露的男性生殖毒性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徐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病學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徐紅;αENaC基因四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新疆哈薩克族人原發(fā)性高血壓及血電解質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慶富;體育社會心理學研究對象的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花胡安;淺議刑法因果關系論的研究對象[D];安徽大學;2005年
3 陳燕;字幕翻譯的技巧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4 張瑞;初中(人教版)文言文代詞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5 邵林靜;旅游學研究對象與學科地位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6 凌鳳;社會語言學基本理論問題審視[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7 蔡青梅;唐代長慶翰林“三俊”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8 曾昭長;提高貧困地區(qū)乙肝疫苗及時接種率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范麗華;《西漢通俗演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春雨;西周宣王朝詩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6043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60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