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與最優(yōu)貨幣政策——基于匯率傳遞視角的分析
[Abstract]:In the view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paper link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exchange rate transmission, interest rate rules and production shock, and expands the standard monetary policy model. In the open econom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rising exchange rate transmission degree o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and social welfare caused b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Research shows that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the increase in exchange rate transmissio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of the two countries, and can improve the welfare level of both countries and foreign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In Nash equilibriu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will aggravate the volatility of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ut under the cooperative equilibrium, the fluctuation of exchange rate will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exchange rate transmission.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不完全匯率傳遞下的貨幣政策研究與福利分析”(項目編號:71273200)和“不完全匯率傳遞與貨幣政策研究——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與挑戰(zhàn)”(項目編號:71773085)的資助
【分類號】:F822.0;F832.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勝;向東進;;匯率傳遞問題發(fā)展綜述[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鄭平,劉英;不完全匯率傳遞研究[J];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05年05期
3 畢玉江;;國際定價、營銷策略與匯率傳遞:一個分析框架[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4 馬宇;;匯率變動對進出口價格的影響——匯率傳遞研究綜述[J];浙江金融;2007年10期
5 趙大平;;人民幣匯率傳遞的不對稱性及其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6 駱振心;杜亞斌;;匯率傳遞、宏觀經(jīng)濟沖擊對我國物價水平影響的實證分析[J];經(jīng)濟問題;2008年05期
7 鄭平;;開放經(jīng)濟中的人民幣匯率傳遞研究[J];生態(tài)經(jīng)濟;2008年06期
8 王穎;;匯率傳遞機制研究及啟示[J];管理觀察;2008年18期
9 鄭平;;匯率傳遞的不完全性[J];消費導(dǎo)刊;2009年01期
10 李偉平;;不完全匯率傳遞研究綜述[J];經(jīng)濟評論;200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敏;;人民幣國際化[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挑戰(zhàn)與應(yīng)對”經(jīng)濟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黃志龍;;建議對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進行調(diào)整[A];中國與世界年中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C];2010年
3 戴相龍;;人民幣國際化及匯率形成機制改革[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黃志龍;王軍;;第九章 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第六大對沖措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5 劉義圣;;人民幣國際化探析[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19次年會暨外國經(jīng)濟學說與國內(nèi)外經(jīng)濟發(fā)展新格局(會議文集)[C];2011年
6 李稻葵;徐欣;伏霖;;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研究[A];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jīng)濟研究中心研究報告(總第42期)[C];2011年
7 宗良;彭伊立;;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周宇;;論人民幣國際化的兩難選擇[A];全球治理:新認識與新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12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學科卷[C];2012年
9 鐘利瓊;曾友中;;論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組合[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10 韓長征;;人民幣國際化與中資商業(yè)銀行國際化[A];“中國入世10周年——全面開放與走向國際的中國銀行業(y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紅霞 張朋 武漢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國外匯率傳遞理論研究的新進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本報駐馬尼拉記者 王傳軍;菲律賓: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金石[N];光明日報;2009年
3 林利民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研究院研究員;人民幣國際化選擇何種模式?[N];中國國防報;2010年
4 證券時報記者 孫玉;胡汝銀: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最有利時間已經(jīng)不多[N];證券時報;2011年
5 記者 夏心愉;歐債危機或為人民幣國際化提速契機[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尹世昌;香港要做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場[N];人民日報;2012年
7 王信川;人民幣國際化助推經(jīng)濟轉(zhuǎn)型[N];經(jīng)濟日報;2012年
8 中信銀行總行副行長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聯(lián)席所長 曹彤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曲雙石;人民幣國際化措施密集推進[N];中國經(jīng)濟導(dǎo)報;2012年
9 孫興杰;人民幣國際化需增強續(xù)航能力[N];新金融觀察;2012年
10 滕飛 國務(wù)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shù)經(jīng)濟研究所產(chǎn)業(yè)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人民幣國際化要深耕細作[N];證券日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聲強;匯率變動、匯率傳遞和企業(yè)行為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9年
2 鄭平;貨幣增長中的匯率傳遞問題[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3 吳曉芹;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4 卜國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匯率的決定和管理研究[D];中央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5 陸簡;制度變遷視角下的人民幣國際化[D];中央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6 郭步超;貨幣權(quán)力視角的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南開大學;2015年
7 胥良;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褚華;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9年
9 楊現(xiàn)領(lǐng);美元錨的退出與人民幣國際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張青龍;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建榮;中日貿(mào)易間匯率傳遞的非對稱性研究[D];深圳大學;2017年
2 張懿;匯率傳遞不完全效應(yīng)研究:以新興經(jīng)濟體為例[D];湖南大學;2012年
3 李穎萍;雙重匯率傳遞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李潔瓊;匯率傳遞的不完全及不對稱與出口盯市能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5 甘露;中國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價格的匯率傳遞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6 劉鵬;匯率傳遞的趨勢變化[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3年
7 林鴻;人民幣匯率傳遞不完全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8 楊文;出口匯率傳遞的經(jīng)驗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9年
9 黃芯;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裴真;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與成本比較[D];河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330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233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