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活動中互利原則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經濟活動中互利原則的研究
【摘要】: 互利原則體現著經濟活動中的道德要求,是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礎,是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的體現,對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作用。在經濟活動中,互利原則要求經營主體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應當把其他經營主體的利益結合起來,不但要關心自己的付出所應得到的回報,還應該使其他人的付出也得到相應的回報;ダ瓌t肯定各經營主體的自利追求,但又對它加以限制,要求接受社會理性的引導,重視法律和倫理道德的制約,反對一切用不正當手段、非互利方式來追求自身的利益;ダ瓌t是規(guī)范經營主體交易行為的理性力量,體現正當利益與道德的統(tǒng)一。 互利是解決利己和利他對立統(tǒng)一這一矛盾關系的最佳方法與原則。利己與利他都存在一定合理性及局限性,而解決利己與利他矛盾對立的均衡點是互利;ダ瓌t作為經濟利益調節(jié)的道德橋梁,以協(xié)調和保障各經營主體的正當利益。通過互利原則來協(xié)調彼此之間的利益沖突,這樣既能保護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又能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說明互利原則對經濟利益具有調節(jié)作用,能夠協(xié)調與規(guī)范經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的交易行為,提升社會主義道德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的道德素質,維護社會公平和諧穩(wěn)定。 互利原則價值目標“勿損”“分享”“共榮”的研究揭示出了互利原則的倫理價值內涵,價值目標中的“勿損”相對應的是“平等的互利”的價值形態(tài),要求經營主體在經濟活動的平等的交易,為了自身交易利益的實現不應給其他經營主體造成利益損害:“分享”相對應的是“公平的互利”的價值形態(tài),要求各經營主體在公平的基礎上實現各自應得的交易利益,形成利益分享,互促共進的格局;“共榮”相對應的是“正義的互利”的價值形態(tài),要求建立一個共同發(fā)展與合作的交易環(huán)境與互補互利的交易制度,以此規(guī)范社會道德,提升經營主體的道德水平,促進市場經濟的繁榮與發(fā)展。三個價值目標是構成了互利原則完整的倫理價值結構體系,使平等、公平、正義的倫理精神貫穿于互利原則的價值目標中,為互利原則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的適用提供倫理依據。市場經濟運行的原則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互利原則,經營主體在交易過程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互利原則。其中互利原則是市場經濟運行的重要原則;ダ瓌t與經濟活動中其他相關原則的有機結合,找出互利原則與經濟活動的最佳契合點,并探究互利原則在經濟活動中的實現具體體途徑,是十分必要的;ダ瓌t在經濟活動中的實現,應從優(yōu)化市場經濟道德建設的外部環(huán)境,激發(fā)經營主體的內在動能,完善互利原則的道德運行機制,加強觀念教育等方面來實現。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F091.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綿松;美國的反傾銷手段對互利原則的沖擊[J];湖南社會科學;1999年04期
2 馬中星;小議經濟活動、經濟業(yè)務和會計事項的關系[J];財會通訊(綜合版);1989年11期
3 病牛;切莫搞“一廂情愿”[J];經營與管理;1991年07期
4 ;科學研究、技術發(fā)展與經濟活動[J];電子科技文摘;2006年02期
5 ;全國每天的經濟活動[J];廣西農村金融研究;1982年04期
6 承德;加拿大經濟活動的下降[J];世界經濟文匯;1958年07期
7 夏興園;關于地下經濟的研究[J];江漢論壇;1993年06期
8 ;全國每天的經濟活動情況[J];甘肅理論學刊;1982年04期
9 ;名詞解釋[J];農業(yè)經濟;1983年01期
10 于健球;略談回扣[J];財會通訊(綜合版);1988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國寶;;生態(tài)經濟倫理學與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6年
2 夏興園;;宏觀調控與對地下經濟的治理[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理論與實踐[C];1993年
3 梁四寶;燕紅忠;;清代晉陜兩省的經濟活動與水土流失問題[A];山西區(qū)域社會史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郝光喜;;淺析建設工程中索賠[A];礦山建設工程新進展——2006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下冊)[C];2006年
5 梁英平;;對新時期集體主義道德原則教育的理性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南卷)[C];2012年
6 唐烽;;公益事業(yè)型博物館的經濟活動[A];北京博物館學會第二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7 萬年慶;張本昀;劉軍偉;;河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與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A];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中國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徐國君;;從平面會計到立體會計[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9 吳海鷹;王眾托;;大型聯合企業(yè)經濟活動的系統(tǒng)分析[A];企業(yè)發(fā)展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1992年
10 王淑芹;;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倫理學分析[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上卷)[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芳;美聯儲調查顯示美國經濟活動進一步疲軟[N];現代物流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黃繼匯;美國經濟活動呈現穩(wěn)定和改善狀況[N];中國證券報;2009年
3 記者 胡芳;美聯儲報告:經濟活動更疲軟[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4 本報記者 何雙及;企業(yè)應重視“經濟活動”[N];中國礦業(yè)報;2004年
5 沈虹冰;江西規(guī)定五類經濟活動必須全部“招拍掛”[N];中國改革報;2010年
6 耿建萍;消費者與商家的雙贏——市場經濟[N];山西經濟日報;2009年
7 劉敬魯;經濟活動的正義及其意義[N];光明日報;2003年
8 記者 韓傳號 茆琛;嚴控人為的強度經濟活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9 欣華;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將逼近8%[N];期貨日報;2009年
10 熊秉元;北京見聞之二:經濟活動、時間和空間[N];南方周末;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景平;科學技術、經濟活動和社會形態(tài)的模型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2 張棟;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的歷史建模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3 孫國峰;制度演進的互利原則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4 張云平;WTO法的倫理學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5 顧鈺民;馬克思主義制度經濟學[D];上海財經大學;2000年
6 唐稷堯;論經濟犯罪行為的界定[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7 彭春凝;論經濟法的倫理基礎[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8 王宇輝;區(qū)域經濟板塊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9 劉修巖;經濟集聚、空間外部性與地區(qū)差距[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劉凱;宗教倫理的大地之根與世俗經濟的精神引導[D];復旦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亮;經濟活動中互利原則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修遠;文人畫在明代中后期的緣起[D];吉林大學;2007年
3 李計勇;華北“治安強化運動”中的日偽經濟活動述評[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秋華;直系軍閥私人經濟活動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5 林日杖;鴉片戰(zhàn)爭前后外國在華洋行經濟活動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6 陳明鋒;歸國留學生與近代城市變遷研究(1896-1949)[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聶超群;亞當·斯密經濟倫理思想探析[D];南昌大學;2008年
8 肖阿伍;虞治卿經濟活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先鋒;東周經濟活動中的非經濟因素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10 郎志中;基于DM的供電企業(yè)經濟活動分析系統(tǒng)的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1557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15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