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科技金融模式對破解我國中小高科技企業(yè)融資難的啟示
本文選題:科技金融 + 高科技企業(yè); 參考:《西南金融》2016年01期
【摘要】:我國高科技企業(yè)以中小企業(yè)為主,這些企業(yè)大部分仍處于創(chuàng)業(yè)初期,企業(yè)融資困難問題突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科技金融的缺位。科技金融是科技與金融產(chǎn)業(yè)相互融合的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是科技與金融結合的主要路徑,科技與金融在創(chuàng)新的推動下實現(xiàn)雙向融合,運用金融制度的創(chuàng)新安排,最終實現(xiàn)技術創(chuàng)新與金融創(chuàng)新相互疊加的效應。論文分析了中小高科技企業(yè)融資需求的特征和融資難的原因,通過分析德國科技金融模式和我國科技金融發(fā)展存在的問題,提出我國要進一步推動科技金融深化,形成與實體經(jīng)濟的融資需求基本匹配的金融體系,從而實現(xiàn)科技與金融的真正對接。
[Abstract]:China's high-tech enterprises are main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ost of these enterprises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starting a business.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enterprises are prominent.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lies in the abs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s the industry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finance industry merge mutually, innovation is the main path of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fi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finance realize bidirectional integration under the impetus of innovation, use the innovation arrangement of financial system. Finally, th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realiz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nancing need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high-tech enterprise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y in financing. By analyzing the Germ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model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t points out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deepen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Form a financial system that basically matches the financing needs of the real economy, so as to realize the real docking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finance.
【作者單位】: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科技部軟科學研究“湖州市建設國家創(chuàng)新型試點城市的路徑研究”子課題“湖州建設創(chuàng)新型城市背景下金融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5CXR11)
【分類號】:F832.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智實;;科技部與招行合作推進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實施[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Z1期
2 李后強;趙昌文;韓毅;;錢從哪里來? 科技金融:財智聚變的成都張力[J];西部廣播電視;2009年07期
3 康曉蓉;石蘭英;趙越;甘森;;科技金融:雙核驅(qū)動進步——專訪四川大學副校長趙昌文[J];西部廣播電視;2009年07期
4 ;助推經(jīng)濟轉(zhuǎn)型:科技金融求創(chuàng)新[J];金融博覽;2010年06期
5 吳凡;;天津:科技金融新模式,成果轉(zhuǎn)化大進程[J];華東科技;2010年07期
6 葉翔鳳;楊擘;;以科技金融創(chuàng)新 推進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發(fā)展[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0年23期
7 房漢廷;;關于科技金融理論、實踐與政策的思考[J];中國科技論壇;2010年11期
8 ;江蘇省科技金融工作取得良好進展[J];江蘇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9 盧金貴;陳振權;;廣東科技金融工作的實踐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4期
10 樊星;;科技金融理論與實踐悖論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季菲菲;;高新區(qū)科技金融形成過程及其空間效應——以無錫新區(qū)為例[A];第七屆全國地理學研究生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姚雯;科技金融結合進入佳境[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3年
2 記者 韓士德;科技與金融結合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N];科技日報;2010年
3 記者 張春玲 通訊員 吳琦;市生產(chǎn)力促進中心成科技金融服務首批試點[N];黃石日報;2010年
4 焦莉莉;石家莊生產(chǎn)力促進中心成科技金融試點[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10年
5 記者 方云靜;新疆生產(chǎn)力促進中心列為全國科技金融服務試點[N];新疆日報(漢);2010年
6 本報記者 韓士德;吹響科技金融融合的號角[N];科技日報;2010年
7 記者 李嚴;風投才是最大科技金融[N];昆明日報;2010年
8 陶敦普;未來五年我市將投逾25億元助科技金融[N];東莞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左永剛;推進科技金融結合 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和成果轉(zhuǎn)化[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11年
10 記者 劉曉軍 韓義雷;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領域中心授牌[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林偉光;我國科技金融發(fā)展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2 徐玉蓮;區(qū)域科技創(chuàng)新與科技金融協(xié)同發(fā)展模式與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年
3 馬衛(wèi)剛;兵團科技金融發(fā)展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660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06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