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研究
【學位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7
【中圖分類】:F724.6;F832.2
【部分圖文】:
4圖 1-1 技術路線圖篇文章以當前快速發(fā)展的網絡環(huán)境和互聯(lián)網金融為背景,圍繞第三給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這一核心,從長期和短期兩個不同的角度探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作用,具體分為以下六個部分:一章節(jié)是導論。依托于當前快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金融背景下,研究第幣政策尤其是貨幣流通速度影響的目的與意義,同時對創(chuàng)新之處與進行了相關說明。二章節(jié)是文獻綜述及概念界定。本章節(jié)主要對國內外學者所進行的貨幣流通速度研究的文獻的總結評價。在概念界定的部分,主要是的相關概念界定以及其在國內外的發(fā)展。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choice 數據庫,國家統(tǒng)計局)圖 3.1 第三方支付與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動趨勢從上圖中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活躍度在 2008 年開始呈現(xiàn)出明顯上升的趨勢;現(xiàn)金流通速度(0V )波動頻繁,但整體上看呈現(xiàn)出一種上升的趨勢;就廣義貨幣流通速度(2V )來看,隨著第三方支付的活躍度的不斷提高,2M 層次的貨幣的流通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而對于狹義貨幣流通速度(1V )其波動整體呈現(xiàn)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變動,與第三方支付的關系不甚明朗。因此第三方支付對不同層次貨幣流通速度影響呈現(xiàn)不同的影響,下面通過實證研究來進一步探索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3.4 本章小結本章首先梳理了貨幣流通速度理論的研究歷史脈絡,主要形成了古典學派、新古典經濟學派、凱恩斯學派和貨幣學派的貨幣流通速度理論。對于各個學派關于貨幣流通速度理論研究的回顧和梳理,為研究第三方支付與貨幣流通速度的關系奠定了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三方支付對貨幣流通速度的理論分析,發(fā)現(xiàn)以第三方支付為代表的現(xiàn)代新興支付方式使得傳統(tǒng)支付結算方式發(fā)生了根
估計的 VECM 模型可寫成:正項 CointEQ 前面的系數是調整參數,代表了變量在每一到長期均衡關系路徑消除非均衡誤差的速度。當調整系數性可能呈現(xiàn)出增大的趨勢;相反,調整系數值為負,代表正。第一個系數為 0.63,即當其他各個變量保持不變的(0V )在第 t 期所發(fā)生的變化會增加前一期 63%的非均衡0.27,即當現(xiàn)金流通速度(0V )、實際利率與金融現(xiàn)代化三方支付活躍度在第 t 期的變化可以使得前一期的非均。M 模型的平穩(wěn)性檢驗: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興;郭子睿;;第三方互聯(lián)網支付、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政策有效性——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7年03期
2 劉達;;第三方互聯(lián)網支付加快了貨幣流通嗎?[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3 楊德勇;劉笑彤;趙袁軍;;互聯(lián)網金融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研究——基于金融市場反應機制及VEC模型的實證分析[J];武漢金融;2017年02期
4 吳穎林;;網絡金融發(fā)展和貨幣流通速度相關性實證分析[J];商業(yè)經濟研究;2017年01期
5 范武聰;陳孝明;;第三方電子支付發(fā)展對貨幣乘數的影響研究[J];浙江金融;2016年08期
6 肖慶烈;閆慶麗;;網絡金融發(fā)展及其對貨幣流通速度影響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經濟研究;2016年14期
7 龔曉紅;;第三方支付對央行支付系統(tǒng)影響及對策[J];金融科技時代;2016年01期
8 李淑錦;張小龍;;第三方互聯(lián)網支付對中國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J];金融論壇;2015年12期
9 張文慶;李明選;孟贊;;互聯(lián)網金融對傳統(tǒng)貨幣政策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第三方支付視域[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10 盧花蘭;;貨幣流通速度的實證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15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蔣少華;電子支付發(fā)展對央行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白瑞濤;第三方支付對我國貨幣供應量、貨幣乘數和貨幣流通速度影響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6年
2 劉宏海;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影響研究—基于第三方支付視域[D];河北經貿大學;2016年
3 洪澤強;電子支付對我國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4 孫林;我國互聯(lián)網金融之第三方支付的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5年
5 甘元玲;電子貨幣對虛擬經濟的影響分析[D];重慶師范大學;2013年
6 王文兵;基于支付系統(tǒng)數據的我國貨幣流通速度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7 李睿;電子商務中的第三方支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8 李俊;中國移動支付產業(yè)發(fā)展及監(jiān)管策略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604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86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