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膠囊自修復混凝土系統(tǒng)中的氯離子傳輸特性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深圳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U528
【圖文】:
圖 1-1 某濱海跨海大橋橋墩腐蝕圖Fig. 1-1 Corrosion status of a cross-sea bridge pier土結構有明顯裂紋出現時才被人們觀察到,進而的修補難度和修補代價相對較高;而自修復混凝實時對其進行修補,大大降低了其修補難度和修役能力。按照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主動修復型和被形狀記憶合金修復系統(tǒng)、空芯光纖修復系統(tǒng)、前兩者屬于主動修復型,后兩者屬于被動修復型其推廣應用受到限制,空芯光纖維系統(tǒng)和中空纖用也受到了限制。微膠囊自修復技術將修復劑包化(如水泥基體因外力作用而產生微裂紋、外界
圖 1-2 SMA 形變恢復示意圖[4]Fig. 1-2 Deformation recovery mechanism of SMA1.3.1.2 空心光纖自修復系統(tǒng)圖 1-3 空心光纖結構圖[5]Fig. 1-3 Structure of hollow-core fiber
圖 1-3 空心光纖結構圖[5]Fig. 1-3 Structure of hollow-core fiber0 年后期,光纖技術與光纖通信技術迅猛發(fā)展,光纖它具有體積小巧、靈敏度高、耐高壓耐腐蝕、頻帶寬測量、集中式管理,因而被廣泛應用于智能表層、結復等領域[6]。空心光纖是一種由纖芯、包層和涂敷層圓柱體,與普通光纖性質相似,其結構如圖 1-3 所示復液預先注入到空心光纖中,然后將空心光纖網絡預當外部荷載作用或溫度變化使混凝土結構內部產生變,光纖傳感器輸出到外界的光信號發(fā)生變化,外界監(jiān)迅速做出響應,對損傷進行定位并通知修復系統(tǒng)采取纖修復系統(tǒng)彌補了工程中離線無損監(jiān)測和修補方法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永興;朱光明;鄔治平;周玉明;;溶劑蒸發(fā)法制備氯離子觸發(fā)型微膠囊[J];功能材料;2015年02期
2 宋魯光;孫偉;GAO Jianming;;Time Dependent 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Concrete[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13年02期
3 吳燁;朱雅仙;劉建忠;;混凝土氯離子擴散系數時變性規(guī)律與計算模型適用性分析[J];水利水運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4 曹忠露;肖鵬;日比野誠;;亞硝酸鈣阻銹劑的應用研究綜述[J];混凝土;2011年10期
5 孫凌;張福華;崔巍;;自愈合水泥砂漿修復性能的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8年05期
6 崔迪,李宏男,宋鋼兵;形狀記憶合金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5年01期
7 張妃二,姚立寧;光纖智能混凝土結構自修復的研究[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03年01期
8 楊紅,孫小菡,張明德;用于智能結構自診斷、自修復的新型光纖傳感測試儀[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2年09期
9 梁大開,楊紅;采用空心光纖自診斷、自修復智能結構的研究[J];壓電與聲光;2002年04期
10 楊紅,陶寶祺,梁大開,曹振新,邱浩;光纖應用于結構自修復的研究[J];材料保護;200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鳴;水泥基材料用微膠囊自修復技術與原理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2 崔迪;形狀記憶合金及其智能混凝土結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程文鳳;微膠囊包埋的微生物自修復混凝土裂縫過程性能研究[D];深圳大學;2016年
2 吳靜新;混凝土內氯離子傳輸模型及其數值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萬鵬飛;基于空心光纖的智能結構自診斷、自修復系統(tǒng)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7599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75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