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農村公共文化空間的解釋維度與場景設計
本文選題:當代中國 切入點:文化建設 出處:《藝術百家》2016年06期
【摘要】:公共文化空間是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農村文化生發(fā)、傳承的重要載體。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農村青壯年人口持續(xù)快速向城鎮(zhèn)轉移,農村“空心化”趨勢明顯,這勢必會弱化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既有的公共文化空間秩序。建構農村公共文化空間體系的研究框架,成為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理論研究的重要任務。文章借鑒場景理論的維度體系和分析框架,對我國農村公共文化空間進行了維度設定和場景設計。
[Abstract]:Public cultural spac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lace for rural residents to produce and live, but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rural cultur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population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in rural areas is continuously and rapidly transferred to cities and towns, and the trend of "hollowing out" in rural areas is obvious, which is bound to weaken the order of public cultural space that has existed in rural areas for a long time.I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construct the research frame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pace system.Based on the dimension system and analysis framework of scene theory, this paper sets the dimensions and designs the scene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pace in China.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fā)展研究院;
【分類號】:J0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超;;山東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9年
2 李萍;;關于加強我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以張家口市為例[A];河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9年
3 黃運濤;;構建公共體系 彰顯服務本色 淺談文化館服務于新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職責履行[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4 王玉明;劉湘云;;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復合供給模式[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劉衛(wèi);譚寧;;進一步完善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思考[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吳紅;;怎樣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A];新環(huán)境下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第六屆中國社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圖書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征文集(下冊)[C];2007年
7 王玉明;劉湘云;;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多元復合模式[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丁勝;;新形勢下完善貴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調研與思考[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孫紅;;淺議有效推進我省農村公共文化建設 著力構筑精神高地[A];“構筑‘自覺自信自強、創(chuàng)先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精神高地”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鄧克龍;孫多勇;;淺談現(xiàn)階段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公共服務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合胤;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N];貴州日報;2007年
2 法麗坤;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服務方式 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機構[N];中國文化報;2007年
3 記者 張璐;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步伐加快[N];南京日報;2008年
4 記者 董鵬飛;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N];鞍山日報 ;2008年
5 市政協(xié)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 王松濤;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N];營口日報;2009年
6 記者 劉偉;建立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投入機制[N];黑龍江日報;2010年
7 本報駐浙江記者 蘇唯謙 通訊員 馬亞祥;民資助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N];中國文化報;2012年
8 記者 李珂;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N];福建日報;2012年
9 魏牛庚 省政協(xié)委員,湖坊村黨委書記、村主任;推動我省農村公共文化建設[N];光華時報;2012年
10 王列生 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如何走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改革的困境[N];中國社會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云峰;黑龍江省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安世綠;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率的制度設計[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西文;西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若干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2 余君萍;公共治理視野下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3 賀軍文;蘭州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4 王秋爽;農村公共文化供給問題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5 肖蕾;需求導向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研究[D];中共湖南省委黨校;2011年
6 王磊;服務型政府視野下的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問題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7 龍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農民主體性培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房秀菊;論我國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的政府責任[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劉濤;社會主義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梁媛;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xiàn)狀及路徑選擇[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931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69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