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高層建筑消防救援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選題:高層建筑火災 切入點:應急救援 出處:《消防科學與技術》2016年09期
【摘要】:基于已有的文獻和火災救援實例,凝練出包含15個高層建筑火災消防救援影響因素的體系,結合系統(tǒng)工程理論,建立高層建筑火災消防救援影響因素的5級多層遞階解釋結構模型(ISM)。通過分析高層建筑火災消防救援影響因素的關系構造,獲得高層建筑火災消防救援的表層直接影響因素、中層間接影響因素和深層根本影響因素。結果顯示,多層遞階解釋結構模型從整體角度準確揭示了高層建筑火災消防救援影響因素之間的層次關系,為有效地進行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提供了參考依據。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fire rescue examples, a system containing 15 factors affecting the fire rescue of high-rise buildings is condensed, and the 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is combined. In this paper, a 5-level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explanatory structure model of fire rescu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high-rise buildings is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structure of fire rescue factors in high-rise buildings, the direc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rface layer of fire rescue in high building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ire and rescue in high-rise buildings is accurately revealed by the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explanatory structure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ire-extinguishing and rescue of high-rise buildings.
【作者單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材料與礦資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
【基金】: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13JK0222) 陜西省科技統(tǒng)籌創(chuàng)新工程計劃項目“城市建筑節(jié)能技術和新產品集成與示范”(2011KTCQ03-07)
【分類號】:TU998.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寶清,劉敏,盧兆明;高層建筑火災安全模糊評價[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4年05期
2 陳家強;;高層建筑火災與應對措施[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年02期
3 陳家強;;高層建筑火災與應對措施[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7年04期
4 夏楊;;高層建筑火災殘疾人疏散分析研究[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9年04期
5 李皓;;淺談在建高層建筑火災特點與防范撲救對策[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6 石春雷;;淺議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對策[J];廣東科技;2010年14期
7 樹生;陽輝;;高層建筑火災的逃生[J];湖南農機;2010年12期
8 彭毅彬;;淺談高層建筑火災預防及疏散逃生方法[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S1期
9 衛(wèi)棟;;淺談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措施[J];科學之友;2011年07期
10 馬偉明;;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及預防[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春孝;;談高層建筑火災撲救[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2 鄧雄;許杰;王廣周;李文娟;;淺談?chuàng)渚雀邔咏ㄖ馂氖椎搅α康牟渴餥A];2010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趙思順;王罡;;高層建筑火災人員疏散和救援的方法[A];2012年廣東省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高峰論壇論文選[C];2012年
4 崔振宇;;高層建筑火災的人員疏散[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9卷)[C];2008年
5 韓俊玲;黃崇福;趙思健;;一種基于詞語計算的高層建筑火災危險性評估方法[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陳家強;;高層建筑火災與應對措施[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劉賦德;;利用登高車輛撲救高層建筑火災面臨的不利因素與對策[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一)[C];2008年
8 王文清;;高層建筑火災防范的若干措施建議[A];2012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9 張光俊;;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內攻搜救技戰(zhàn)術方法研究[A];2012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10 曾慶磊;;淺談高層建筑火災的預防和撲救[A];2012年廣東省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高峰論壇論文選[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尚校;高層建筑火災預防和撲救技術發(fā)展現狀及對策[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09年
2 本報記者 梁水良;高層建筑火災自救為主[N];汕尾日報;2013年
3 ;遭遇高層建筑火災疏散自救“走”為上策[N];建筑時報;2008年
4 張世海;研討高層建筑火災戰(zhàn)例[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08年
5 丁煒 張?zhí)K杰;公安部消防局召開高層建筑火災戰(zhàn)例研討會[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09年
6 張小明 竺巍;蘇州研制成套供水附件[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09年
7 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 張玉紅;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限制及逃生對策[N];甘肅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盧擁軍 實習生 張駿 通訊員 李紅鋒;高層建筑火災 一個不能不關注的沉重話題[N];平頂山日報;2011年
9 江蘇省常州市公安消防支隊 章程澤;創(chuàng)新高層建筑火災防控新思路[N];中華建筑報;2011年
10 劉梅;我省構建“三大防控體系” 有效防控高層建筑火災[N];法制生活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立寧;高層建筑火災風險評價及智能報警系統(tǒng)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胡玉玲;基于ACP方法的高層建筑火災中人員疏散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司可;塔式高層建筑火災應急管理機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利銘;個人飛行式高層建筑火災逃生裝置研究與設計[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2 高云;高層建筑火災外部火源因素分析及安全評價體系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3 牛躍林;高層建筑火災風險評價及評價軟件開發(fā)應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07年
4 馬曉明;高層建筑火災人員疏散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5 曹玨;基于突變理論的高層建筑火災危險性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6 劉愛華;高層建筑火災危險的評價模式及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7 王愛莎;高層建筑火災時的人員安全疏散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3年
8 袁啟萌;高層建筑火災情景下人群疏散行為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9 彭雙紅;邯鄲市某高層建筑火災風險模糊綜合評價[D];河北工程大學;2013年
10 禹洪;高層建筑火災中有客梯參與時的疏散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977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69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