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鋼混凝土柱復合受扭性能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
本文選題:型鋼混凝土柱 + 復合受扭性能 ; 參考:《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6年01期
【摘要】:基于4個比例為1:2的H型鋼混凝土柱在單調(diào)荷載下的復合受扭試驗,運用ABAQUS建立相應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過對比開裂扭矩、極限扭矩和扭矩-扭率曲線,驗證了有限元分析在型鋼混凝土復合受扭性能研究方面的有效性,分析了軸壓比、扭彎比和混凝土強度對型鋼混凝土柱復合受扭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提高軸壓比可提高型鋼混凝土柱的極限扭矩,但對其后期延性不利;扭彎比的減小使彎曲損傷加大,對于構件極限抗扭不利;提高混凝土強度可提高構件的極限扭矩,但后期延性變差。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bined torsion tests of four H-shape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with a ratio of 1:2 under monotonic load, the correspond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Abaqus. By comparing the cracking torque, ultimate torque and torque-torsion ratio curves, the validity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the study of composite torsional behavior of SRC is verified, and the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is analyzed. Effects of torsional bending ratio and concrete strength on composite torsional behavior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ltimate torque of SRC columns can be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but it is unfavorable to the ductility of SRC columns in the later stage, and the reduction of torsion / bending ratio increases the bending damage and is unfavorable to the ultimate torsion resistance of SRC columns. The ultimate torque of the members can be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concrete strength, but the ductility becomes worse in the later stage.
【作者單位】: 蘇州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基金項目(51078249)
【分類號】:TU398.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亞,郝曉,郝凌云;鋼管混凝土柱的設計[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2 和紀憲,桑月梅;混凝土柱面形成暴突片的原因及其防治[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3 蔡榮;李文興;;鋼管混凝土柱的應力和位移分析[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陳軍利;;一種新型結構形式的探討——混凝土柱鋼梁[J];中國科技信息;2006年05期
5 蘇順春;;福建電力調(diào)度通信中心大樓工程鋼管混凝土柱施工[J];福建建筑;2006年04期
6 徐亞豐;赫芳;蔡洪洲;向常艷;曹敬黨;;鋼骨-鋼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與分析[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7 李哲;;鋼管混凝土柱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J];福建建材;2007年01期
8 馬凱;魏海琴;;一種新型結構形式——混凝土柱鋼梁[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9 徐偉光;;對混凝土柱鋼梁結構形式的探討[J];廣東科技;2007年03期
10 楊芳;季韜;戴益華;;鋼管混凝土柱-環(huán)扁梁中節(jié)點靜載試驗研究[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怡;薛偉辰;;2新型套管混凝土柱研究進展[A];工業(yè)建筑(2009·增刊)——第六屆全國FRP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國偉;郭玉榮;肖巖;;鋼管混凝土柱擬動力遠程試驗和模擬[A];防震減災工程研究與進展——全國首屆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陳立祖;;深圳賽格廣場大廈鋼管混凝土柱工程介紹[A];中國鋼協(xié)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協(xié)會第六次年會論文集(上冊)[C];1997年
4 李黎明;姜忻良;;鋼管混凝土柱管內(nèi)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其超聲波質(zhì)量檢測[A];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熊小峰;楊玉勇;呂晨梅;;淺析鋼管混凝土柱施工工藝及應用前景[A];山東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衛(wèi)軍;劉展科;曹龍飛;;型鋼混凝土柱的應力應變重分布[A];第四屆全國鋼結構工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7 練賢榮;曹偉良;張良平;項兵;;巨型鋼管混凝土柱的檢測研究[A];第三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8 何文輝;肖巖;;圓形截面約束鋼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A];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次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張國偉;肖巖;Sashi Kunnath;;鋼管混凝土柱低周往復試驗及疲勞壽命分析[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司馬德義;;鋼管混凝土柱在水泥行業(yè)的設計應用[A];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次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亮權;基于混凝土柱—鋼梁節(jié)點受力性能試驗的有限元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2 李娟榮;某鋼管混凝土柱工程分析與設計[D];長安大學;2011年
3 黃清;基于壓電陶瓷的鋼管混凝土柱界面及混凝土缺陷損傷評估[D];湖南大學;2012年
4 何文輝;約束鋼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試驗與理論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5 李云濤;混凝土柱—鋼梁梁貫穿型節(jié)點受力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6 孫珊珊;鋼骨—鋼管混凝土柱極限承載力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7 馬立杰;碳纖維加固鋼管混凝土柱無梁樓蓋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河北理工大學;2010年
8 陳亮;高強不銹鋼絞線網(wǎng)用于混凝土柱抗震加固的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9 郭純;一種新型預制管混凝土柱的軸壓性能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10 楊成臣;鋼管混凝土柱外加強環(huán)式節(jié)點受力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276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2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