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場發(fā)展問題及展望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三板市場發(fā)展問題及展望研究
【摘要】:近年來,新三板快速發(fā)展,為我國資本市場多層次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也存在掛牌公司質量本文不齊,轉板機制缺失等不足。本文依據(jù)新三板發(fā)展歷程、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不足,對新三板未來發(fā)展的趨勢進行展望。
【作者單位】: 海南大學;
【關鍵詞】: 新三板 現(xiàn)狀 展望
【分類號】:F832.51
【正文快照】: 一、新三板市場發(fā)展概況(一)新三板市場發(fā)展歷程2006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券協(xié)會在證監(jiān)會的統(tǒng)一部署下推出了股份轉讓系統(tǒng),全國股份轉讓系統(tǒng)也簡稱“全國股轉系統(tǒng)”或“股轉系統(tǒng)”。為了區(qū)別于用于交易原STAQ、NET系統(tǒng)掛牌公司及滬深股市退市的公司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tǒng)(即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鑫;崔瀟;;三板市場發(fā)展的域外經驗與本土思考[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3期
2 鐘朋榮;中國需要三板市場[J];領導決策信息;2000年49期
3 王紅茹;;三板市場正在上海悄然興起[J];中國經濟快訊;2001年47期
4 李一;“三板市場”的建立及其風險控制[J];經濟論壇;2001年12期
5 鐘朋榮;中國民營企業(yè)需要三板市場[J];改革先聲(新視點);2001年01期
6 楊越;中國更需要三板市場——訪著名經濟學家鐘朋榮[J];中國市場;2001年05期
7 林臻;充分發(fā)揮我國三板市場的功能與作用[J];福州黨校學報;2002年04期
8 陶永宏;論中國三板市場發(fā)展模式與功能定位[J];華東船舶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9 姚擎;三板市場,撬動中國新經濟的重要杠桿[J];計劃與市場;2002年11期
10 林榕;對三板市場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加貝;三板市場年終“破繭” 中關村企業(yè)尚難“化蝶”[N];證券日報;2007年
2 長江證券 吳志團 趙佑啟;新三板市場發(fā)展路徑選擇[N];中國證券報;2009年
3 廣東證券 賈煒;三板市場——被遺忘的角落?[N];證券日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李愛明;三板市場咸魚翻身[N];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楊曉平;做大三板市場迫在眉睫[N];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
6 本報特約記者 楊越;中國更需要“三板市場”[N];華夏時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金水;三板市場成明年淘金熱點[N];華夏時報;2009年
8 ;做大三板市場迫在眉睫[N];發(fā)展導報;2002年
9 ;何不開些地方三板市場[N];中國證券報;2003年
10 曹鳳岐;應明確新三板市場定位[N];經濟參考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曉青;中國三板市場交易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弘;我國三板市場法律制度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2 魏繼承;關于構建江西省三板市場制度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3 何強;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下三板市場法律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羅云峰;我國三板市場的定位與發(fā)展方向[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海天;論新形勢下我國三板市場的發(fā)展[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6 朱朝策;我國三板市場功能定位與構建[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萌;美英三板市場的比較研究及借鑒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8 舒玲敏;我國三板市場法律制度探討[D];江西財經大學;2003年
9 肖鴻鵬;我國三板市場的創(chuàng)生機理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10 谷永亮;我國新三板市場法律制度[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782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07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