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共聚物AA-SAS-DMC混凝土抑泥劑的制備與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04:38
以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鈉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共聚制備了低分子質(zhì)量兩性共聚物混AA-SAS-DMC混凝土抑泥劑。通過FTIR、TGA、XRD及GPC對共聚物的結構、熱力學性能和分子量進行了表征,并對其應用性能進行研究,對抑泥劑的作用機理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共聚物抑泥劑通過競爭吸附和分散作用,降低黏土對混凝土帶來的不良影響。當抑泥劑摻量為膠凝材料質(zhì)量的0.09%時,混凝土出機、0.5 h、1 h坍落度和擴展度較未摻時分別增大了15、20 mm,25、130 mm,20、150 mm。
【文章來源】:新型建筑材料.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抑泥劑AA-SAS-DMC的紅外光譜
2.1.2 XRD分析(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抑泥劑AA-SAS-DMC的XRD圖譜明顯存在不光滑的饅頭狀寬峰,說明共聚物AA-SAS-DMC為無定型結構,出現(xiàn)的特征峰是共聚物AA-SAS-DMC的非晶漫散衍射峰。
2.1.3 TGA分析(見圖3)由圖3可以看出,抑泥劑AA-SAS-DMC失重5%的分解溫度為230℃,分解溫度在400℃附近,而混凝土的生產(chǎn)和應用溫度不會超過100℃,因此,聚合物抑泥劑AA-SAD-DMC的耐溫性良好,完全可以穩(wěn)定地存在于混凝土應用溫度范圍內(nè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A-SAS共聚物混凝土抗泥劑的制備及性能[J]. 王敏,張光華,孟剛,張凱峰,劉磊. 精細化工. 2018(02)
[2]低分子量混凝土抑泥劑的制備及性能[J]. 劉磊,張光華,孟剛,張凱峰,劉行宇,姚源. 精細化工. 2016(06)
[3]與聚羧酸減水劑復配的抗泥土副作用的復合泥土吸附劑研究[J]. 萬甜明,王進春,劉昭洋,葉子,汪詠梅,倪濤. 新型建筑材料. 2014(10)
[4]水泥和黏土礦物對不同減水劑的吸附特性[J]. 馬保國,楊虎,譚洪波,代柱端. 硅酸鹽學報. 2013(03)
[5]聚羧酸減水劑的結構與陶瓷原料的適應性研究[J]. 張艷麗,楊鳳祥,單鐵軍. 中國陶瓷工業(yè). 2010(05)
[6]MAA/SAS共聚物陶瓷粉體分散劑的制備及表征[J]. 張光華,來智超,周小豐,李慧.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8(01)
本文編號:2929201
【文章來源】:新型建筑材料.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抑泥劑AA-SAS-DMC的紅外光譜
2.1.2 XRD分析(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抑泥劑AA-SAS-DMC的XRD圖譜明顯存在不光滑的饅頭狀寬峰,說明共聚物AA-SAS-DMC為無定型結構,出現(xiàn)的特征峰是共聚物AA-SAS-DMC的非晶漫散衍射峰。
2.1.3 TGA分析(見圖3)由圖3可以看出,抑泥劑AA-SAS-DMC失重5%的分解溫度為230℃,分解溫度在400℃附近,而混凝土的生產(chǎn)和應用溫度不會超過100℃,因此,聚合物抑泥劑AA-SAD-DMC的耐溫性良好,完全可以穩(wěn)定地存在于混凝土應用溫度范圍內(nè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A-SAS共聚物混凝土抗泥劑的制備及性能[J]. 王敏,張光華,孟剛,張凱峰,劉磊. 精細化工. 2018(02)
[2]低分子量混凝土抑泥劑的制備及性能[J]. 劉磊,張光華,孟剛,張凱峰,劉行宇,姚源. 精細化工. 2016(06)
[3]與聚羧酸減水劑復配的抗泥土副作用的復合泥土吸附劑研究[J]. 萬甜明,王進春,劉昭洋,葉子,汪詠梅,倪濤. 新型建筑材料. 2014(10)
[4]水泥和黏土礦物對不同減水劑的吸附特性[J]. 馬保國,楊虎,譚洪波,代柱端. 硅酸鹽學報. 2013(03)
[5]聚羧酸減水劑的結構與陶瓷原料的適應性研究[J]. 張艷麗,楊鳳祥,單鐵軍. 中國陶瓷工業(yè). 2010(05)
[6]MAA/SAS共聚物陶瓷粉體分散劑的制備及表征[J]. 張光華,來智超,周小豐,李慧.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8(01)
本文編號:2929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2920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