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對稱對我國醫(yī)療費用增長影響的分析
本文選題:醫(yī)療體制改革 + 過度醫(yī)療。 參考:《價格理論與實踐》2015年12期
【摘要】:隨著我國醫(y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藥價虛高的現(xiàn)象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醫(y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問題仍然存在。本文在分析我國醫(y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基礎上,實證探討了信息不對稱因素對醫(yī)療費用的影響,認為醫(yī)生相對于患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并具有更強的議價能力,醫(yī)患信息不對稱,過度醫(yī)療,是導致我國醫(yī)療費用過快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诖,本文提出現(xiàn)階段可以通過對信息進行分層,實行社區(qū)醫(yī)療與大醫(yī)院相結合的多層醫(yī)保體系,再輔以相應的制度設置,解決醫(y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使醫(yī)療費用降低到合理程度。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medical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phenomenon of false high drug price has been alleviated to some extent, but the problem of unreasonable increase of medical cost still exist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China, this paper empirical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factors on medical expenses, and holds that doctors have more information than patients and have stronger bargaining power.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and excessive medical treat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rapid increase of medical expenses in China.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information can be stratified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multi-layer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can be implemented by combining community medical treatment with large hospitals, and then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can be set u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Reduce medical expenses to a reasonable level.
【作者單位】: 廣東藥學院醫(yī)藥商學院;
【基金】:廣東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藥品注冊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研究,項目編號:2015A070704061 廣東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培育基金項目:“我國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及其國際比較”,項目編號:RWSK201404
【分類號】:R197.1;F2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順萍;;醫(yī)療服務領域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治理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10期
2 劉昆;楊菁;;圖書館內部信息的探討和分析研究[J];醫(yī)學情報工作;2006年01期
3 黃鳴;;為什么老板總是對的[J];醫(yī)藥保健雜志;2008年09期
4 趙莉娜;;我國醫(yī)療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博弈分析[J];醫(yī)學信息學雜志;2008年05期
5 程朝暉;儲奕;;關于醫(yī)患矛盾中信息不對稱的幾點思考[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6 張艷;周勤;王慧;;從信息不對稱角度分析護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4年04期
7 王廣平;;藥品價格搜尋信息的不對稱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9年06期
8 袁杰;;學習“信息不對稱”理論的一些思考[J];衛(wèi)生經濟研究;2012年05期
9 黃國琴;醫(yī)療服務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4期
10 王創(chuàng)發(fā);高榴;;看病貴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對稱[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詹原瑞;楊志剛;;主辦銀行制對解決信貸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作用[A];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管理的挑戰(zhàn)——99’管理科學學術會議專輯(下)[C];1999年
2 徐振業(yè);曾勇;;信息不對稱、網點規(guī)模與理財產品競爭[A];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A10系統(tǒng)工程方法在金融、投資、保險業(yè)等領域的研究[C];2014年
3 張程睿;王華;;公司透明度與市場信息不對稱——基于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經驗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4 王重潤;;保險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及其影響[A];保險學術獲獎成果匯編(2008)[C];2009年
5 王有貴;李勇;劉萌萌;;信息不對稱對市場演化的影響(英文)[A];全國復雜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二)[C];2005年
6 劉大洪;廖建求;劉建新;;消費信息不對稱的法律規(guī)制[A];紀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十周年有獎征文獲獎文集[C];2004年
7 馬飛;馮梓洋;;信息不對稱對PE在中國發(fā)展的影響[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曉霞;耿民建;;信息不對稱與醫(yī)院圖書館流程重組[A];首屆全國醫(yī)學科研管理論壇暨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科研管理學分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周宏;李遠遠;彭和平;;信息不對稱與中國企業(yè)債券信用風險估價[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龍勇;劉廣振;;信息不對稱對高新技術企業(yè)融資的影響及企業(yè)融資選擇[A];第七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田地;給信息不對稱開個處方[N];大眾科技報;2002年
2 彭興庭;“降價死”源于信息不對稱[N];健康報;2007年
3 郭凱;市場調節(jié)比“信息不對稱”管用[N];證券時報;2007年
4 安徽大學高教所研究生班 羅世銀;消除大學生就業(yè)“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N];安徽日報;2009年
5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 馮斗斛;信息不對稱下的人生經驗[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6 車易拍執(zhí)行董事 楊雪劍;用技術解決二手車經營的信息不對稱[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錢蓓;信息不對稱,,問題出在哪兒?[N];文匯報;2013年
8 中國能源報社電力事業(yè)部主任 劉浩;調整熱價博弈 凸顯信息不對稱[N];中國能源報;2013年
9 聶可;“再姜一軍”凸顯市場信息不對稱[N];中國質量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韓瑞蕓 整理;信息不對稱與銀行轉型[N];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琪;信息不對稱與市場效率的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2 雷志威;信息不對稱對中國上市公司現(xiàn)金持有水平及其價值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3 曾鴻志;信息不對稱與公司融資政策[D];天津大學;2005年
4 莫爾學;信息不對稱約束下的稅收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5 劉穎;中國機動車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D];山東大學;2013年
6 王要玉;信息不對稱情況下供應鏈契約制定[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7 應飛虎;信息失靈的制度克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8 王修來;人力資源信息不對稱的原理探索與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9 梁靜;基于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的信息不對稱及信息共享激勵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楊文宇;信息利益論[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孟娜;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我國商業(yè)銀行信貸風險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王歡;商業(yè)銀行客戶服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對策建議[D];河北金融學院;2015年
3 成文萍;需求信息不對稱下兩階段供應契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4 吳麗麗;市場化進程、獨立董事與會計信息質量[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5 鐘雪峰;東莞地稅D分局在稅收征管上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6 張國興;信息不對稱下中國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研究[D];外交學院;2009年
7 田雨靈;消費信息不對稱法律規(guī)制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5年
8 姜鷗;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企業(yè)管理溝通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陳志清;信息不對稱與銀行信貸風險[D];暨南大學;2003年
10 王楊;學校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659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6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