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備用覆蓋的應急服務設施選址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備用覆蓋的應急服務設施選址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備用覆蓋 模糊目標規(guī)劃 應急服務 設施選址
【摘要】:當重大災害事件發(fā)生時,需要調動大量應急服務設施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備用覆蓋是提高應急服務設施調度效率,改進設施可達性的有效方法。在考慮傳統(tǒng)的最大覆蓋基礎上,綜合考慮首次覆蓋人口最大化、備用覆蓋人口最大化和非覆蓋范圍內總的旅行成本最小化3個目標,建立了基于備用覆蓋的應急服務設施選址模型。以武漢市某區(qū)急救中心選址為例,利用FGP方法將模糊的多目標問題轉化為確定的單目標問題,并利用LINGO求解。結果表明,FGP方法是一種求解基于備用覆蓋的應急服務設施選址模型的有效方法。此外,還對FGP的3種常用方法求解效率進行了比較與分析。
【作者單位】: 江漢大學教務處;江漢大學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關鍵詞】: 備用覆蓋 模糊目標規(guī)劃 應急服務 設施選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1172093)
【分類號】:F299.24;F224;TP301.6
【正文快照】: 應急服務設施選址是應急管理領域的核心,其已成為選址問題研究的重要分支[1-2]。當重大災害事件發(fā)生時,需要調度大量的應急服務設施開展救援工作,從而盡量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對應急服務設施進行科學規(guī)劃與合理布局,提高調度效率,滿足公眾對應急服務設施服務均等化、高質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銥瑩;;多目標應急服務設施選址與資源配置問題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1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雷;馬璐;元昌安;;應急救援多目標時限指派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年06期
2 陳鋼鐵;帥斌;;震后道路搶修和應急物資配送優(yōu)化調度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年09期
3 魏強;涂子學;周靜生;周嘉男;;基于候選點集算法的應急設施網(wǎng)絡布局優(yōu)化[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年09期
4 萬曉榆;陳煜舟;付德強;;中斷情景下應急設施保護選址模型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年07期
5 肖俊華;侯云先;;綜合多屬性決策的區(qū)域救災物資儲備庫選址模型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年07期
6 陳立家;田延飛;黃立文;曹瑞;鄭千鈞;;港區(qū)船舶溢油應急聯(lián)防設備庫選址優(yōu)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4年07期
7 劉滿芝;屈傳智;馮穎副;;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布局模型構建及應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4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方磊,何建敏;應急系統(tǒng)優(yōu)化選址的模型及其算法[J];系統(tǒng)工程學報;2003年01期
2 許建國;池宏;祁明亮;計雷;;應急資源需求周期性變化的選址與資源配置模型[J];運籌與管理;2008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志宗;城市防災減災設施選址模型與戰(zhàn)略決策方法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煥成;溫芳芳;劉芳;;政府網(wǎng)站的應急服務功能研究[J];情報科學;2010年05期
2 梁博淼;王宏;林振智;文福拴;楊瀅;陳文進;;電力系統(tǒng)應急服務多點最優(yōu)選址規(guī)劃[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4年18期
3 ;我國無人機遙感新突破——Quickeye(快眼)面向全國應急服務破冰運營[J];遙感信息;2009年04期
4 謝國雄;宋遠清;李永生;朱璇;;移動應急數(shù)據(jù)快速組織與應用技術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3年02期
5 張國合;;應用ArcGIS Server設計與實現(xiàn)電子政務應急服務系統(tǒng)[J];測繪通報;2014年06期
6 錢明輝;;關于檔案應急服務的研究[J];黑龍江檔案;2013年02期
7 馬濤;;西門子移動網(wǎng)絡應急服務流程[J];通信世界;2006年09期
8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娜;秦鵬;;臺風短信應急服務淺析[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重大天氣氣候事件與應急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張建中;;應急服務中的省級氣象視頻會商系統(tǒng)保障分析[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重大天氣氣候事件與應急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3 何澤能;左雄;梅勇;;武隆山體垮塌應急救援中氣象應急服務的一些思考[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公共氣象服務與災害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4 朱臨洪;范永玲;王少俊;王智娟;李強;張喜娃;原源;;提升氣象應急服務能力 強化部門社會管理職能[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0公共氣象服務政策體制機制和學科建設[C];2011年
5 吳煥萍;羅兵;李紅山;張柱;鄭經(jīng)偉;;氣象應急服務信息系統(tǒng)建設若干問題初探[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應急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6 林二發(fā);陳桂標;楊端生;;揭陽市氣象應急服務體系建設與思考[A];2007年華南地區(q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張軍璞;石獅氣象應急服務系統(tǒng)正式建成[N];石獅日報;2010年
2 通訊員 余清波;遼源氣象應急服務系統(tǒng)通過驗收[N];中國氣象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陸華 本報通訊員 萬乘里 張雯艷;鐵道線上沐浴溫暖陽光[N];人民鐵道;2011年
4 本報記者 尹立武;吉林:“八個首次突破”提升應急服務水平[N];中國氣象報;2013年
5 實習記者 郭起豪;各地領導高度評價雨雪應急服務[N];中國氣象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唐茹 本報通訊員 許立新;秦巴深處的“急行軍”[N];人民鐵道;2011年
7 本報記者 陳群;應急服務叩開市場化大門[N];安徽日報;2006年
8 記者 操秀英;國內首個商用應急服務中心成立[N];科技日報;2009年
9 通訊員 彭永峰;氣象部門啟動應急服務[N];中國氣象報;2010年
10 通訊員 李萬金 楊雪艷;長春抗旱氣象應急服務全面啟動[N];中國氣象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芳;我國政府網(wǎng)站應急服務功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張贛;面向鐵路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服務設施選址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3 朱寶進;雙目標的應急服務設施網(wǎng)絡連續(xù)選址模型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7年
4 韓帥;基于應急場景的醫(yī)療應急服務系統(tǒng)仿真[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296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92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