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物價水平的影響研究
本文選題:人民幣匯率 + 物價水平 ; 參考:《山東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wěn)定地位。人民幣市場化之路穩(wěn)步推進。2005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真正確定了人民幣中間價的市場化形成機制。隨后,CFETS(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指數(shù)發(fā)布,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人民幣匯率日間波幅增大,可見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逐漸增強。根據(jù)匯率對物價影響的理論分析,匯率波動會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變化。因此,在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宏觀背景下,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簡要說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研究框架與方法及創(chuàng)新點。第二部分從匯率波動對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的理論基礎、傳遞的不完全性和非對稱性三個方面入手梳理了匯率波動對物價水平影響的理論。匯率波動通過改變貿(mào)易品價格、實際工資水平、貨幣供應量等變量對物價水平產(chǎn)生影響;因市定價理論、沉沒成本理論、國際生產(chǎn)分割理論、匯率波動理論、開放程度影響理論等理論是匯率對物價水平不完全傳遞的理論基礎;匯率波動對物價水平的非對稱影響的解釋主要源于市場份額理論、生產(chǎn)轉化理論和約束數(shù)量限制理論。第三部分以一價定律為基礎充分考慮匯率對物價傳遞的非對稱性,構建了匯率影響物價的非對稱性多元統(tǒng)計模型,選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NEER)、全球商品價格指數(shù)(WCPI)、貨幣供應量M2和工業(yè)增加值(G)作為模型的變量。第四部分利用匯率影響物價的非對稱性多元統(tǒng)計模型,運用協(xié)整分析的方法得出,人民幣匯率波動對物價水平的影響是不完全的。從2001年到2016年,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國內物價水平有正的影響,影響系數(shù)為0.132082。在分階段分析中,人民幣匯率對物價的影響系數(shù)從-0.200133變?yōu)?.338675,由負值轉為正值,且影響程度明顯增強。另外,相對于升值,人民幣匯率貶值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更大。第五部分為結論和啟示,結論有人民幣匯率波動對物價的影響是不完全的且影響程度增強、人民幣貶值對物價水平的影響大于升值時的影響,并得出堅持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穩(wěn)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改善國際收支結構等啟示。
[Abstract]:The 2017 government work report says it is necessary to stick to the direction of market-oriented exchange rate reform and maintain the yuan's stable position in the global monetary system. The reform of RMB exchange rate regime in 2005 really determined the marketization mechanism of RMB intermediate price. Following the release of the CFETS renminbi exchange rate index and the entry of the renminbi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s 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 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 increased during the day, indicating a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exchange rate on price, the fluctuation of exchange rate will cause the change of domestic price level.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MB exchange rate marketiz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on China's domestic price level.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brief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framework and methods and innovation. The second part combs the theory of the influence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on the price level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on domestic price level, the incompleteness and asymmetry of transmission.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affects the price level by changing the price of trade goods, real wage level, money supply and so on; because of market pricing theory, sunk cost theory,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division theory,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theory, The theory of open degree influence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ncomplete transfer of exchange rate to price level, and the asymmetric influence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on price level is mainly explained by market share theory, 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theory and constraint quantity restriction theory. In the third part, on the basis of the law of one price, the asymmetry of exchange rate to price is considered, and 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odel of asymmetry of exchange rate affecting price is constructed.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the global commodity price index (WCPI), the money supply (M2) and th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GV) are selected as the variables of the model. In the fourth part, we use the asymmetric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odel of exchange rate to influence prices, and us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o conclude that the effect of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on price level is incomplete. From 2001 to 2016,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domestic price levels, with a coefficient of 0. 132082. In the phased analysis,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RMB exchange rate on price changed from -0.200133 to 0.338675, from negative value to positive value, and the influence degre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addition, relative to appreciation, the RMB exchange rate depreciation of domestic price level more impact.