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傾覆和墜落事故風險評價模型
本文選題:附著式升降腳手架 切入點:集對分析法 出處:《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6年S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結合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建立了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傾覆和墜落事故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確定了17項風險因素;構建了基于集對分析法的風險評價模型,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了各因素權重;根據(jù)集對分析法原理,將各因素風險等級分為三個級別,根據(jù)專家打分結合各風險因素權重系數(shù)確定同一度、差異度、對立度;采用特殊取值法、集對勢分析法確定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傾覆和墜落事故風險等級;將該方法應用于某工程實例,評定結果為該工程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傾覆和墜落事故風險等級處于可控狀態(tài),與現(xiàn)場工程實際相符。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caffold safety, 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overturning and falling accidents is established, and 17 risk factors are determined, and the risk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et pair analysis, the risk grade of each factor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and the same degree, difference degree and opposite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t score combined with 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each risk factor. By using the special value method, the set pair potential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isk grade of the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overturning and falling accident, and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an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of capsizing and falling of the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of the project is in a controllable state,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field engineering.
【作者單位】: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分類號】:TU73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超賢;;怎樣防止高空墜落事故[J];建筑工人;1988年10期
2 陳振民;一起墜落事故的沉痛教訓[J];建筑安全;1996年11期
3 劉立燦,黃巖松,李鳳仙;一起高壓感應電引起的高空觸電墜落事故[J];冶金動力;2000年02期
4 謝燦斌;;淺議“高空墜落事故”的預防[J];廣東建材;2006年02期
5 趙雪梅;;墜落事故的分析與防治[J];科技信息;2007年10期
6 占元;;高空墜落事故分析與預防[J];安裝;2010年09期
7 趙毓倫;;吊扇墜落事故的防止[J];電氣時代;1987年05期
8 王漢猷,吳肇典,王安華;一起塔機墜落事故的原因分析[J];建筑安全;1996年09期
9 吳芳;肖雄;吳漢斌;張鵬;;事故樹分析法在高處施工人員墜落事故中的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年02期
10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陜西省西安市玄武路凱玄大廈工地“9·10”重大附著式腳手架墜落事故情況的通報[J];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公告;2011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琳;;起重機司機室玻璃墜落事故分析[A];自主創(chuàng)新 實現(xiàn)物流工程的持續(xù)與科學發(fā)展——第八屆物流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安徽省舒城 查任;高空墜落事故多發(fā)根在意識和管理[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05年
2 記者 蔡巖紅;武漢升降機墜落事故被通報[N];法制日報;2012年
3 記者 賴志凱 通訊員 韓政;民工高空墜落事故頻發(fā) ?诠さ伢@現(xiàn)“安全漏勺”[N];工人日報;2004年
4 錢新;請重視保命的安全帶[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08年
5 ;西安兩起腳手架墜落事故致12人死亡[N];建筑時報;2011年
6 宴珍;“本質(zhì)安全”哪里去了[N];中國交通報;2011年
7 李彩琴;安全帶,高空作業(yè)的“生命線”[N];中華新聞報;2007年
8 王乾;黑龍江對牡丹江市“9.10”重大物料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做結案通知[N];中國建設報;2007年
9 本版編輯邋李彩琴 安安;您系好安全帶了嗎?[N];中華合作時報;2007年
10 付正;高處不勝寒[N];中國建設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卞肖峰;基于FTA和AHP方法的在某超高層建筑施工墜落事故的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30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63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