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嶺回歸與灰色耦合模型的建設用地規(guī)模預測——以河南省焦作市為例
[Abstract]: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scal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can provide a reasonable decision basis for land use control. Based on the data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ozuo City from 2002 to 2010, this paper uses ridg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calibrate the prediction equ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and combines GM (1) model to predict the corresponding driving factor from 2011 to 2015. Jiaozuo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at the end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The study shows tha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Jiaozuo City, followed by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factors, and that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Jiaozuo City will maintain a stable growth in the short term. By the end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is 923.06 km2.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bined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ozuo City, the paper provides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Jiaozuo City.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河南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分類號】:F301.2;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斌;程茂吉;張媛明;;城市總體規(guī)劃城市建設用地適宜性評定探討[J];城市規(guī)劃;2011年04期
2 李名峰;;土地要素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章予舒,王立新,張紅旗,李香云;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因素分析——以安西縣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03年03期
4 錢宏勝;梁留科;王發(fā)曾;;中部六省城市體系規(guī)模序列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7年02期
5 呂志強,白楊,丁喜蓮,唐偉;城市建設用地與其影響因子的定量分析——以山東省即墨市為例[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5年03期
6 姚珊珊;魏法杰;;基于嶺回歸法的工業(yè)產品成本預測模型[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7 呂可文;苗長虹;安乾;;河南省建設用地擴張及其驅動力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2年04期
8 楊麗霞;;基于C-D函數和嶺回歸的糧食生產影響因素分析——以浙江省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3年01期
9 孫海玲;王紅平;;基于嶺回歸的城市建筑能耗增長驅動因素研究[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3年05期
10 許婧婧;陶文星;包廣靜;李智國;;我國特大城市建設用地影響因素的地區(qū)差異[J];經濟地理;2006年S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海利;朱谷昌;張普斌;夏正清;;灰色系統(tǒng)在賽什塘銅礦區(qū)Cu品位預測方面的應用[J];四川有色金屬;2009年02期
2 吳新民;張靜平;;化學專業(yè)學生實驗能力與就業(yè)能力關聯度分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3 楊攀;張宇;;灰色控制系統(tǒng)理論在火災預測中的應用[J];安防科技;2006年03期
4 周斌;對前后數據進行融合處理的灰色雙重建模測法[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陳華友,吳濤,許義生;灰關聯空間與灰關聯度計算的改進[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4期
6 魏中俊;太陽能熱水器市場銷售趨勢的灰色系統(tǒng)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7 龔蓬,陳效軍;計算機實時控制動態(tài)測量異常值的灰色系統(tǒng)方法[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4期
8 王學林,吳振廷,周冬生;棉鈴蟲取食小麥的生存和營養(yǎng)效應[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1年02期
9 葉正偉;;江蘇農業(yè)現代化與農業(yè)經濟的灰色關聯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1期
10 母萍萍;;貴州省旅游業(yè)對其經濟影響效果的實證性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荊浩;趙希男;;改進的多層次灰色綜合評價法在科技中小企業(yè)成長能力評價中的應用[A];第二十六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陳晨;陳杰;張娟;;網絡化天基信息系統(tǒng)的連續(xù)性效能評估[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劉長生;;旅游產業(yè)國際化對我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不同省份的面板數據分析[A];中國旅游評論2011[C];2011年
4 紀建悅;欒紹朔;姜興坤;;基于修正STIRPAT模型的山東省碳排放分析及其預測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廖海斌;王宏勇;;基于灰色理論的人臉圖像特征融合識別[A];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進展——第三屆圖像圖形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王鐵生;張冰;馬開鋒;;時變參數灰序模型TGM-AR及其應用[A];《測繪通報》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摘要集[C];2008年
7 由立真;穆志純;;基于GHSOM網絡預測客戶欺詐行為[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8 沈路;周曉軍;張杰;;基于形態(tài)非抽樣小波與灰色關聯度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A];2011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鄭康寧;李向陽;;基于尖點突變理論廣電媒體應急報道啟動時間的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四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薛俊芳;高建剛;;基于灰色聚類的子拆卸體劃分[A];先進制造技術論壇暨第五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琪;我國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曲建軍;基于提速線路TQI的軌道不平順預測與輔助決策技術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任家福;服務商選擇與備件備品庫存管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彭保發(fā);區(qū)域LUCC的景觀生態(tài)效應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0年
5 潘祺志;我國工業(yè)能耗強度變動與節(jié)能路徑選擇[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劉寶如;中國轉型期稅收與經濟增長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滕躍;基于ISO9000標準的政府科學技術獎勵質量管理體系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余冬筠;區(qū)域創(chuàng)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沈路;數學形態(tài)學在機械故障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約束和經濟增長[D];浙江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熊洋;柳州市土地利用規(guī)劃的彈性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佟艷;礦業(yè)城市園林綠地系統(tǒng)評價與規(guī)劃[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永賓;居住區(qū)景觀設計方案評價方法初探[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4 喬小琴;基于灰理論的土石壩安全監(jiān)控綜合評價模型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王慧聰;基于全要素生產率的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技術進步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申志濤;基于灰色系統(tǒng)預測理論的商品住宅價格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任航;我國村鎮(zhèn)建筑防災減災策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陽江源;數控機床熱誤差檢測與建模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田向偉;基于參數優(yōu)化LSSVM在轉爐煤氣系統(tǒng)預測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10 趙學娟;油桃園節(jié)肢動物群落動態(tài)分析及害蟲與天敵的關系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冉江;柯長青;;連云港城市擴展及其驅動力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3期
