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0 22:31
本文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
【摘要】:改革開放以后,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涌向城市,在城市從事非農產業(yè),為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轉型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隨著我國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現(xiàn)代化的快速推進,農民工已進入代際轉換時期,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替代老一代農民工,成為農民工的主體,并有著與老一代農民工截然不同的特征。與老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高,追求平等,對城市表現(xiàn)出較多的認同感和更強的市民化意愿,其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已經逐漸市民化,他們渴望留在城里,安家落戶。這些新的特征決定了其利益訴求也開始多元化和現(xiàn)實化。然而,在政策、制度、社會排斥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下,他們不被城市所接納,無法在就業(yè)、住房、醫(y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和城鎮(zhèn)居民享受到同等的權利和福利待遇,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演變?yōu)椤盎夭蝗マr村、融不入城市”的邊緣人群。隨著新生代農民工群體規(guī)模的擴大,如果新生代農民工長期跨不過市民化這道門檻,累積到一定時期和規(guī)模很可能會引發(fā)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為社會和諧發(fā)展埋下巨大隱患。而破解這些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推進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幫助他們融入城市,實現(xiàn)公共服務均等化,使社會經濟發(fā)展成果可以惠及到包括每一個新生代農民工在內的全體人民。因此,關心并重視新生代農民工的利益訴求,有序推進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問題刻不容緩。目前中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fā)展階段,推進城市化的健康發(fā)展仍將是中國未來較長時期的重要戰(zhàn)略。而研究并解決好這部分新生代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是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在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關心并重視新生代農民工的利益訴求,有序推進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命題。本文以新生代農民工為對象,系統(tǒng)地分析了新生代農民工的特征、兩代農民工的差異以及市民化的特征,然后在對焦作市的實地調研分析和訪談的基礎上,從制度缺失、社會排斥、個體限制三個方面深入分析了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深層次原因,最后重點從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樹立包容性的發(fā)展理念、提升新生代農民工的綜合素質三個方面提出推進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 市民化 融入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323.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圖和附表清單10-11
- 第一章 緒論11-20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與意義11-13
- 一 研究背景11-12
- 二 研究意義12-13
-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及述評13-18
- 一 國外文獻綜述及述評13-15
- 二 國內文獻綜述及述評15-18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和內容18-20
- 一 研究方法18-19
- 二 研究內容19-20
- 第二章 新生代農民工及市民化概述20-25
- 第一節(jié) 新生代農民工的特征分析20-22
- 一 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20-21
- 二 外出務工年齡趨向于年輕化21
- 三 近 80%的人未婚21
- 四 就業(yè)方向趨于多元化21-22
- 五 在外務工更傾向就地消費22
- 第二節(jié) 兩代農民工的特征差異22-23
- 第三節(jié) 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23-25
- 第三章 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演變歷程及特征分析25-31
- 第一節(jié) 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演變歷程25-28
- 一 初步發(fā)展階段(1949~1977)26
- 二 曲折發(fā)展階段(1978~1991)26-27
- 三 快速發(fā)展階段(1992~2000)27
- 四 和諧發(fā)展階段(2001~現(xiàn)在)27-28
- 第二節(jié) 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狀態(tài)的特征分析28-31
- 一 “半市民化”性28-29
- 二 成本高價性29-30
- 三 長期性30-31
- 第四章 基于焦作市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原因分析31-41
- 第一節(jié) 制度缺失31-35
- 一 戶籍制度下的進入壁壘難以消除31-32
- 二 二元就業(yè)制度不健全32-34
- 三 二元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34
- 四 住房制度不到位34-35
- 第二節(jié) 社會排斥35-37
- 一 認識偏見36
- 二 城市管理中的不包容36-37
- 第三節(jié) 個體限制37-38
- 一 教育水平較低37
- 二 心理素質較差37-38
- 三 職業(yè)培訓欠缺38
- 第四節(jié)小結38-41
- 一 市民化意愿強烈38-39
- 二 市民化能力不足39-41
- 第五章 推進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路徑選擇41-51
- 第一節(jié) 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41-46
- 一 推進戶籍制度改革41-43
- 二 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勞動力市場43-44
- 三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44-45
- 四 擴大住房保障體系45-46
- 五 建立全方位的成本分擔機制46
- 第二節(jié) 樹立包容性的發(fā)展理念46-48
- 一 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47
- 二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47-48
- 第三節(jié) 提升新生代農民工的綜合素質48-51
- 一 提高科學文化水平48-49
- 二 加強思想道德教育49
- 三 深化職業(yè)技能培訓49-51
- 第六章 論文總結51-53
- 第一節(jié) 研究結論51-52
- 第二節(jié) 主要創(chuàng)新點52
- 第三節(jié) 研究不足及展望52-53
- 參考文獻53-56
- 附錄56-59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59-60
- 致謝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楊風;;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市民化問題研究綜述[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肖紅纓;試論城市精神[J];江漢論壇;2004年08期
3 唐景明;;建立農民自愿退出農村機制 推進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J];農村工作通訊;2013年11期
4 王春光;新生代農村流動人口的社會認同與城鄉(xiāng)融合的關系[J];社會學研究;2001年03期
5 陸學藝;農民工問題要從根本上治理[J];特區(qū)理論與實踐;2003年07期
6 朱信凱;;農民市民化的國際經驗及對我國農民工問題的啟示[J];中國軟科學;2005年01期
,本文編號:8270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8270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