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and enlightenmen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on price is incomplete and the influence degree is enhanced, and the impact of RMB depreciation on price level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price level when appreciation. And draw the enlightenment of insisting on the reform of RMB exchange rate marketization, steadily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improving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structure and so on.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F832.6;F7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慧萍;人民幣匯率理論與發(fā)展趨勢分析的創(chuàng)新成果──《人民幣匯率》一書評介[J];南開經(jīng)濟研究;2000年03期
2 ;2000年人民幣匯率:是升還是降?[J];物資流通研究;2000年01期
3 翟立宏;關于人民幣匯率調整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煤炭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4 陳炳才;人民幣匯率決定正在走向新階段[J];海南金融;2000年12期
5 翟立宏;關于人民幣匯率調整的若干問題的思考[J];上海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2期
6 王智;;人民幣匯率為何保持穩(wěn)定[J];四川監(jiān)察;2001年06期
7 李繼紅;人民幣匯率的走向及其制度市場化的壓力[J];嘉應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8 ;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穩(wěn)定堅挺[J];經(jīng)濟師;2002年04期
9 張誼浩;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有利于引進外商直接投資[J];財經(jīng)科學;2003年06期
10 ;人民幣匯率應保持不變[J];國際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建;;建立有中國特色人民幣匯率理論的一些思考[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中)[C];2004年
2 張永軍;;人民幣匯率對美國的影響[A];中國智庫經(jīng)濟觀察(2011~2012)[C];2012年
3 于榮;朱喜安;;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和互動性特征研究[A];21世紀數(shù)量經(jīng)濟學(第10卷)[C];2009年
4 綦剛長;;金融危機條件下的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A];建設經(jīng)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9年
5 王杰秋;;后金融危機時期人民幣匯率問題探究[A];金融在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陜西省金融學會第十九屆金融征文獲獎論文集[C];2011年
6 方興;;后金融危機時代國際貿(mào)易與人民幣匯率變化及其對策研究[A];外國經(jīng)濟學說與中國研究報告[C];2012年
7 李婧;;人民幣匯率新機制:特征、主要問題和對策[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林毅夫;;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思考與政策建議[A];2006年冬季CCER中國經(jīng)濟觀察(總第8期)[C];2007年
9 初釗鵬;王錚;張煥波;李兵;;金融危機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趙京霞;;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與匯率走勢:穩(wěn)定下的機制完善[A];國際經(jīng)貿(mào)研究論文集(2003年)[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建華;人民幣匯率逼近7.85[N];中國證券報;2006年
2 李正信 (華盛頓)資深媒體人;人民幣匯率的美國國內較量[N];華夏時報;2007年
3 李正信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人民幣匯率的美國流派較量[N];民營經(jīng)濟報;2007年
4 記者 清溪;人民幣匯率再創(chuàng)新高[N];證券時報;2006年
5 于者;人民幣匯率是盾不是矛[N];國際商報;2003年
6 上海社會科學院 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員 潘正彥;人民幣匯率不應成為全球關注的最重要問題[N];上海證券報;2010年
7 記者 夏文輝;在人民幣匯率上,請聽理性聲音[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8 記者 王波;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直逼8.10[N];上海證券報;2005年
9 記者 劉紅;人民幣匯率上行:我們該如何應對?[N];金融時報;2012年
10 記者 王媛;野村:四季度人民幣匯率將趨強勢[N];上海證券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智韜;中國貨幣互換以及人民幣匯率與股票價格在岸和離岸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2 王磊;人民幣匯率水平合理性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3 谷宇;人民幣匯率體制變革對中國經(jīng)濟的影響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4 孫章杰;二元結構與央行最優(yōu)目標選擇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5 馬驥;人民幣匯率調整的貿(mào)易效應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6 羅霄;美國國債對人民幣匯率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7 李秋敏;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下的人民幣匯率趨勢與波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秦培景;人民幣匯率、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jīng)濟增長[D];復旦大學;2009年
9 薛永剛;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實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王玉華;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國內物價和利率的傳導效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寧寧;人民幣匯率預期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研究[D];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2013年
2 洪友;中美關系中的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探析[D];湘潭大學;2012年
3 徐中剛;人民幣匯率決定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4 黃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制造業(yè)就業(yè)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5 徐霞;人民幣匯率風險對我國原料進口制造企業(yè)經(jīng)營業(yè)績影響[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6 郭佳佳;人民幣匯率對我國進出口貿(mào)易的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7 羅清元;美聯(lián)儲數(shù)量寬松貨幣政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8 周鑫;人民幣匯率問題及對策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5年
9 李sケ,
本文編號:1849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849454.html