2 王惠文;變量多重相關性對主成分分析的危害[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3 陳銘,郭萌;基于GIS技術的傳統(tǒng)城市規(guī)劃用地評價方法——以莆田為例[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4 李玉平;蔡運龍;;浙江省耕地變化與糧食安全的分析及預測[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7年04期
5 楊志榮;靳相木;;基于面板數據的土地投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以浙江省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9年05期
6 史玉琴;李艷;曹宇;;浙江省建設用地擴展時空特征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0年S2期
7 肖紅葉,郝楓;資本永續(xù)盤存法及其國內應用[J];財貿經濟;2005年03期
8 冉啟秀;周兵;;新型工業(yè)化和新型城鎮(zhèn)化協調發(fā)展研究——基于重慶市全國統(tǒng)籌城鄉(xiāng)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的實證[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8年02期
9 陳偉;基于BP神經網絡模型對上海土地需求的量化研究[J];城市管理與科技;2005年02期
10 吳道聞,,韓大建;因子相關性對大壩監(jiān)測資料回歸分析的影響[J];大壩觀測與土工測試;199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蔡偉光;中國建筑能耗影響因素分析模型與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2 龍恩深;建筑能耗基因理論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3 寇曉東;基于WSR方法論的城市發(fā)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_g;武漢城市圈水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諶海,廖和平,肖剛,田水松;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中建設用地規(guī)?尚行哉撟C研究——以重慶市渝北區(qū)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2 郭成利;董曉峰;潘竟虎;馬強;;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預測與分析——以蘭州市為例[J];河北農業(yè)科學;2009年01期
3 梁華;汪瀅;;淺析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刂茊栴}[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23期
4 高艷俠;何丹;;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控制研究文獻綜述[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年06期
5 尹菊琴;卓亨逵;;基于情景分析的浙江省建設用地規(guī)?刂蒲芯俊匀毡緸殍b[J];國土資源情報;2011年11期
6 陳玉福;謝慶恒;劉彥隨;;中國建設用地規(guī)模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地理科學進展;2012年08期
7 嚴鳩;;我國中小城市人口與建設用地規(guī)模核定工作進展順利[J];城市規(guī)劃通訊;1999年17期
8 嚴鳩;;中小城市人口與建設用地規(guī)模核定工作繼續(xù)順利進行[J];城市規(guī)劃通訊;1999年23期
9 虞愛彬;;嚴格的控制村鎮(zhèn)建設用地規(guī)模[J];科技致富向導;2012年21期
10 劉學偉;宋戈;;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預測方法與應用研究——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為例[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7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熊青;方正興;朱江;尹向東;;新形勢下建設用地規(guī)?刂铺剿鱗A];規(guī)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邵曉梅;;山東省建設用地規(guī)模擴張趨勢及社會驅動力分析[A];中國土地資源戰(zhàn)略與區(qū)域協調發(fā)展研究[C];2006年
3 敬博;黃明華;;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動態(tài)確定與控制方法初探——以西安市為例[A];城市規(guī)劃和科學發(fā)展——2009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李效順;曲福田;邱哲寧;陳鑫;;基于Logistic方程計量的中國建設用地規(guī)模調控研究——以北京市為例[A];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3年專刊——2013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一)[C];2013年
5 林恒萍;;福建省GDP等社會經濟指標與建設用地規(guī)模相關性研究[A];科學合理用地 人地和諧相處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劉崗;;關于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修編的幾點思考[A];中國科協2005年學術年會第38分會場、科學發(fā)展與土地資源節(jié)約和集約利用論文集[C];2005年
7 林恒萍;;福建省GDP等社會經濟指標與建設用地規(guī)模相關性研究[A];200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田黨生;;調整建設用地規(guī)模 推動大關中發(fā)展[A];大關中發(fā)展研究(第六輯)[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若茜 陳斯;北京將嚴格控制中心城區(qū)建設用地規(guī)模[N];中華建筑報;2009年
2 記者 齊琳;北京將嚴控中心城區(qū)建設用地規(guī)模[N];北京商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宗時風;目標:下降1150畝[N];寧夏日報;2012年
4 朱紅波;科學預測建設用地規(guī)模[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5年
5 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修編工作委員會;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guī)模保障經濟社會科學發(fā)展[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8年
6 早報記者 李繼成;滬建設用地規(guī)模超倫敦東京[N];東方早報;2014年
7 房報記者 佟繼萍;滬未來建設用地規(guī)!柏撛鲩L”[N];房地產時報;2014年
8 本報評論員;從源頭嚴格把關[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7年
9 記者 郄建榮;國土資源部:建設用地規(guī)模將受嚴格控制[N];法制日報;2008年
10 記者 張俊琴;我省嚴格控制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N];河北經濟日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海霞;建設用地規(guī)?刂祁A測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2 奇旭日;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3 鄒永旺;南昌市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預測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4 汪瀅;建設用地規(guī)模控制問題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8年
5 張銘水;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年
6 徐曉雨;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增長的驅動力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曾敏;基于驅動力分析的建設用地規(guī)模預測及布局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胡艷華;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與城市總體規(guī)劃協調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游細斌;長株潭城市群城市建設用地規(guī)模與結構優(yōu)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馬虎;塔城地區(qū)建設用地規(guī)模擴張及其驅動力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213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12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