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場與硫酸鹽侵蝕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劣化及其機理
[Abstract]:By simulating the coexistence environment of electric field and sulfate, the appearanc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other macroscopic properties of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 were tested after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two factors,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energy spectrum. The deterioration mechanism of concrete is discuss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electric field, the Ca2 in the solution of concrete pore occurs directional migra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Ca2 concentration and the decomposition and dissolution of Ca2 from; Ca (OH) _ 2 to maintain its equilibrium. In addition, the Ca/Si ratio of the hydrated calcium silicate (C-S-H) gel decreased, indicating that the C-S-H gel also decomposes and precipitates Ca2, which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trength.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number of SO42 ions enter the concrete from cathode solution to concrete due to electric field, and react with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 to produce more ettringite and gypsum crystals, resulting in further decrease of strength.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low water-binder ratio or fly ash concrete is improved, but its deterioration is still obvious. Therefore, when concrete is affected by electric field and sulfate erosion, more reasonable concrete durability desig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xué)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面上項目(51572038) 重慶市科委自然科學(xué)基金資助項目(cstcjcyja30004)
【分類號】:TU528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祥位;申春妮;楊德斌;陳正漢;張忠發(fā);;混凝土硫酸鹽侵蝕速度影響因素研究[J];建筑材料學(xué)報;2007年01期
2 馬惠珠;李宗奇;;混凝土外部硫酸鹽侵蝕破壞的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7年S1期
3 陳記豪;趙凱選;朱倩;陳新春;;淺議混凝土硫酸鹽侵蝕[J];科技信息(科學(xué)教研);2008年15期
4 徐超;張晶晶;;混凝土工程抗硫酸鹽侵蝕方法[J];吉林水利;2009年02期
5 尤立霞;;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試驗方法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6 韓宇棟;張君;高原;;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研究評述[J];混凝土;2011年01期
7 段恩朝;;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研究[J];科技資訊;2012年10期
8 儲王應(yīng);;灌注樁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試驗研究[J];混凝土;2012年06期
9 劉超;馬忠誠;劉浩云;;水泥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綜述[J];材料導(dǎo)報;2013年07期
10 嚴(yán)海彬;王建斌;屈鈞利;王永峰;;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試驗方法的改進(jìn)研究[J];輕工科技;2013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德斌;周俊龍;汪宏濤;申春妮;張濤;;水泥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破壞的評估與防治[A];中國硅酸鹽學(xué)會2003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楊德斌;周俊龍;汪宏濤;申春妮;張濤;;水泥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破壞的評估與防治[A];中國硅酸鹽學(xué)會2003年學(xué)術(shù)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下冊)[C];2003年
3 王愛勤;曹建國;李金玉;林莉;田軍濤;李芳;鄧正剛;;高濃度和荷載條件下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特性及抗侵蝕技術(shù)[A];吳中偉院士從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4 李金玉;林莉;曹建國;田軍濤;王愛勤;鄧正剛;李芳;;高濃度和應(yīng)力狀態(tài)下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性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xué)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5 馬保國;羅忠濤;李相國;高小建;張美香;;混凝土碳硫硅酸鈣型硫酸鹽侵蝕的物理化學(xué)過程模擬[A];第十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xué)及應(yīng)用技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何琳;袁瑛;;溶液溫度對水泥膠砂硫酸鹽侵蝕的影響[A];2008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第五屆全國商品混凝土技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朱玨;程錢;;硫酸鹽侵蝕的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xué)性能研究[A];第七屆全國爆炸力學(xué)實驗技術(shù)學(xué)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8 紀(jì)國晉;陳改新;魯一暉;田軍濤;;提高渠系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的措施[A];沿海地區(qū)混凝土結(jié)構(gòu)耐久性及其設(shè)計方法科技論壇與全國第六屆混凝土耐久性學(xué)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9 李秀娟;封孝信;張健;;硫酸鹽對C-S-H的侵蝕研究[A];《硅酸鹽學(xué)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xué)會2007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馬保國;張風(fēng)臣;尹耿;朱艷超;吳媛媛;;MIF材料抗硫酸鹽侵蝕特性研究[A];第十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xué)及應(yīng)用技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通訊員 劉兆啟邋記者 沈英甲;新疆研究成功防治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新技術(shù)[N];科技日報;2007年
2 本報見習(xí)記者 費夢雅;建筑物也能“延年益壽”[N];江蘇科技報;2013年
3 曉科;新疆研究成功防治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技術(shù)[N];中國建材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劉贊群;混凝土硫酸鹽侵蝕基本機理研究[D];中南大學(xué);2010年
2 高潤東;復(fù)雜環(huán)境下混凝土硫酸鹽侵蝕微—宏觀劣化規(guī)律研究[D];清華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公勛;基于硫酸鹽侵蝕的混凝土基本性能退化規(guī)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xué);2010年
2 費倩男;復(fù)雜環(huán)境硫酸鹽侵蝕混凝土微觀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2013年
3 吳長發(fā);水泥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試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7年
4 劉煥芹;基于電滲脈沖的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試驗方法初探[D];重慶大學(xué);2012年
5 鞏鑫;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xué);2009年
6 胡波;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快速評估方法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xué);2007年
7 楊本菊;混凝土抗硫酸鹽侵蝕防腐劑的試驗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xué);2011年
8 萬旭榮;硫酸鹽侵蝕環(huán)境下的混凝土擴散反應(yīng)規(guī)律研究及數(shù)值模擬[D];南京理工大學(xué);2010年
9 高立強;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抑制措施及其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8年
10 李華平;交變荷載作用下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數(shù)值模擬[D];長安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23195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31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